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碧琴
(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老隆鎮第三小學 廣東 龍川 517300)
生活節奏在信息化和網絡化的影響下不斷的加快,人們對于學習和生活也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德育教育有三個最基本的要求:幫助學生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的提高,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鍛造學生品格和道德品質。如何通過激勵策略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德育活動,也是目前小學班主任需要積極思考和探究的問題。
作為人民教師,我們的身份是小學教育工作者,同時也是全權負責班級所有學生的學習、生活、思想、健康等工作的學校職工人員,以及融合班級的組織、領導和教育于一身的班主任。作為班中全體任課老師的教學工作的協調者,班主任需要掌握每個同學的性格特征、內在品質、優點特長、學業成績、社會生活環境、家庭情況和成長經歷,根據學生集體的發展情況、干部紀律、學習氛圍、人際交流等,為學校里的教師同事的教學質量的優化打好基礎。小學班主任的核心工作就是針對小學生展開德育教育,培養其優良的學習品質和道德素質,為其全面發展創造肥沃的土壤環境。
當試圖在班級中進行德育教育的時候,應將自身定義為德育教育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主要任務是幫助學生們能夠積極主動的學習德育知識,同時能夠嚴格的高度自律自覺的遵守最基本的德育要求。當真正實施德育教育的時候,應引導小學生樹立正確的德育認知,提高其德育知識水平。我國很多小學機構德育教育的開設缺乏完善的激勵策略,在德育教育活動的開設過程中記錄不完善,鼓勵德育教育活動的項目也相對較少。因此,德育教育的開設宛如子虛烏有和形同虛設。比如,疫情期間的健康打卡、體溫監測記錄、居家隔離的意義等都沒有很好的貫徹落實,對于學生和家長的疫情期間自我防控存在較大的隱患。
日常教學中在小學班級開設德育教育活動的時候,通常情況下利用德育知識灌輸的方式傳授相關知識,導致學生們在課堂中沒有很多的發言權,同時也缺少生活實踐的機會。教師極少與小學生展開交流,單純在宏觀角度科普德育教育的知識與重要性,不能做到具體事務具體分析,因而小學德育教育成為紙上談兵,導致小學生也很少自覺遵守。比如,疫情期間不能聚餐聚會等集體性活動,而日常教學中鼓勵學生們參加團隊活動增強集體榮譽感和團隊協作能力,因而讓學生感到自相矛盾。沒有做好具體事務具體分析,會讓學生比較迷茫。
在小學校園范圍內,德育組織沒有得到完善的發展。因此小學德育教育很難取得相對良好的成效。我們在班級中展開德育教育工作前,需要提前制定小學德育教育相關的記錄制度和激勵制度,不能僅僅依靠教師對于學生的掌握情況開展德育教育活動。需要根據小學德育教育相關的記錄針對已經出現和有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展開相應的德育教育活動。同時,點名批評和懲治違反德育教育相關規定和要求的學生,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整體效果。
在開展德育教育活動的初期階段,需要及早培養學生自律的能力和習慣,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德育素養,使其自覺遵守德育教育的要求。可以嘗試讓自我效能和外向獨立相對較強的同學參與班級管理,也可以讓學生們體驗輪流管理制度下的德育教育相互監督,幫助學生提高律人律己和德育認知等方面的能力。特別是在一輪課程將要結束的時候,鼓勵學生將手中的票投給學習效果最好的學生,同時根據得票情況評選十佳學生,按照排名給予不同等級的獎勵,從而間接的提高學生的德育能力和自律能力。為了營造良好的師生氛圍,我們要在班級中時常的鼓勵學生關愛同學和愛護班集體,有效的增強學生們的友善度和團體性。例如,自擬疫情自律行為監督表。要求學生根據生活規劃和學習計劃,每天在自律行為監督表上打卡記錄。許多平時相對懶散的學生,在自律行為監督表出現以后不管是學習熱情還是疫情防控習慣都得到了良好的糾正。同時,在學習之余開展德育自律活動,要求同學們每天做一件德育教育相關的事情。通過長期的累積,學生們就能在日常學習活動中體會德育教育真正的內涵,也能夠在日常生活當中將德育教育落到實處。
在德育教育活動的開展期間,想要獲得顯而易見的德育教育成效,班主任就需要在心理層面對小學生展開德育教育工作。通過激勵策略對于學生的心理層面產生一定的觸動,能夠更加有效的提高其德育教育的高度自覺和高度自信。例如,在居家隔離、升國旗和家長會等相關活動當中,班主任可以采取對應的鼓勵策略,表彰平時疫情防控表現良好的學生,讓學生在得到表彰時心里產生觸動,也讓見證教師表彰自己同學的同學產生同樣的感觸。只要學生表現良好,就能得到鼓勵,借此提高學生對于德育活動的重視和支持。夸獎學生是一種非常良好的心理輔導,能夠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信心,也能夠有效調整學生在日常德育活動和學習活動當中的心態。
德育教育在班主任工作當中占據著重要的比重,我們應學會在生活實際當中滲透德育教育知識和開展德育教育活動。鼓勵小學生開展德育活動的時候,應該在學生身邊事情當中挖掘德育教育的正確時機,抓住機會潛移默化的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例如,在團結同學的特殊角度,務必先學會尊重學生,然后在期中考試或期末考試當中給予學生適當的獎勵和獎品,也可以對于平時表現優異的學生進行口頭表揚,鼓勵其他學生向其學習靠攏。通過獎勵機制和表揚機制,能夠讓小學生在自覺遵守德育要求的同時,提高自身的榮譽感和獲得感,對其身心健康的發展極為有利。
綜上所言,對于小學班級的學生德育教育知識的培養是小學教育的核心目標,也是教師們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針對德育教育當中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的德育激勵策略,開展相關的德育教育活動內容,同時在生活實際上帶動學生德育水平的提高,促進其得到全面發展。增強學生自律行為,對于學生后續開展德育教育活動以及自身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極有幫助。培養學生心理能力,對于學生增強學習自信和集體榮譽感作用顯著。日常生活當中的德育教育,對于學生有良好的獎勵機制無論是德育行為還是學習風氣都能夠得到有效的糾正和改善,同時能夠發揮勉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