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曉霞 左曉英
(1.福建省武夷山市興田南源嶺小學 福建 武夷山 354300)(2.福建省武夷山市新豐小學 福建 武夷山 354300)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應注意把握數學課堂教學的內涵,就如何開展小學數學課堂導入環節進行探究。通過利用微課技術輔助開展新課導入,切實引起學生的注意力,確保新課改的順利推廣,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
小學階段的學生,故事對于其有著一定的吸引力。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應注意結合課堂教學內容,選擇一個有著高度關聯的故事為學生進行講述,引導學生進入到課堂學習中來,切實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教師在為學生講述故事內容時,應選擇因勢利導的方式,將課堂教學內容從一個更為合理的角度呈現給學生。通過利用故事的方式,為學生建立一個趣味的數學課堂模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利用故事引導學生進入新課的學習時,教師應注意結合微課中的視頻、圖片等方式,為學生的課堂學習增加靈活性和生動性,激發學生的創新性思維。
例如在學習《認識鐘表》這一教學內容時,經過本課的學習,學生需要能夠正確認識鐘表的結構,通過自己的觀察能夠準確說出鐘表的時間,對于整時和半時能夠進行區分。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前,可以為學生選擇這樣一個故事作為開場白:我這里有一個小謎語,請大家猜一猜,有個小東西,會跑沒有腿,會響沒長嘴,他會告訴你,什么時候睡,什么時候起,那么這個小東西是什么呢?通過這個小謎語完成本節課的導入后,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為學生展示鐘表,為學生揭示謎底。通過這一方式,引導學生進入到課堂學習中,讓學生自行觀察鐘表,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理,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在人生的基礎時期,對于生活中的很多新鮮事物都是有著好奇的心理,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可以利用小學生的這一特性,通過合理的問題激發起探索精神,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集中注意力,投入到數學問題的學習中來。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前,應注意對于課堂教學內容進行分析,選擇合理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激發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小學階段的學生,其自身充滿著好奇心理,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應注意使用幽默的語言,營造一個積極和諧的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進入到課堂學習中來。
例如在學習《可能性》這一教學內容時,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前,可以利用微課為學生展示一些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比如:太陽從西邊升起來、春天過后是夏天、在地球上,蘋果成熟后升上了天空。通過微課上面列舉的問題,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想一想這些問題的可能性。當學生有了足夠的思考時間后,相信學生已經有了學習的興趣。教師在這時就可以引入知識點的學習。通過這一方式,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學生跟隨著自己的求知欲望開展課堂學習,完成課堂工作的導入環節。
在小學階段的學習中,幾何圖形是其中的重要學習內容,為了確保學生能夠正確理解幾何圖形的概念知識,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應注意為學生講解圖形的各種操作,除了語言上的輔助,還讓學生自己也進行各種操作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致。因此,在開展課堂教學前,教師可以將讓學生進行動手操作作為課堂前的導入環節,保障學生的聽課效率。
例如在學習《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這一課時,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前,可以讓學生自己在課前先搜集一些平行四邊形的圖片,然后在課堂上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按照平行四邊形的高將平行四邊形進行裁剪,然后再將自己裁剪下來的圖形進行拼接,看一看能夠拼成什么圖形。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應認識到有的學生動手能力較弱,當學生進行了足夠的動手實踐后,教師應注意利用微課為學生進行完整的展示,幫助學生理解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通過這一具體的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動手完成課堂導入環節,切實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通過讓學生自己動手,有助于增強學生對于平行四邊形的概念性知識的理解,切實提高學生的記憶程度,為學生下一階段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在進行新課的學習時,教師應重視開展課堂導入環節,通過有效利用多種教學策略,確保學生能夠提高自己的學習興趣,積極進入到課堂學習中來,完成課堂教學的既定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