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義群
(貴州省貴陽市南明區水塘小學 貴州 貴陽 550000)
“微課”是一種以視頻為主要載體,將教師課堂中的教學內容以簡短、豐富、優質的視頻形式記錄并再現給學生。其中不僅包含有老師的講解,還有教師精心設計的教學課件,教學測試,以及豐富的課外知識。所以“微課”是對傳統填鴨式教學的一種顛覆,它以一種全新的,多元化的方式來為學生帶來知識的盛宴。
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將小學課堂中原有的對時間,空間的限制進行了突破,語文教學不再被限制于某一段時間里,某一個固定的空間里,它將為學生們提供一個全新的,廣闊的,多樣化的教學課堂。
小學語文是語文教學中的基礎,識字是語文中最根本的內容,是一切語文教學的開端和基礎。識字涉及到未來學生的聽、說、讀、寫,在傳統的課堂中,教師采用的是傳統的填鴨式方式,教師講解漢字,學生聽,聽完就是學生自主的復習,但是在這種過程中,學生是被動的去接受新內容,他們并沒有一個自主思考的過程,接受到的都是教師教的東西,顯得枯燥且固定。但是利用微課,突破限于語文課上的學習,引發學生主動學習,主動與教師共同探討教學內容,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有參與感,利用微課,教師及時發現學生在某些知識點的苦難,并通過不同的,有趣的方式讓學生能夠及時查漏補缺,充分理解知識點。例如在新部編版的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中對日,月,水,火的認識,就可以通過微課播放關于不同時期的太陽,月亮的形態,有助于學生理解漢字的魅力。
2.1 微課與生活的結合。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實際生活中尋找到與課堂的結合點,通過微課將這些生活常見的物品,情景,意象調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更好的從實際出發,切身實地的體會漢字。例如:在教學新部編版的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中對春天的描寫,“柳綠花紅,鶯歌燕舞”,教師通過微課,將學生帶入春天萬物復蘇的場景中,甚至可以帶學生走進自然世界中,切身實地的去感受春天的生機勃勃,感受什么是百花綻放。讓學生從被動的接受知識到走進實際生活中感受那些漢字描述的是什么樣的情景和物品,這樣學生就能充分的感受到漢字的意義,同時也調動了學生對識字一課的興趣,巧妙的解決學生難理解,識字難的問題,將識字課帶入生活之中。
利用微課,學生可以在視頻中得到聽,讀的鍛煉,在微課中,學生可以擴展閱讀范圍,不僅僅限于語文課本,眾所周知,閱讀是提高一個孩子語文功底的最佳方式之一,學生可以在閱讀不同的故事書籍學習漢字,而老師也可以借助微課設計教學課件,將課外知識帶入課堂之中,讓學生理解所讀文章中出現的物品,情景,以及故事本身帶來的寓意,讓學生能夠一邊學習漢字,一邊得到語文自然而然的熏陶,培養孩子正確的價值觀。例如在《小蝌蚪找媽媽》一文中,讓學生理解蝌蚪到青蛙不同形態的變化,以及它們與鯉魚,蝦之間的區別,理解這篇課文中出現的多種形象,同時也讓學生理解他們與母親的親密聯系,培養學生對母親的孝心。通過童話,讓學生學習漢字,詞組,同時也讓他們理解故事背后的含義,有助于孩子對世界建立一個良好的認識。
2.2 微課與環境的協調。微課教學通過多樣化的方式給學生帶來鮮明,清晰,直接,生動的教學感受,讓學生通過不同的感官去理解漢字,鍛煉他們聽說讀寫的能力。在微課中,豐富多彩的圖片,艷麗鮮明的色彩,端莊方正的漢字,動聽新奇的音樂,為學生提供一個多元化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可以通過他的視覺,聽覺,觸覺去深刻感受語文帶來的魅力。這樣的方式直觀且清晰,實際的演示與學生自己的理解想象,兩者結合,引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去學習接觸,使學生更好理解教學內容,提高學生自主思考能力和探索精神。例如在新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中《找春天》的課文中,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小溪潺潺,小鳥嘰嘰喳喳的聲音,同時與鋼琴聲做對比,哪一種是自然的聲音,哪一種是樂器的聲音,調動學生思考,最后將兩者的視頻或者圖片放給學生看,通過聲音和圖片的區別,讓學生理解春天那些聲音的來源自哪里。
總而言之,微課能夠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起到一個引導的作用,對開發學生自主思考能力,培養學生自我探索能力有較好的輔助作用,現如今,給教師也是一個大挑戰,從傳統的教學模式變成更先進,更靈活性的教學模式,教師需要學習,并擅長使用微課,將微課的作用充分開發,利用它的多樣性為學生帶來更好的學習氛圍,能夠給予學生更良好的學習體驗,使學生能夠與課文共情,有效學習漢字,理解課文,同時也提高教學質量,優化語文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