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昌猛
(廣東省徐聞縣邁陳第二中學 廣東 湛江 524000)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每一個善于深思的教師都知道,如果一個學生確知別人對他的看法比他的實際情況還要差的話,那么他的自尊心會受到多大的損傷;反之,如果學生知道并感受到教師和集體是看到他的個人優點并加以贊許的話,那么他會做得更好。”我覺得對待學生要尊重他們,特別是差生,要愛護他們的自尊心,對他們的優點加以贊許,對他們的缺點從不訓斥,只用適當的方法指出來,引導他們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一般來說,有大部分班主任往往把視線的焦點對準了那些優秀的學生,對他們愛護有加,百般的關照,而對那些差生不聞不問,不屑一顧,甚至討厭。因此在班干部選拔、座位編排等方面,有意無意的總是優先考慮那些優秀生,而對其他學生表面過得去就行。這樣,差生由于經常得不到關注,得不到好成績好評價而灰心自嘆,并對教師有疑懼心理和對立情緒。心理學家肯迪認為:人遇到挫折時,批評不如開導、開導不如鼓勵。如果我們對差生多加關懷、期待、信任和正面引導、鼓勵,他們內心干旱已久的自尊感,就會像澆灌了甘泉一樣獲得很大的滿足,還會進一步產生取得好成績和好評價的強烈愿望,并付出極大的努力:“讓老師和同學瞧瞧,我并不是天生落后的。2005年我教的初一(2)班,他們厭學,課堂紀律差等等。有許多老師對這個差班失去了信心,認為“朽木頭雕不出好樣”“爛泥巴扶不上壁”。我認為差生也有上進的潛在愿望、閃光的地方,問題是要創造機會讓它表現出來。故我決定在他們班里每四周舉行一次比賽活動,如“硬筆字比賽”、“普通話朗誦比賽”等活動,每次都把比賽成績好的名單張貼出來,進行表揚并評價,很快,全班掀起了各種“熱”,同學們都利用早讀或課余時間誦讀書本和練習書法等,改變了以往貪玩的習慣,學風越來越濃。我及時將他們此股熱情引導到學習各科文化課上,幫助他們消除自卑感,增強自信心。經過一年的努力,有許多差生都獲得良好的成績。這說明了鼓勵最能幫助差生上進。
學生有缺點錯誤時,批評是必要的,但要注意場合,講究技巧,給學生留面子。學校里,我們常會看到一些嚴重損傷學生自尊心的粗暴行為。例如:有的老師喜歡對學生挖苦諷刺,特別是對那些差生,在眾多的同學面前奚落并羞辱他們,甚至讓他們站著聽課或坐“冷凳”。這種當眾羞辱學生的做法,只會嚴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他們對老師反感,師生關系惡化,失去教育的良機。差生的自尊心受到如此傷害,人格受到這般侮辱,他們還有什么信心去學習?師生只有建立起互相尊重、互相關心、合作共事、道義相砥、過失相規的關系,班主任工作才具有良好的情感基礎。
在班主任工作過程中,我經常利用班會時間或課余時間,向學生征求意見,并解決班里存在的問題。幾年來,我堅持讓學生每周寫一篇字數不限,內容和體裁不拘的意見書。許多同學在這里給我提出不少寶貴的意見,對于學生提出的意見,我是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且使用了解學生的心理和思想狀態,有利于我改進工作和提高班級管理效率,并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記得本學期,有一次,陳日洪同學兩天不來上課,又沒有請假。第三天,他上學了,當我問他為何不上學時,他答:“不為什么。”我很驚訝地再問他時,他又說:“別再羅嗦了。”這是什么態度?于是在下午的班會課上我大聲地點名批評他。他竟然站起來說我沒資格批評他,真是把我氣壞了。但轉而想到我是一位為人師表的老師,如果當學生的面與他發生爭執,只會降低我的威信,于是我忍住了。冷靜下來的我想到了不妨去找陳日洪的好友鄭繼幫同學,他告訴我:“老師別生氣,日洪這人很愛面子,他是吃軟不吃硬的,你當大家的面這樣批評他,只會引起他的反感。”聽了他的話,我反思了一下,發覺自己的確太魯莽了,所謂“欲速則不達”,所以我私下找陳日洪同學談談,并誠懇地為我的態度不好向他道歉,同時向他提出我對他的期望。從此,他也不再無故曠課,比以前更加努力學習了。我想,班主任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的不良言行,不必急于批評,應冷靜思考,采取恰當的措施、方法加以糾正。這樣既照顧了學生的自尊心,又能幫助學生改正錯誤。
自尊心是建立在自信心的基礎上的。若沒有自信心,就會失去自尊心。差生常會低估自己,認為自己腦子笨,智商低。他們在一次次考試失敗面前,容易產生悲觀情緒,失去信心。為了幫助差生樹立信心,我常給他們講一些原為“差生”,但后來成為大名鼎鼎和科學家的故事,啟迪他們不甘落后。如:發明大王愛迪生,小時曾因為被視為“低能兒”而被學校開除,后來經過自己的努力,竟做出了一千多項的發明;科學家愛恩斯坦小時也曾被認為是思維遲鈍的孩子,但他后來成了“20世紀的科學巨匠”。這樣他們摒棄了自卑感,樹立了自信心。
綜上所述,現在中學階段的差生,他們的自尊心既強烈又脆弱,需要教師的悉心愛護且愛護有加,故當班主任的一定要愛護差生的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