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建峰
摘 要:現如今,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國房屋建筑市場在逐步向規范性、完善性方向進行轉變,房屋建筑施工技術日益完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建設單位,為了能夠全面提升施工質量,解決施工技術問題,各個施工建設環節的工作人員就要做好自身本職工作,準確落實施工標準要求,在保證施工安全的基礎上,使多種不同功能作用的施工技術充分發揮作用。
關鍵詞:建筑工程;房屋;施工技術
引 言
相較于傳統房屋施工,房屋建筑在施工的過程中,無論是在技術的應用還是整個施工過程,都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因此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應對所應用的施工技術進行深入分析,提高重視程度,并就使用的主要技術進行深入分析與思考,在保證房屋建筑施工質量的同時,也為整個建筑行業后續的健康發展做鋪墊。
一、房屋建筑施工技術管理的意義
建筑施工技術管理貫穿于建筑施工全過程。從房屋建設項目的確定到合同的簽訂,再到項目的竣工驗收,都需要有效的施工技術管理。另外,住房建設規模越來越大,導致施工技術管理的復雜性越來越高。在建筑施工技術管理過程中,涉及多種施工技術和各種施工程序。要充分發揮施工技術管理的作用,需要交叉、綜合運用。在建筑施工技術管理過程中,除了開展有效的質量驗收工作外,還應開展有效的施工人員組織管理工作,以保證設計準備和圖紙審核的順利有序開展。除此之外,還需要對施工過程中對使用的機械設備的具體情況以及相關的技術資料和技術標準等有充分了解和掌握,確保施工技術管理的最終效果。房屋建筑的技術管理將對房屋建筑企業的實際收入產生一定的影響,因為建筑技術管理的水平將直接影響到房屋建筑工程的造價、施工進度和施工質量。如果房屋建筑的施工技術管理水平低,就會導致建筑成本的增加,并可能影響房屋建筑的最終施工質量。不僅會影響房建企業的經濟效益,甚至可能對房建企業的聲譽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房建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需要根據不同的房屋建筑類型綜合考慮人員因素、施工環境因素以及施工條件因素等,提高施工技術管理工作的效率以及水平。這樣才能夠保證施工質量,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術要點
(一)混凝土澆筑技術要點
為使建筑工件材料、預定構建形體能夠有效實現,需在建筑工程中將混凝土澆筑到固化建筑模型中進行塑化,因此混凝土已成為現代房屋建筑工程重要的施工原料。目前,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包括澆筑前施工準備、澆筑施工環節與澆筑施工后的養護工作,如混凝土攪拌、運輸、撮搗等。在施工準備環節,其要點是檢查模板、鋼筋、頂埋件等混凝土層段相關要素是否妥善安裝且滿足施工標準。在澆筑施工環節應做到以下三個方面:(1)檢查砂石、水泥等施工材料的質量以及用量是否嚴格執行配比,磅秤標準是否合規,使用時是否按照沙子、水泥、石灰的順序依次倒入容器中并攪拌,一旦發現問題要及時整改,如發現各組分不滿足要求則要及時調整材料用量及比例。(2)注意分段、分層開展澆筑工作,且保證混凝土泵持續工作,避免因混凝土泵停歇發生離析問題。(3)根據混凝土材料特點、工藝以及溫差等因素采取相應的澆筑養護措施,如澆筑時降低溫差等措施。澆筑初期由于混凝土中的水泥不斷升溫并散發熱量,導致混凝土內部由于溫度上升出現膨脹現象,表面產生水蒸氣。在澆筑后混凝土溫度逐漸降低至與周圍空氣平衡,內部出現收縮,表面出現由水蒸氣凝結造成的沁水現象。由于前后工序造成的溫差,在混凝土內部形成易造成裂縫現象的拉力。
(二)鋼筋施工技術
