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玉文/四川省成都高新區芳草小學副校長

前些天,曉英在微信中說:“您的肖像畫畫好了,我給您寄去。”我回復:“不用寄,好久沒見到你了,你來學校新校區看看吧!”曉英回復:“好呀!”
“五一”假期后的上午,曉英在微信中說下午過來,“好的,下午見。”我說。下午放學時,我在校門口,曉英一下跳到了我的面前。因為疫情的緣故,面對曉英的興奮,我們沒有擁抱,也沒有握手。望著曉英,除了長高、長胖了一點,皮膚白皙了,模樣沒怎么變。十多年沒見,若在街上偶遇,我也能一眼認出。奇怪,她家住在學校不遠,這么多年怎么就沒有碰見過呢?曉英的額頭上滲著汗珠,她急促地說:“我坐過站了,只好又打車返回來。”我有點歉疚,怎么就沒想到提前給她打個車呢?
她提著一個白底透著淡綠、中間還有一個漂亮的卡通小女孩像的紙袋,里面是為我畫的肖像畫,裝裱在一個白色相框里。到我辦公室,取出畫,我才看清了那一根根頭發絲一樣的線條,驚異于怎么可以畫得那么傳神?特別是那雙眼睛。前幾天曉英把肖像畫拍照發給我,我發在微信朋友圈,有好些朋友都留言:“這哪是畫的,分明是照片呢!”我把相框放在了辦公室的柜子上,曉英說:“老師,你不要這么高調,還是放在家里吧!”我說:“你畫得太好了!先讓我高調一下。”曉英不知道,老師喜歡炫耀學生,這應該是做老師的一點點成就感吧,感覺蠻自豪的!
2002年6月畢業后,再沒見過曉英。現在,曉英就坐在我面前樂滋滋地大聲說著,但感覺到她說話有些吃力。我靜靜望著她,偶爾也扯著嗓門大聲說幾句,如果小聲了,她便聽不見。
這次見面,我才知道曉英的一只耳朵已經失聰,另一只耳朵只有一點點聽力,不久前才做了耳渦手術。因身體頑疾與同伴不太一樣的她,從小到大,遭遇了一些不公平、甚至被欺負的事件!從聊天中我才知道,初二時的一個暑假,她去報國寺住了一個月,八十多歲的住持開導她,對迷惘中的她影響極大。在蚊蟲多、條件簡陋的報國寺,她常常失眠,睡不著就索性點上油燈,畫畫、寫字、看書。從早到晚、沒日沒夜……她說:“唯有在書里、在畫畫、書寫時,我才快樂,我才能感覺到自己!您看,我的發際線在后退呢。”她掀起了蓋住額頭的頭發……我才知道她那么愛文字、愛閱讀、愛書法、愛畫畫。她告訴我,在初中、高中時,她參加作文競賽獲得過一等獎、第一名!在班上,被欺負的日子因為獲獎才稍稍有所緩解!如今畫畫、寫文章、寫文案就是她生活的來源,因為沒有地方愿意給一個有聽力障礙,表達不夠流暢的女孩一份工作!她只能在家里接點訂單……盡管這樣,她告訴我,她有時會去四川省圖書館做志愿者,酷愛閱讀的她順便也可讀到更多的書;她還去特殊學校做志愿者,幫助那些自閉癥、智障、多動癥兒童。她自嘲地說,曾經她也有多動癥,她知道那種滋味與感受。我心里不由咯噔一下,使勁搜索她在小學時,我與她相處的那些片段:一個皮膚黝黑且瘦小的小姑娘,有關作業的完成情況,嚴格的我沒少批評她!幸好,我從未有過對學生的不當語言,不然,一定會抱歉、會懊悔!
曉英說:“所謂的天賦,其實就是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不知疲倦地付出,做到極致。”我說:“名言耶!”
她又說:“我身邊有幾個很厲害的人,是我的夢想。我也想偷偷地努力,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成為別人的夢想。”我說:“你可以的。”
相隔18年后,再見曉英,關于她,我有那么多不知道!當她說:“我是自學的畫畫、寫字。我畫一幅肖像一般是三百多元錢,我沒上過美院,我的畫值不了幾個錢。但是,我的畫不隨便送人的。因為,我要付出時間、精力,畫是我的心血。”
此時,我心里蹦出一個念頭:“要不要給曉英畫酬呢?”
