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冬波
摘要: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的教與學的結構,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除了具有輔導者、引導者的身份外,不具備其他任何權威。在這一模式下,學生將可能通過計算機網絡隨時獲取幫助,并隨時成為“教師”。這種教學方式全面應用到技能教學相信只是一個時間上的問題,它將完全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使因材施教真正落到實處,讓每個學習者將學習當作一種享受
關鍵詞:任務驅動法;AutoCAD;計算機輔助設計
一、任務驅動法定義
任務驅動法是指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緊緊圍繞一個共同的任務活動中心,在強烈的問題動機的驅動下,通過對學習資源的積極主動應用,進行自主探索和互動協作的學習,并在完成既定任務的同時,引導學生產生一種學習實踐活動。任務驅動的教與學的方式,能為學生提供體驗實踐的情境和感悟問題的情境,圍繞任務展開學習,以任務的完成結果檢驗和總結學習過程等,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使學生主動建構探究、實踐、思考、運用、解決、高智慧的學習體系。任務驅動法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基礎,最根本的特點是“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基本環節包括:創設情境、確定任務、自主學習和寫作學習、效果評價。
二、任務驅動法的作用
從學生的角度說,任務驅動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它從淺顯的實例入手,帶動理論的學習和應用軟件的操作,大大提高了學習的效率和興趣,培養他們獨立探索、勇于開拓進取的自學能力。一個“任務”完成了,學生就會獲得滿足感、成就感,從而激發了他們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個感知心智活動的良性循環。
從教師的角度說,任務驅動是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方法,將以往以傳授知識為主的傳統教學理念,轉變為以解決問題。完成任務為主的多維互動式的教學理念;將再現式教學轉變為探究式學習,使學生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每一位學生都能根據自己對當前任務的理解,運用共有的知識和自己特有的經驗提出方案、解決問題,為每一位學生的思考、探索、發現和創新提供了開放的空間,使課堂教學過程充滿了民主、充滿了個性、充滿了人性,課堂氛圍真正活躍起來。
三、任務驅動法在AutoCAD計算機輔助設計的應用-以圖案填充為例
第一步是任務準備(檢查出勤、儀表等,營造企業化管理學習情景)。教師檢查出勤、儀表,宣讀上一任務的總結,對本次任務的希望。學生進行工作準備,漸入工作角色。這個環節是組織課堂,營造企業化管理學習情景。
第二步是任務引入(情景創設、溫故)。教師提出上一節課有關問題進行“溫故”,以備本次新課。新任務引入:展示機械圖形,圖形中的材質如何表現 學生思考回答舊知。這個環節是創設教學情境,對前一次課程新課內容的回顧,同時引入新任務。
第三步是任務提出。教師提出本次課要完成的總任務,認識填充工具、填充圖案的選擇、填充角度和比例的使用、未封閉圖形如何填充、填充純色、填充漸變色,學生接收任務。
第四步是任務研究(頭腦風暴、各抒己見、明確分工)。教師帶領學生分析總任務;啟發學生圖案填充和漸變色怎么做。在圖案填充中,要選擇圖案、邊界,添加拾取點 (內部點 封閉對象)、點擊預覽觀察效果。esc返回對話框進行調節比例和角度。純色填充一般使用白色填充,漸變色填充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任務的實施方法。這個環節是頭腦風暴、各抒己見、明確分工。
第五步是方案交流(各組取長補短)。教師組織各小組介紹各自的任各自的任務完成方法,各小組說明自己完成任務的方法,可以使各組可以取長補短。
第六步是任務實施(做中學,做中教,教師巡視指導協調)。教師巡視、幫助、啟發、調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根據組內任務分配,各自完成自己的任務;組內交流,匯聚成果,準備交流材料。這個環節做中學,做中教,師巡視指導協調任務實施。
第七步是任務交流(各組展示成果,組間互動)。組織學生將各自的任務結果向全體同學展示交流,各組分別就自己的成果向全班同學呈現解說。這個環節是各組展示成果,組間互動。
第八步是任務評價(自評、互評、師評,肯定成績,指出不足)。組織學生對本次任務的完成過程進行評價。學生分別對自己、對小組、對他人進行評價,實現自評、互評、師評。肯定成績,指出不足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第九步是課業總結(對任務中遇到的知識點、對完成任務過程中體現出的綜合能力的運用進行總結)
四、引入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注意事項
引入任務驅動教學法進行技能教學效果不錯,但有一些問題需注意和改進:(1)教學進度不易把握。任務驅動教學法的課堂更為開放,但這一“放”就不好“收”,每一組的探究程度和進度教師很難把握,實訓結束時,有的組提前完成,可有的組只能草草“收兵”,影響效果。以后需采取一些措施,要既能保證探究效果,又不影響進度。(2)課堂管理待改進。探究性學習法的課堂更為“活”了,這也導致個別學生干擾他人。對此還要想些辦法,采取措施在行動上約束學生,最好能使學生都“忙”起來。(3)評價上有困難。傳統教學強調“單打獨斗”,學生表現很容易掌控。但采取任務驅動教學法,可能有個別學生濫竽充數、混水摸魚,給教師造成形勢一片大好的錯覺,影響到教學效果。
總之,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的教與學的結構,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除了具有輔導者、引導者的身份外,不具備其他任何權威。在這一模式下,學生將可能通過計算機網絡隨時獲取幫助,并隨時成為“教師”。這種教學方式全面應用到技能教學相信只是一個時間上的問題,它將完全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使因材施教真正落到實處,讓每個學習者將學習當作一種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