魏麗麗
(河北省保定市蠡縣蠡吾鎮北高晃小學 河北 保定 071400)
現階段,我國已經開始注重素質教學理念的應用,在其教育時代發展背景下,以學定教的使用十分的重要。其是一種全新化的教學方式,將其廣泛地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上,會有效地提升其實際的教學效果以及教學質量。以學定教和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較,其所展現出的教學優勢十分的顯著,其轉變了教學主體。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主要是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對象,彰顯出的學生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本文主要就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以學定教”教學措施進行探究,改善目前我國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現狀。
“以學定教”作為新的教育理念,正在深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具體概念是指老師在進行小學課堂教學的時候要以學生為根本,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尊重每個學生的差異化,同時需要老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確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以學定教”的基本要求是實行素質教育。通過“以學定教”,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最終促進學生在學習方式、思維方式、動手能力等方面的全面發展。
2.1 引導學生形成課前預習的習慣。課前預習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特別是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對于小學生來講他們對于知識的興趣比較強,非常想了解外面的世界和相關的更多知識點,作為老師,不能像以前教數學那樣把一節數學課堂的時間全部用來講解數學知識的理論知識,或者做數學相關的習題,這樣就大大降低了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主性和獨立性。假如小學生能夠在課堂之前就把需要掌握的學習內容進行提前預習,那么老師在上課的過程中就能夠有重點的去講解,所需要掌握的知識,從而使學生能夠集中注意力去掌握學習自己沒有弄懂的知識點,大大提高數學課堂的學習效率。除此之外,學生通過課前預習之后,老師就能夠針對小學生所學的內容進行相關的抽查和講解,實際了解小學生預習課堂內容的實際情況,把握好課堂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在預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小學生能夠對本節所學的內容進行提前預習,對所學的知識點和知識框架有清晰的了解,從而實現小學數學課堂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2.2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關注學生認知發展。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與年齡特征可以看出來,小學生的好奇心與好勝心都比較強。小學生在遇到自己感興趣的事物的時候,會主動的研究它,會產生自己的新的認識,會獲得相關知識與技能。小學數學教師在貫徹“以學定教”這一教育理念時候,需要分析學生的心理特點與年齡特征,站在學生的認知水平上,把握學生的學習需要與認知需要,應用多種多樣的方法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來擬定教學內容。
兒童階段的學生不適合枯燥乏味的學習,所以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應用各種游戲。教學中要引進競爭機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根據學生對不同事物的反應程度選擇教學內容。例如教師可以在學生學習中新舊知識的鏈接創設教學情境,使學生在認知上產生沖突,學生就會產生去探究的欲望,這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例如教師在講解“乘法的初步認識“的時候,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前設計一系列的題目,學生在沒有學習的情況下回答部分問題時候會產生極大的困難,教師在這個時候說出答案,學生就會好奇老師怎么計算的這么快而且這么對,產生了探究的強烈欲望,具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教師在急需探討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這是實現“以學定教”的重要的方法與手段,具有基礎性的作用。
2.3 創設開放的教學情境,鼓勵學生探索并解決問題。開放的教學情境可以促使教師由傳統封閉的控制式教學轉向具有時空的生成式教學,促使高質量的師生互動的形成,促進課堂教學的動態生成,從而更好地實現以學定教。在小學數學“以學定教”教學中創設開放的教學情境應做到:
第一、開放的引入情境。即在教授新知識面對全體學生設計真實而開放的問題情境,激起學生內在的學習需求,讓學生能夠通過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問題形成初步的認識,為高質量的師生互動提供心理動力和素材源泉。如筆者以“□□×□=□□”的(豎式)形式引入“乘數是一位數的乘法”教學,讓學生在這種開放的問題情境中進行合作、討論,生成乘數是一位數的乘法的算理和算法。
第二、開放的數學情境。學生的學習目的是學以致用,只有這樣學生的“學”才具有積極的意義,學生的數學實際應用能力才能得以提高。因此,在實施以學定教時,應預設開放的數學情境,激起學生學習的內在需求,并在數學知識的運用過程中發展學生的數學能力。如,學習了百以內數的基本知識后,設計了“( )、( )、56、( )、( )”開放性的填數題,并賦予“我們的小明同學想出了五種填法,你們能想出這么多的填法嗎?”的競爭情境,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并適當的點撥引導學生,讓學生在開放的教學情境中自主的生成填數規律。
第三、開放的探究情境。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思考、交流、探究,實現以學定教中學生主動的動態生成,讓學生親生去經歷和體驗知識的產生、形成過程,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進而產生強烈的學習動機。如,學習“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時,課前讓學生準備若干的長6cm、寬4cm的完全相同的長方形紙片以及直尺、剪刀、1cm2的面積單位若干等,要求學生利用這些材料想辦法計算出長方形紙片的面積。在活動中學生通過不同的方法推導出了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學生的學習氣氛非常熱烈,各種奇思妙想不斷涌現,說的有理有據,不僅自主的學會了知識,還培養了其自主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