只聽曉英說:“我的畫只送過三個人。一個是關照我的表姐,一個是為我做耳朵手術的教授,一個就是老師——您……”
曉英,你不要讓我那么感動呀!我為先前自已的想法慚愧!
在送曉英回家的路上,經過玉林街一個十字路口,她說:“我媽媽就在這個路口摔倒過,頭上起了一個大包,當時,一輛車正好駛來,我好怕!”聯想到我的母親也曾經在公路被一輛摩托撞斷了股骨,圍觀的人還把她當成“碰瓷”!那種無助,那種切膚之痛!我明白。她還告訴我,疫情期間,她媽媽心臟病突發,住了半個多月醫院,每一天是她和爸爸輪流去醫院守護……
曉英的爸爸七十多歲了,媽媽也六十多了,由她一個人照顧。當她畫我的肖像時,他爸爸說:“你畫的是你們鐘老師。” “爸爸還記得您。”她說。我忙說:“曉英,代我問候爸爸媽媽好!”她說:“爸爸媽媽也知道我今天來見您,讓我問候您呢!”
此刻,我只覺得如鯁在喉……
臨別時,我小心翼翼地問:“曉英,小學時,你有沒有覺得老師對你關心不夠?”她說:“沒有啊!你對我們每個人都好!我們班的同學都那么優秀,除了我。”她說著、笑著……我趕緊說:“你也很優秀的呀!”她說:“真的嗎?天生我材必有用。”曉英的樂觀豁達令我動容。其實,我心里明白,哪個老師不是更喜歡聰明伶俐、乖巧可愛的學生呢?
望著穿過馬路的曉英,我喊著:“曉英,小心!常來呀!”
她沒有回頭,沒有搭理我,因為,她根本沒-有-聽-見!我目送著她的身影消失在小巷里……
當天開車回家,一路上、一晚上,曉英都在我的腦海里,在我的心里。
我打開前不久才加上的曉英的微信,翻看了她的微信朋友圈:一幅幅淡雅別致的畫作;一張張娟秀靈氣的書法;一句句雋永哲理的話語:“星河滾燙,你是人間理想”“喜歡學習過后,種下的種子”“待花開,露吟靜好歲月;賞花落,笑談浮生流年”……多么善良、多么美好、多么堅強靈秀的一個女孩!世界為你關上一道門,也為你打開了一扇窗。凝視著她的畫、她的字,曉英你已是老師的夢想。我相信,你的堅持,終有一天你能成為別人的夢想,一切如你所愿!
面前的肖像,裝肖像的素雅精致的紙袋都存放在了我的辦公室。我想,那代表熱愛藝術的曉英獨特的審美和精心準備,老師收下的又豈止是曉英的心意呢!第二天曉英發來信息,說有時間會來教我畫畫、寫字,說終有一天她會成為我的驕傲!眼前不由得浮現24年前,我教他們握筆,一筆一畫寫字的情形……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學生,終有一天會成為我們的老師,這,應該是做老師最大的幸福吧!
二十多年前,來到我身邊的懵懂女孩,十八年后的重逢,她的善良孝順、樂觀奮進令我欣慰;她的藝術才華、文學修養令我震撼!她的成長,她的今天,令我感慨萬千:在我們的教室里,有多少個這樣或那樣的“曉英”呢?當她或他有這樣那樣的不完美的時候;當她或他可能很頑劣的時候;當她或他……身為老師的我們是怎樣對待這些“曉英”的呢?是接納包容、呵護關愛,還是忽略輕視、討厭嫌棄?當然,老師的態度,也決定了同伴對他、她的態度。曉英給我們啟迪,也給了我們答案!理想的教育是讓每一個生命都開出自己的花。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每一個生命都有屬于自己的季節。花兒綻放,生命出彩,只是周期不同而已。老師們,讓我們善待身邊的“曉英”吧!做一個靜待花開的教育人,幸福的滋味必定綿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