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宇博
摘要:勞動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內容之一。高校肩負著培養學生成人成才的重任,不僅要培養大學生專業知識,更要注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特別是提高大學生勞動素質。加強高校勞動教育是全面落實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但在實踐中,高校勞動教育還存在諸多問題,尚未充分發揮勞動教育的功能。因此本文以馬克思主義勞動觀為理論基礎,結合當前高校勞動教育的實際現狀,提出加強高校勞動教育的措施。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勞動教育,對策
一、加強高校大學生勞動教育的意義
在2020年3月20日印發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中,明確提出“勞動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直接決定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勞動精神面貌、勞動價值取向和勞動技能水平。”黨的十八大以來,立足于當前新的歷史方位,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勞動教育工作的開展,并提出:當前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尊重勞動,尤其是青少年的勞動素養和勞動技能的培養。對高校開展勞動教育提出了新課題。勞動教育是通過一定的教育手段,以勞動的觀念、技能等為教育內容,使受教育者自覺養成熱愛勞動的習慣,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和態度,培養其熱愛勞動人民的情感。而大學生勞動教育則是以大學生為教育的對象,多個教育主體共同參與,提高大學生的理論運用能力,實踐創新能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型人才。勞動不僅創造了物質財富,還豐盈了精神生活。因此,新時期加強高校勞動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一方面,有利于大學生實現自我價值,促進大學生創業就業,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勞動推動中國夢的早日實現。另一方面,目前,社會上功利主義抬頭,不勞而獲現象時有發生,沖擊著大學生的價值觀,通過勞動教育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有助于培養大學生愛崗敬業,尊重勞動者和勞動成果,減輕就業壓力。
二、當前高校勞動教育現狀
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發展離不開勞動者的貢獻,然而當代大學生普遍存在勞動觀念模糊、勞動能力有待加強等現象。
勞動觀念模糊。當前多數高校都開展了相應的勞動教育,大學生對勞動教育多數持認同態度,但高校多以社會實踐、專業實習等途徑進行勞動教育,并要求學生完成相應的勞動學分,輕視了勞動過程中的教育,在實踐或實習中存在形式化,走馬觀花,并沒有使學生認識到其勞動的深刻內涵。其次,高校教育中還存在重智輕勞的現象,大學生的積極性不高,部分學生片面的認為勞動教育會增加學習壓力,缺少正確的勞動態度,勞動觀念模糊。
勞動實踐能力有待加強。當前學術界對高校勞動教育的研究取得了進展,筆者利用中國知網以高校勞動教育為主題進行檢索,共找到284條結果。但在勞動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結合方面做的還不充足。高校勞動教育中實踐應用不足,缺乏基本的勞動意識,勞動習慣差,大學生存在實踐能力、創新能力欠缺的現象。
三、加強高校勞動教育對策
完善高校勞動課程體系。高校要將馬克思主義勞動觀與當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相結合。結合學校和社會發展實際情況,把勞動教育納入到高校人才培養方案中,開設勞動課程。在師資隊伍建設上,采用專、兼職相結合的教師聘用,聘請經驗豐富、專業的勞動指導教師,注重于馬克思主義勞動教育理論相結合,定期開展教師培訓。在課程設置中,豐富勞動課程的內容,不僅要包括勞動有關的法規教育,還要包括勞動技能的學習,養成正確的勞動觀。
注重大學生勞動教育實踐性。實踐即是大學生勞動教育的出發點,也是檢驗大學生學習效果的落腳點。因此在對大學生進行勞動教育的過程中,要突出實踐能力,高校可利用社會資源搭建學生公益服務平臺,如養老院、孤兒院等社會福利機構,結合黨團日活動積極開展勞動活動,讓學生體會勞動的幸福和奉獻的快樂。其次,高校可以用校內資源,設置一些勤工助學崗位、助教崗位等,一是幫助大學生緩解經濟壓力,二是能后幫助大學生增強責任感和拼搏精神。最后,充分利用學生假期實踐活動和專業實習。豐富社會實踐平臺,貼近大學生就業需求,建立健全校企聯合培養機制,利用實踐和實習基地讓學生體驗社會生活,達到提高專業技能水平、錘煉愛崗敬業的品格的目的,引導大學生做好未來職業發展規劃,促進大學生自主就業和創業。
促進大學生勞動教育常態化。高校對大學生進行勞動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勞動素養和勞動習慣的養成需要一定的實踐和空間的磨練。因此,培養大學生參與勞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是促進大學生勞動教育常態化的重中之重。在專業教育中,注重勞動教育的融入,增強大學生對勞動教育的認同感,通過開展勞動教育主題文化活動,營造良好的勞動校園文化氛圍,激發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對勞動教育有客觀的認識,逐漸培養他們自覺參與勞動教育的意識。
參考文獻
[1]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R].http://www.gov.cn/guowuyuan/index.htm,2020-3-20.
[2]呼和.大學生社會實踐育人機理及運行機制研究[D].北京:北京科技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