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青林
(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實驗學校 廣東 惠州 516211)
對于學校而言、對于班級而言、對于教師而言其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將學生培養成為中華民族優秀的接班人。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對于“人”的評價標準是多元化的,但是多元化的背后始終堅持的一個原則就是立德樹人。一個優秀的學生是不可以單從學生的每次考試成績進行判斷的,一個優秀學生的造就是在良好的品德以及嚴于律己的良好的學習習慣所造就的,成績的高低同樣也離不開其良好的自我管理的方式。
在中國的教育當中,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是相對來說是比較特殊的。從朦朦朧朧的小學階段到一個凸顯獨立與個性的特殊時期。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對于“自我管理”可以說是屬于毫無章法的一個階段,之前在小學的學習大多數是在依靠父母與老師雙方面的合作所進行的,但是對于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大多數的家長在輔導功課方面已經處于一種有心而無力的狀態,并且一上了初中以后有一部分學生會選擇寄宿的方式,因此學生在初中階段以后家長在學生的學習生涯當中所扮演的角色便會慢慢淡出。作為一名初中階段的教師而言,我們清楚的知道決定人生成敗的因素有很多,最早的時候,很多人都秉持著“智商決定論”。但隨著我們人生閱歷的增加,我們會越來越發現:人生,有時候決定我們上限的,影響著我們的成長速度的,不是智商,而是自我管理。
在中國式的教學中,我們經常會把教師比作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無私奉獻的教育精神。比作園丁,細心呵護著祖國的花朵,助他們茁壯成長。在一個班級當中,尤其是對于初中階段的班主任而言,除了在完成日常了教學任務之外還需要出演學生在學校學習生活當中的保姆一職,不管出啥事第一時間學生找的就是班主任,這是中國初中甚至整個學生學習生涯當中常見的一種現象,以至于現在社會當中對于班主任一職的固定印象就是“累”。難道“累”是班主任工作的主旋律?當然這里的“偷懶”并非不做事或敷衍了事,而是指導學生自我管理。
2.1 工作內容進行細化,責任到人。一個初中班級的人數一般是在四十個人到五十人之間,可以說是一個不小的團體、組織。因此,就需要建立相對應的管理制度,在校規的基礎上創建班規。建立一個屬于班級的獨特的管理制度,當然要保持民主的原則,對于班級學生進行一個全面系統的了解。并且將班級內的崗位進行重新分配,將其責任人的職責進行明確。將所涉及的班務崗務以及班干部崗位的職責進行細分。將傳統的班務事項以及班干部的職責進行重新分配與明確,將班級當中所涉及的班級紀律、學習、生活等各項內容需要進行的崗位職責進行重新的規劃與明確。
2.2 班級職務應征上崗。采取班級職務應征上崗的管理制度可以在極大的鼓勵與樹立學生的自信心以及鍛煉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讓學生盡可能的全面了解班級崗位職責,進行全方面的宣傳,動員班級內的學生積極踴躍的參與到班級自我管理當中。
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對于自我的認知還是十分的盲目的,因此對于班級職務的應征上崗的相關內容,以招聘的方式下發到班級和家長群里。在家長與學生內部的激勵之下進行班干部的選擇。
2.3 信任加培養。在進行班級管理的時候,作為一名班主任首先要做到的一點就是對于自己的學生要了解并且信任,要更加的信任自己的班干部。只有與學生建立互相信任的基礎上才能進行具有特色的班級管理以及可以做一名“偷懶”的班主任。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其能力是有限的并且每個學生都具有屬于自己獨特優缺點,這時班主任就需要合理的進行培養學生,并且在班級的管理當中需要注意的就是要培養學生掌握科學的“工作”流程。
在班級管理當中班干部是十分重要的,在設立了相關的班級管理的制度之后仍然是離不開班主任的引導的,作為一名班主任在管理班級初期是需要一段時間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管理的。尤其是對于班干部。
當然,這里的“引導”是指進行監督檢查,找出班級管理當中的問題,并且引導學生進行改正,每周都進行班會總結進行自查與創新。在每個期末讓班干部在全班的班會上進行崗位的述職與自檢,讓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可以養成良好的工作與學習習慣,同時可以讓學生切身感受到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自我管理”的班級管理模式不僅可以很大程度上減輕初中班主任的工作壓力還可以從小鍛煉學生的自我管理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獨立能力。在文章上述的介紹當中就提到了自我管理對于一個人的整個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學習本身就是一個自主的事情,因此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主能力是十分的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