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桂玲 張敏真 王敬 溫梅琴 歐陽嘉雯
摘 要 創新創業教育是推進教學革新、提升育人質量的重要舉措,深化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路徑研究,對推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與培養創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明晰兩者間的內在聯系和外在困境,揭示了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中地方高校自身局限、課程體系、師資隊伍、學生意識等方面存在的挑戰,提出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機融合路徑,為構建科學合理、具有地方特色的雙創教育模式提供思路。
關鍵詞 地方高校 創新創業教育 專業教育 有機融合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20.12.007
Abstrac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promote teaching innovatio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Deepening the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path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 By clarifying the internal relations and external difficulties between the two, this paper reveals the challenges in the integr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urriculum system, teaching staff, student awareness, etc., and puts forward the path of the integr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o as to provide idea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mode of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education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Keywords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organic integration
當前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已經進入提高質量、發展內涵的新階段,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路徑研究,是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迫切需要,對推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促進高校畢業生更高質量創業就業具有重要意義。對資源條件欠缺、區位優勢不明顯的地方高校而言,實施地方高校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更是一項復雜工程,如何破解地方高校教學資源、師資隊伍、生源構成、外部支持等現實問題,實現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效融合,是亟待探討的問題。
1 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內在聯系
(1)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價值取向一致。創新創業教育始于20世紀40年代美國,不斷發展和形成的新型教育理念和模式,目標是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的意識、精神、心理品質及相關的知識、技能和能力。專業教育是傳統教育中通過專業知識的系統學習和配套的實踐訓練,形成以專業理論課和專業實踐課等系統課程為主體的教育體系。[1]從培養目標人群、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分析,專業教育主要為社會培養具有專業技術的高素質人才,適應社會對專業型人才的需要,而創新創業教育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培養具有競爭力的綜合型人才,從而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從本質上來說,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同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成分,其價值取向同根同源,全面提升育人質量是兩者最根本的價值追求。創新創業教育有利于推進高等教育的綜合改革,是高等教育的一種形態,不是分隔外生的,其以提升育人質量的價值取向必然與專業教育價值取向保持一致。
(2)創新創業教育扎根于專業教育,推動專業教育創新發展。專業教育是高等教育乃至創新創業教育的基礎,創新創業教育是專業教育改革創新的動力源泉,兩者相互依存、相互促進。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的發展,國際經濟競爭乃至綜合國力競爭,取決于這個國家的創新能力,而人才是創新的第一資源,創新創業教育理念隨之誕生。創新創業教育不是自成的新體系,始終面向專業特點、面向社會、面向經濟發展,專業教育夯實創新創業教育基礎,完善雙創教育體系,推動創新創業教育專業化、深層次發展。專創融合在一定程度上使專業教育的單一性得到改善,專業課程多樣化發展,激發學生的專業學習興趣,引領專業教育改革創新。它不是游離于專業教育之外的新板塊,它是新時代對專業教育的要求,[2]使之更適應新時代教育事業的發展。
2 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的困難和挑戰
(1)地方高校區位優勢不足,雙創教育起步較晚。創新創業教育成為專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新方向的切入點,一方面得益于其深化專業教育教學課程,更新教學模式。另一方面源于教師資源的整合與建設,創新創業實踐平臺的增多。由于地方高校自身局限性,在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專業教育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難和挑戰。第一,地方高校區域位置較偏遠,經濟發展較落后,存在創新創業課程的教學資源短缺、師資隊伍較薄弱、實踐平臺短缺等問題。第二,地方高校在推進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往往起步晚。大部分地方高校是從21世紀初才從學科設置單一的專科院校升級為復合型的本科院校,[3]專業課程設置尚不完善,對于新興的創新創業教育的價值認識不足、重視不夠,發展自然落后于其他高校。
