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團
(江西省贛州市定南縣龍塘鎮中心學校 江西 定南 341900)
伴隨著現代科技教育的迅速發展,人們越來越清楚的認識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屬于自主認知過程。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失了積極主動性,那么教師所有主觀意識上的灌輸都是徒勞的。教師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者與導學者,需要將學生作為主體,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與創新意識。因此,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應該將課堂作為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渠道。在《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中指出:學生在使用信息技術時要學會與他人合作,學會使用與年齡發展相符的多媒體資源進行學習,能夠在他人的幫助下使用通訊遠距離獲取信息、與他人溝通、開展直接和獨立的學習,發展個人的愛好和興趣。所以,中小學信息技術老師需要不斷學習新知識,創新信息技術的內容,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信息技術的魅力所在。
俗話說的好: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一個人去學習去探索新知的最大原動力,興趣能夠讓一個人對待一件事或者一件事物產生樂此不疲的心理,學習環境能夠影響學生的心情。因此,教師在中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上密切關注學生的細微變化,以此來幫助學生制定更好的學習計劃。
例如:在課下,教師可以分撥找學生進行談話以此來了解學生學習的興趣;或者在每一堂課結束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匿名寫下短信的方式來進行交流。教師在課堂上教會學生使用郵箱,讓學生以發郵件的形式在郵箱中申請自己想要學習的課程和想要對老師說的話,幫助教師的課堂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這樣一來,教師與學生產生了良好的交流,不僅僅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也可以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充分的利用這一點,可以幫助學生將問題清晰化。在教師對學情有所了解之后,可以將興趣一致的學生安排在一個組內,方便以后的小組合作探究,更大限度的發揮學生的潛能,并且使自己的綜合能力與協作能力得到提升,讓小組之間變得更加有凝聚力。
伴隨著現代社會的迅速發展與時代的快速變遷,現在家庭的理念也在發生著越來越大的轉變,導致現在產生了許多獨生子女的家庭。大多的獨生子女都以自我意識為中心,不去聽取他人的意見,當今社會要求學生與教師越來越重視合作的重要性。學生作為國家未來的花骨朵,需要成為國家的新鮮血液,所以要從小養成好的習慣,履行新時代的歷史使命。因此,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需要將學生進行分組進而讓學生意識到合作的重要性,學生們需要知道集體的重要性,在小組合作中需要以大局為重,明白自身代表的是整個集體,而不是個人。
例如:在中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中,教師向學生發布任務,在任務下達之后往往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小組之間的成員互相爭論,甲同學認為郵箱申請簡單易操作,所以采用郵箱申請一定會取得高分值;乙同學則認為網頁制作比較高級復雜可以拿到高分。最終甲乙同學發生爭執導致小組題目都沒有完成,并且甲乙同學之間還會互相責怪。相反,如果甲乙同學之間合作,甲同學幫助乙同學制作網頁并且兩人一起投遞郵箱申請。這個時候,教師需要幫助甲乙小組總結問題,并且向其他小組說明以后如果遇到疑難問題,組內解決不了的,可以事先詢問老師。教師通過互聯網技術類似于微信、QQ、微博這樣的平臺走進學生的內心,讓學生將不懂的問題寫進平臺中,教師集結學生所遇到的難題,幫助學生們一一解決,并且將學生按問題類型分組,對缺乏集體意識的學生進行指導,學生們在操作練習當中培養集體合作意識與創新思維能力。除此之外,學生們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會互相交流,因此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也會得到提高,在今后的社會中可以與他人更好的合作。
在一定時期內向學生進行階段性評價,能夠對學生所學的知識進行查漏補缺。教師在進行階段性檢查的時候,可以在之前所學的知識中加入一些趣味性和靈活性的題目。例如:教師可以在考察內容中添加一些計算機游戲、鍵盤拼圖與金山打字游戲來作為考察緩解,學生對游戲癡迷,以此在游戲中鍛煉自己的實際操作能力。教師在設計游戲關卡環節中,盡量將鍵盤與鼠標同時操作,讓學生的思維變得敏捷。這樣一來,學生們對信息技術課堂產生濃烈的興趣,從而提升了自己自主學習的能力與獨立自主能力。
總而言之,教師們需要在一次次的活動總結出每一次的優點與不足,定期更換小組合作學習成員,保證小組合作的協調性。教師需要不斷的引導學生進入課堂,讓學生深入到教學任務中,與學生進行定期交流,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教師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們與他人的協作交流能力,進而達到讓學生能夠利用信息技術作為支持自己終身學習和發展的一種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