從簡單意義上分析鋼筋安裝工作,主要就是根據建筑物的墻、梁、板等多個不同承重部位的要求對鋼筋進行組合等。嚴格管控剛進場的鋼筋。鋼筋在進入到房屋建筑施工現場的過程中,要嚴格按照施工圖紙和鋼筋施工技術規范的內容,對鋼筋的型號、規模以及重量等多項因素進行檢驗和管理,之后還要將其送到國家權威的檢測機構,對鋼筋的實際抗壓、抗拉以及重量偏差等項目進行檢驗,并要對最終檢查結果進行分析,準確判斷其是否滿足房屋工程施工新要求。如果在對鋼筋結果進行分析之后,發現鋼筋質量以及其他因素沒有達到標準要求,其將不能運輸到施工現場進行鋼筋施工。在開展鋼筋施工建設工作期間,還要對鋼筋加工、安裝狀況進行詳細檢驗。鋼筋在進入施工現場之后,要以施工圖紙中實際顯示的形狀、尺寸、數量等數據為依據,準確落實備料等工作。在實際開展該項工作之前,要對鋼筋的連接方式、設計規定等內容進行詳細分析,進而準確計算出錨固的長度和鋼筋保護層的厚度,從而進行加工。
(三)基坑支護技術
放坡開挖是常見的基坑支護技術,由于經濟成本較低,使得其成為了主流的建筑施工技術,但其本身也存在著明顯的應用缺陷,最為重要的是建筑的基坑深度通常在3米左右,因此若是有特殊的基坑深度需求還需謹慎考慮。為了保證施工安全性,應結合周圍的施工環境,選擇配套的基坑支護技術,設置的基坑技術指標應與設計標準相對應,做好對應的防護措施,以避免坍塌現象的出現。施工所在位置的土壤條件以及地下水分布因素與基坑的大小以及深度有著密切關系,因此具體使用鉆孔灌注樁支護技術還是沖孔灌注樁支護技術,需要技術人員結合施工周期以及具體的工藝要求等選擇合適的基坑支護技術。
(四)建筑框架施工技術
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建筑框架主要為梁、板柱等結構,此次結構施工期間需使用支架模板技術。當前常用于建筑框架施工中的模板主要為木模板,為從根本上節省施工成本,往往對此木模板進行回收周轉使用,部分模板變形嚴重,導致梁體、柱體等結構也會發生不同程度的變形,嚴重影響到了房屋建筑工程整體施工質量。為進一步提升建筑框架施工水平,相關管理部門需從以下方面入手:(1)對混凝土澆筑模塊材料進行嚴格檢查,及時更換變形或受損嚴重的木模板。(2)注重檢查模板支架的搭接穩定性,對模板支架搭接的牢固性進行檢驗,及時解決模板支架不牢固問題,從根本上保障房屋建筑工程整體施工質量。(3)對支架模板拆除時間進行嚴格管控,結合支架搭接順序,制定出更加有效的拆除方案,確保支架拆除工作能滿足工程整體施工要求。
結 語
綜上所述,在經濟全球化如此盛行的背景下,我國的經濟速度也得以加快。同時,人們對房屋建筑的要求也愈發多樣化,而對于市場需求,則建筑行業也要持續對自身理念知識以及專業技術等,進行創新改變。房屋建筑不僅與國民經濟掛鉤,更重要的是與人民人身安全以及財產安全息息相關。由此可見,房屋建筑施工技術與現場的施工管理作用十分突出。這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作用,并且缺一不可。只有將二者關系協調好,使其共同進步發展,才能進一步促進我國建筑行業不斷進步。
參考文獻
[1] 何剛強.房屋建筑工程標準施工技術和現場施工管理剖析[J].中國標準化,2018(18):135-136.
[2] 宋亞輝.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及現場施工管理[J].中國建筑裝飾裝修,2018(2):77.
[3] 王守一.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及其現場施工管理分析[J].住宅與房地產,2019(25):138.
[4] 李金林.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及其現場施工管理探析[J].中國住宅設施,2019(8):97-98.
[5] 劉俊杰.高層房屋建筑工程技術管理的要點[J].工程技術研究,2019,4(12):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