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郟縣婦幼保健院(467100)涂亞娟 李煥飛
相關研究表明,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孕婦陰道長期少量流水,會降低羊水量,誘導胎兒宮內窘迫、新生兒窒息等并發癥,威脅母嬰安全[1]。基于此,本研究選取87例PPROM孕婦,探討羊水指數(Amnioticfluid index,AFI)對分娩方式及妊娠結局的影響。詳情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PPROM孕婦87例作為研究對象(2018年2月~2019年11月),其中年齡24~36歲,平均(28.92±2.18)歲;孕周27~35周,平均(30.86±1.52)周;根據A F I值分為羊水過少孕婦(AFI≤50mm,48例)、羊水正常孕婦(AFI>50mm,39例)。納入標準:均為初產婦、單胎妊娠;均經陰道內窺器檢查顯示存在透明液體流出,且液體pH在6.5以上;孕婦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甲狀腺功能減退或亢進者;胎兒畸形者;合并妊娠期高血壓、妊娠期糖尿病者;近期接受激素治療者;精神行為異常者。

附表 兩組孕婦妊娠結局比較[n(%)]
1.2 方法 入院后,囑咐孕婦絕對臥床休息,指導其抬高臀部,定時清理會陰部,同時靜脈注射糖皮質激素,以促進胎肺成熟,并實施抗宮縮、抑制感染等對癥處理。此外,嚴格觀察孕婦體溫,定期復查血常規、CRP等感染指標,實施胎心監護,密切監測羊水性狀、顏色及剩余羊水量,若發生異常征象,應即刻終止妊娠,并結合孕婦具體情況采取對應分娩方式。
1.3 觀察指標 對比AFI值不同孕婦分娩方式(剖宮產、陰道自然分娩、陰道助產)及妊娠結局(產后出血、產褥感染、臍帶脫垂、胎兒宮內窘迫、新生兒窒息)。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用n(%)表示、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分娩方式 羊水過少孕婦8例陰道自然分娩,23例陰道助產,17例剖宮產;羊水正常孕婦23例陰道自然分娩,12例陰道助產,4例剖宮產。陰道自然分娩率比較,羊水過少孕婦16.67%(8/48)低于羊水正常孕婦58.97%(23/39)(P<0.05)。
2.2 妊娠結局 AFI值不同孕婦產后出血發生率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羊水過少孕婦產褥感染、臍帶脫垂、胎兒宮內窘迫及新生兒窒息發生率均高于羊水正常孕婦(P<0.05),見附表。
PPROM發病機制較為復雜,多認為胎膜病變、胎位異常、生殖道上行感染等是其發生的主要因素。既往臨床評估PPROM潛在感染風險多憑借C反應蛋白、降鈣素原等血清指標,但其判斷妊娠結局敏感度較低,難以為臨床實施針對性干預措施提供數據支持。
有學者指出,PPROM會持續性降低羊水量,削弱羊水對陰道的沖洗功能,極大提高宮內感染發生危險性,同時其還會誘發宮壁緊裹胎體,不僅導致宮縮不協調,加重胎頭旋轉難度,引發產程異常,增加剖宮產率,還會擠壓臍帶,引發胎盤血液循環障礙,提高胎兒宮內窘迫發生率[2]。同時,范如珍[3]研究還發現,殘余羊水量在繼續妊娠方面起著關鍵作用,不僅可發揮緩沖作用,有效抑制腹部肌肉或子宮平滑肌收縮,降低對胎兒的影響,改善妊娠結局,還能降低陰道菌群上行性感染發生可能性,提示PPROM發生后評估殘余羊水量有望成為圍產期監護的重要指標之一。本研究結果顯示,羊水過少孕婦陰道自然分娩率16.67%低于羊水正常孕婦58.97%、產褥感染、臍帶脫垂、胎兒宮內窘迫及新生兒窒息發生率均高于羊水正常孕婦(P<0.05)。說明早期評估PPROM孕婦AFI,有助于提高陰道自然分娩率,改善妊娠結局。
綜上可知,早期評估PPROM孕婦AFI,可為臨床實施對癥處理、降低剖宮產率、改善妊娠結局提供循證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