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冬梅
(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陽光中英文學校 廣東 廣州 510800)
在新時代背景下,社會對小學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求教師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新課改也提出了教師要積極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增強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將健美操引入小學體育教學中能使學生感受到力與美的融合,既鍛煉了學生的審美品味,也能提高學生的體育能力。小學生正處于身心快速發展的階段,身體各項機能有著很強的可塑性,健美操不受場地、器材的約束,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形體,陶冶學生的藝術情操,促進學生綜合素的發展。
小學體育教學本身就比文化教學對學生更具有吸引力,但繁重的體育活動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使學生對體育教學出現畏懼的心理,喪失對體育的學習興趣。目前,電子產品充斥著學生的生活,導致學生身體素質差,無法進行高強度的體育訓練。健美操是一種具有多樣化形式的體育項目,有著豐富的教學內容,將健美操引入教學中能改變枯燥的教學氛圍,加上歡快的音樂和不斷變化的動作有利于學生體育興趣的提高。其次,健美操屬于有氧運動,體育難度較低,符合小學生的體育能力和身體素質,而且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身體協調能力和耐力的關鍵時期,健美操能鍛煉學生的毅力,增強學生身體的柔韌性,滿足了學生的體育需求,能夠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2.1 結合實際情況,設計教學內容。由于學生之間沒有接觸過健美操,在引用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學內容,有針對性的教授健美操知識,使得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下參與到體育教學中。健美操可以分成競技和健身兩大類,有拉丁健美操、搏擊健美操、街舞健美操等多種形式,五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體育基礎和技能,身體素質也較高,因此,教師可以在體育教學中幫助學生掌握完整的健美操動作,將低沖擊動作與高沖擊動作結合,在設計上肢動作時可以加入不對稱的動作,增強健美操的節奏型,以此來鍛煉學生的身體協調能力和節奏能力。由于學生的體育能力、興趣愛好、學習能力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在編排動作時要做得到因人而異。對于體育能力和身體柔韌性較好的學生可以教授學生一些復雜的健美操動作,對于身體比較僵硬,體育能力稍差的學生可以適當的簡化動作,增強學生對健美操的學習自信。但要保證健美操整體動作具備健美的特點,充滿青春的朝氣。在引入健美操的過程中還要遵循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原則,合理安排體育課程,這樣既能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也能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保證了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
2.2 引入準備環節,調動體育興趣。在以往的小學體育教學準備環節中,教師都是直接帶領學生做準備操或跑步,這種單一的準備形式會使學生出現厭倦的心理,不利于調動學生對體育教學的學習熱情。因此,教師可以將健美操引入準備環節,將健美操動作與準備環節的動作融合,以此來增強體育教學的趣味性。例如在剛引入健美操時,教師可以編排一套簡單的動作,使學生先掌握抬腿、開合跳、弓步、屈膝下蹲、體側抬腿等基本動作。在熟悉健美操后可以加快健美操的節奏,嘗試將學生分組一同編排健美操。還可以讓學生自己選擇音樂,根據音樂編排動作,這樣既能達到互動準備和熱身的效果,也能增強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創新能力。而且這種形式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我的機會,提高了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的參與度,充分調動起了學生的體育興趣。
2.3 輔助體育教學,增強教學效果。許多小學體育教學沒有開設健美操課程,因此,教師可以將健美操當做一種輔助教學的方式,將健美操引入課堂中,增強小學體育教學的效果。例如在進行籃球運球、彎道跑、蹲踞式跳遠等需要學生劇烈活動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用健美操代替拉伸動作,喚醒學生身體的各個部分,緩解學生在運動前的緊張心情。其次,還可以將健美操與體育游戲結合,豐富體育游戲的形式和內容,還能提高體育游戲的實用性,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例如在跳大繩的游戲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停留在跳繩中心時嘗試一遍跳一邊做健美動作,由于跳繩是學生熟練掌握的體育活動,加入健美操動作能增加游戲的挑戰性,也能提高學生對體育游戲的興趣,在放松學生身心的同時,增強學生的體育綜合能力。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改的發展,小學體育教學獲得了改變,教育內容和教學形式得到了拓展,健美操具備了節奏輕快、情緒激昂、動作優美等多種優點,對學生有很強吸引力,能夠營造出良好的體育氛圍,提高體育教學的效率。在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健美操教學內容,將健美操滲透到課堂的各個環節中,以此來增強學生的體育意識,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