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喜紅
(河北省遷安市大五里鄉大五里初級中學 河北 遷安 064400)
趣味的化學課堂一定會收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授課效果。多年來,趣味性教學模式一直被人們采納,究其原因就是趣味性化學教學能啟迪學生的化學靈感,集中學生化學思考的專注力,能讓初中生準確地理解化學的本真。基于以上幾點作用,讓趣味性化學教學一直站在課程實施的舞臺上。初中化學課改理念提出了化學教學要充分發揮學科優勢,拉近化學課程與生活現象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有最直接、最真實的實踐體驗,并且學會準確運用化學知識解決生活中所遇到的與化學有關的問題。在實際化學課講授當中,初中化學教師應立足學情,深入挖掘化學教學資源結構,增強化學課堂的趣味效果,利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措施輔助教學,注重情感參與和聯系實際,讓去趣味性教學變成探索性教學,從而幫助初中生形成終身化學意識,加強對初中生的化學素養培養。
初中生學習化學需要合適的觸發點,只要在每節課上能恰當激活學生生的化學靈感,學生接受化學知識就不在是難事。當然,初中生接觸化學的時間短,學習任務還較重,只有對化學課程感興趣,他們才會深入的去感悟化學、探究化學。這就需要化學教師不斷創新教法和理念,在引入環節采用小魔術的形式就能很好地觸發學生學習化學的靈感。比如講人教版初中化學《催化劑與催化作用》,在講授新課以前,化學教師當場為初中生表演了一個小魔術,魔術的名字叫“神奇的魔棒”。在一個干凈的蒸發皿上放入一些KMnO4晶體,然后慢慢向該晶體上滴幾滴H2SO4(濃),并用玻璃棒輕輕攪拌均勻,再用這個棒的一端去觸碰一酒精燈之燈芯,奇跡出現了——酒精燈開始燃燒。學生們都被眼前的這一幕驚呆了,注意力都集中在魔術的過程上。此時,化學教師挑選學生代表到講臺上,讓學生用燈帽把酒精燈蓋滅,再用剛才那根玻璃棒觸碰酒精燈之燈芯,燈又著了。最后教師給學生講述這個小魔術的原理,消除學生的疑惑,為講解新課奠定了基礎。一個有趣的課堂導入能夠給學生帶來新鮮感和期待感,調動初中生的化學求知欲,使化學課堂更具有趣味性。在這一活動中化學教師要做到因材施教,所選擇的導入課程素材符合初中生的認知基礎,讓學生能進一步探究新知,強化化學素養提升。
專注力教育對提升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質量多么重要。要想讓初中生的專注力在課上很好地得到提升,我們化學教師應利用好數字資源,找準數字資源的切入點,并能很好地與實驗室資源進行融合,讓所有資源的優勢作用都發揮出來,盡最大的努力讓學生的專注力都在化學活動上,通過趣味性實驗提升學生化學學習的內驅力。比如講人教版初中化學《實驗室制CO2》,本節課的教學主要是理解制取CO2的化學反應原理,制取方法等,對學生的要求很高,如果不能規范操作步驟,那么可能會制取失敗。針對這一點,化學教師積極運用微課資源,這一資源中涵蓋了實驗的注意事項和規范的操作細節。初中生觀看的十分認真,還會認真的做好記錄。之后,化學教師在大屏幕上給學生展示實驗室制取CO2的實驗裝置圖,有的裝置是學生自創的,有的裝置是教材中涉及到的,還有的裝置是化學競賽中的獲獎作品,觀看以后給初中生帶來了更大的啟示,對化學很有趣味感。最后化學教師帶領學生到實驗室去制CO2,學生的參與熱情高漲,互相配合并勇于創新,都能夠很快的完成實驗,并且理解實驗的結論。
化學本真教學是我們追求化學課程改革的最高境界。本真教學就是化學的實質分析與認知,通過具體的實驗過程感知和分析了解化學的本真,這一點是我們進行化學本真教學的最直接且最有效的辦法,在實驗體驗中了解物質變化與其特征的本質。比如講人教版初中化學《燃燒及燃燒條件》,燃燒這一概念學生并不陌生,但是學生們往往只是看到燃燒的現象,但并沒有理解燃燒的本質,課上通過逐一探究了解其本質原因。授課時,教師先示范了一個趣味性的實驗——“不怕燒的小手絹”,并讓學生思考為什么手絹沒有被燒壞。學生們各抒己見,課堂討論得很激烈。接下來,教師給學生做三個實驗:H2O與C2H5OH燃燒的對比,銅片上P(白)和P(紅)燃燒的對比,在熱水里面P(白)注進O2后會出現燃燒現象。實驗后請初中生總結能促進燃燒的幾個因素。最后進行拓展提升,在大屏幕上展示舉行篝火晚會的圖片,讓學生想一想用燒木柴方式煮水為啥總是不停地用木棍挑起木柴?如果要滅火應該怎么做?整節課都充滿了趣味性和科學性,同學們在歡聲笑語之中獲得了新知,初中生的學習動力得到增強。
總之,增強課堂趣味性對提升化學教學實效性十分顯著,它也是拉近師生關系的法寶。在學生為主體的現代課堂,初中化學教師要調節好初中生的興趣,不斷整合和創新教學思路,吸引初中生的學習專注力,使學生理解化學的本真,增強學習化學的自信。還要符合初中生的認知規律,擺脫傳統思維下學生對化學的誤解,通過趣味性教學讓初中生愛上化學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