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艷麗
(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薩力巴蒙古族中心小學 內蒙古 赤峰 024300)
在小學時期的課程教育體系中,美術教育屬于其中的關鍵一環。新課程教育改革的深入素質教育的推進,均讓美術教育的重要性得到進一步凸顯。在教學課堂之上,教師自身也需不斷改革、創新自身的教學方式,為學生審美內涵、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也需善于發揮出學生自主互學的優勢,為學生營造多樣的教學活動、布置出多元化的美術課后作用[1]。鼓勵學生之間主動、積極進行交流、互動,進而促進學生高尚品格、健全人格的形成。
在小學美術教育中,學生的教育環境與自身的發展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不協調,不利于學生美術素養的發展。對于小學生來說,由于的對新環境的不適應,使得學生難以進行高效學習。學生剛從幼兒園升上來,還沒有讓自身的心態轉變過來。在學生學習美術的過程中,雖說美術較為符合學生的學習興趣,但從具體的教學現狀來看,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不強,課堂上的自主性、積極性也不高。教師在具體的授課環節中,一般均較為嚴肅,難以充分發揮出學生的課堂主體性[2]。學生在課堂上無法形成有效互動,不利于學生美術興趣的激發。小學生此時也非常崇尚自由,而學生在課堂上缺乏有效的交流,致使在美術教育中無法形成互幫互助的模式。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之間均缺乏積極、有效的溝通,使得學生的學習效率、美術素養均難以得到有效發展,讓學生自主互學的作用也未得到展現。
2.1 轉變教學理念,為學生營造舒適的美術環境。在小學時期的教育課堂上,教師必須要著眼于學生學習環境的營造。在合適的學習環境之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夠得到全面激發。在教學課堂上,教師也需善于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為學生營造出生動、舒適的美術學習環境。在教學課堂上應用學生自主互學的教學手段時,教師也必須要遵循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讓學生成為課堂主體,才能激活學生的課堂交流,使得學生的美術學習氛圍更加活躍。例如,以美術活動《綠色和紫色的畫》的教學為例,旨在幫助學生感受到綠色和紫色畫面構成的特別的藝術效果,并讓其對日常生活中的色彩美有一定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從美術知識出發,借助問題來啟發學生進行自主互學。并結合激勵教育的理念,激勵能力較強的學生來主動幫助能力較差的學生。激勵教育理念的滲透,讓學生在表揚中養成自主互學的習慣,有效推動學生美術素養的全面、整體提升。在具體教學活動之中,激勵式的教學方式,也進一步營造出和諧、互助的學習氛圍,可以讓學生更好的適應美術課程的學習。
2.2 創新教學方式,在課堂上組建美術競賽活動。對于小學生來說,興趣屬于一種非常重要的元素。學生的美術興趣,可以說是學生進行美術創作的動力,也能夠更好的激活學生的學習動機。在美術教學活動中,小學美術教師也需善于創新、優化自身的課堂教學方式,為學生組建出更為活躍、積極的課堂活動,激活學生的課堂積極性。通過美術競賽活動的建立,使得學生此時的積極性、主動性均被充分激活,有利于學生美術興趣的培養,進而可以進一步提升學生自主互學的教學效率。
2.3 拓展教學任務,為學生布置出多元化的作業。在小學美術的學習過程中,光憑課堂上的學習是不夠的。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也需為學生布置出拓展性的教學任務,鼓勵學生在課后主動進行美術創作。引導學生在課后進行自主互助,不僅加強了學生間的交流,也有利于學生良好美術學習習慣的養成。此時,在課后的作業的布置中,教師也需注重作業的多元化發展。結合美術課程的內容,為學生設計出差異性、實踐性較強的作業,可以讓學生在自主實踐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認識,也促進學生動手操作、實踐能力的提升。此時,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自主構建成學習互助小組,以小組的形式來完成實踐性作業。引導學生大膽想象、實踐探究,進而在動手實踐中加深對課程知識的認識。在為學生設置多元化的作業時,教師也需關注到作業的趣味性,具有趣味性的作業才能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在此種形式下的課堂作業中,可以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到藝術活動的審美意趣與樂趣。進而,不僅有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也發展了學生的主動探究意識。
在目前的小學美術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方法、局限,為學生營造出更為高效的學習活動。在課堂教學中,著眼于學生的自主互助學習,進而使得學生的學習效率、積極性均得到有效提升。在此種教學模式之下,教師也需從學生的心理、認知規律出發,構建出多樣性的課堂活動、多元化的課后作業,才能更好的促進學生有效學習。提升學生美術學習能力的同時,也發展了學生的美術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