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勇
摘要:國家之本,在于教育。教育之本,在于教師。教師是國家人才的培養者,引路人。教師的學識、素養影響著國家教育的走向。如何成為一名出色的教師,其首要在于知道教育之本在于立德樹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而不從。黨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也就是要求高校教師自身要做到立德樹人。
關鍵詞:教師;教育;立德樹人
黨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育人先育德,育德先育魂,立德樹人就是要解決辦什么樣的大學,怎樣辦好大學;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的重大問題,要求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明確歷史使命,明白政治方向,明白做人道理。“把立德樹人作為高校根本任務,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黨的十八大明確的指出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務是:“辦什么樣的大學、培養什么人、怎么培養人”的重大問題和內容要求。國家之本在教育,教育之本在教師。只有高校教師自身明確了辦什么樣的大學、培養什么人、怎么培養人的問題;高校教師具備了這些要求、素質、學識,才能夠培養好學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而不從。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立德樹人更是高校教師的根本。如何做到立德樹人,黨的十八大明確的告訴我們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作為高校教師要率先做到有理想信念、做人修養、民族精神、社會責任和現代公民意識。
一、 關于理想信念的教育
高校教師是教育系統的核心生力軍。高校教師有著學歷高、素養高、學術性、專業性的光環與特性,是教育者、研究者、服務者、管理者,更是學生生活、學習、社會經驗的引路人。角色的重要性必定要求高校教師要有健全、堅定的理想信念。有國才有家,自己的理想信念首先要有家國情懷,要有以天下為己任的擔當與胸懷,擁護、支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共同政治理想信念,并將這一社會理想信念傳遞給學生,讓他們也明白一個道理:一個國家是需要共同理想來凝聚人心,國家民族若沒有共同理想,就會成為一盤散沙。一個和平、團結、有凝聚力的國家才能有實力和國際環境競爭。當代社會、網絡、媒體信息發達,國際間的各種訊息撲面而來,學生在網絡媒體中往往難分真偽,但是要讓學生明白,在國際競爭的語境中、不論持何種觀點,最終都要有家國意識和堅定維護國家的理想信念。
二、做人的修養教育
做人是立身之本,培養德行、修養是生活中首先要做的。高校教師承擔著傳道授業解惑的責任,不能僅僅停留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層面,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先培養自身的修養、德行。人品第一,學問第二;文品第一,文章第二。注重自己的品行、動機、潛能、理解力、知識、經驗。沒有品行光有動機很危險,沒有動機光有潛能是無能,沒有潛能光有理解力是有限的,沒有理解力光有知識毫無意義,沒有知識光有經驗則變得非常盲目。立德樹人,為學生做好典范。
三、民族精神的教育
作為高校教師,要做到立德樹人,自身要有民族精神、國家情懷。要深刻、全面的學習、了解自己祖國的歷史。所有事情都有因果、脈絡,不能只看眼前。我們要充分感受自己國家的歷史精華、文化瑰寶,并講授給學生,讓我們的民族優秀文化得以傳承,民族精神得以弘揚。其次,培養學生的全局觀、世界觀和民族認同感。學會既懂得傳承民族價值,又能夠吸納國際優秀文化,培養有根的世界公民。我們還要做到愛父母、親人、朋友,懂得感恩并將這份感恩延伸到熱愛自己的鄉土、國家和本民族優秀文化。我們還要做到加強民族精神教育,強化國家意識,加強國家觀念、國家安全、國家自強教育;強化民族文化認同意識,加強民族歷史革命傳統、人文傳統教育;加強社會責任、誠信守法、平等合作、勤奮自強等教育。
四、社會責任教育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強調,要著力培養學生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
社會責任教育的實現與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密切相關。因此要做到對學生社會責任的教育,高校教師就要先培養自身的職業道德修養。充分的認識到人性本身的優勢與不足。先秦孟子認為“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 這既是說的仁、義、禮、智。關于人性的構成,中西方幾千年的歷史都有論述,總的來說既有人性的美好,但也脫離不了人作為動物性的一面,即“殘忍、自私、貪婪”。基于此,我們需要自省,需要不斷的學習、更新自身的知識系統。向一切優秀的人學習,多參與社會實踐以提升職業道德修養。
高校教師承擔著眾多的職業使命,不僅僅囿于專業知識的傳授,更是需要立德樹人、言傳身教,讓學生學會做人的道理,培養他們崇高的理想信念,具備民族、家國情懷,成為有責任擔當的現代公民。這就對高校教師隊伍中的每個人做出更高的要求與希望。作為高校教師要能夠明確教師的職業責任,并通過教育、教學、科研、道德等方面將其發揮。認識人性、參與社會、觀察現實、終身學習、以德樹人,為國家培養健康、健全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黨的十八大《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的報告
[2]盧敏,溫福蘭.論高校職業道德評價的價值取向[J].職業道德,2007(07)
[3]興貴.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現狀分析及其對策思考[D].西南大學學報,2008(06)
[4.]楊旭.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理論研究,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