(2)課程設置相對單一,師資隊伍較薄弱。課程是專創融合教育最直接的載體,也是發展的關鍵。雙創教育、專業教育課程設置,看似獨立,其實有著內在聯系。許多地方高校應教育部要求,開設了雙創類課程,但缺乏系統設置和融合,開展形式除了必修的一兩門創業通識課,其他都是雜亂未統的選修課,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仍有“兩張皮”的問題,還存在流于形式、空無內容的尷尬境況,學生參與缺乏主動性、滿意度和有效度。
師資力量是制約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發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創新創業教育相較其他課程發展較晚,且具有較強的專業實踐性,短時間內組建具有創新創業素質的專業型師資隊伍存在很大的困難。一方面部分專業教師理論水平高,但缺乏創新創業經驗和成果,且存在科研壓力,在創新創業教育的積極性有待提升。另一方面部分創新創業學院師資和校外引進創業專家,創業實踐經驗豐富,但專業理論相對欠缺,對學生創新創業的指導缺乏專業性,在專業課程的傳授中也未能融入創新創業教育。
(3) 專創氛圍不足,學生意識淡薄。良好的創新創業文化氛圍與專業教育是分不開的。有了專業教育實踐活動的基礎,才能組織學生參與相關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業素質和創新創業精神。[4]創新創業的專業氣氛能讓學生在學習中享受到專業技能與創新實踐兩者疊加的快樂,從而激發創新創業興趣,在專業學習中以興趣為驅使動力,才能保證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專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性。然而,目前高校專業教育占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地方高校雙創教育或淪為專業教育的“配菜”,或成為創新創業競賽的工具,缺乏真正實現專創融合的環境氛圍,只是選修幾門創新創業相關課程、舉辦一些競賽活動、開展一些講座,并沒讓學生在創新創業過程中感受到專業氣氛的熏陶,達到潛移默化提高學生創新創業思維能力的效果,導致大部分學生缺乏創新創業意識和精神,缺乏創業的自覺和行動,高校畢業生實際創業成功率較低。
3 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路徑研究
(1)政企校三方聯動,推進協同創新。統籌校內外政策扶持,形成“政產學研”聯動的協同培養效應。“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浪潮下,高校應做好頂層設計,借助政府配套政策,爭取場地、資金補貼、稅務、科技企業專項等方面的支持,加快完善雙創實踐平臺。引企入校,積極與當地企業、校友企業、創投機構及相關科技服務機構合作,聯合企業資源進行專業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形成企業與地方高校協同創新格局,推進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的縱深發展。政企校三方聯動為大學生專創融合實踐教育搭建平臺,保障學生創業創新成果有效孵化產出,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強大支持和保障。
(2)健全專創融合的教育生態體系。在高等教育普及的環境下,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本科院校承擔著共同的使命和不同的擔當。地方高校如何破除教學資源問題、完善教育生態體系,是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專業教育路徑探究中至關重要的一環。第一,更新教育理念,完善人才培養模式。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地方高校要與時俱進更新理念,從單一傳統的專業教育為主,轉變為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入專業教育,兩者并行的復合型理念,根據不同學科特點,將雙創教育納入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實現有效的頂層設計。第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完善課程體系。促進教師的發展就是保障學生的質量,采取“培育+引進”的模式,以校內選拔培育為主,校外引進為輔,以校級激勵機制為保障鼓勵優秀教師參與創新創業教育,進一步完善“理論課堂+課外實踐”的雙課堂模式,分層次、分專業將雙創教育有機融合到不同學科的專業教育體系之中,不斷提升專創融合的師資力量和課堂質量。第三,完善科學的創新創業型專業教育管理體系。高校要精心統籌,成立學校、部門、學院不同層級的創新創業教育領導工作機構,負責頂層設計和統籌安排,根據目標出臺并完善配套的制度、管理辦法、考評激勵機制等。另外,在財力、人力上要加強保障措施,形成科學高效的管理機制,建立健全創新創業型專業教育生態體系,完善保障措施,保證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相融合的應用型人才培養落實到位。
(3)協同育人營造良好專創融合氛圍。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開展第九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深化教育改革,推進素質教育,創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努力形成有利于創新人才成長的育人環境。”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有助于激發學生靈感,迸發創新思維。地方高校要結合辦學定位和培養目標,因地制宜制定可持續、易操作的專創融合教育模式,在人力、財力、資源、制度等方面積極推動融合發展,有效促進“校-院-社團”相關部門、師生協同育人,不同學科專業教師互通合作,打造標桿項目、標桿金課、模范團隊等,以點帶面,輻射影響;積極推動校地、校企合作平臺,拓展學生就業創業實訓基地,孵化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大力推進和宣傳創新創新競賽,共同營造協同育人的良好氛圍,推進大學教育與社會服務的有機結合,實現地方高校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根本任務,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項目基金:1、2019年廣東省普通高校青年創新人才類項目(2019WQNCX115)(2019WQNCX113)。2、2019年嘉應學院科研項目一般項目(2019SKY03)
參考文獻
[1] 黃兆信.論高校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J].教育研究,2013(12):59-67.
[2] 陳奎慶,毛偉,袁志華.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的模式及實現路徑[J].中國高等教育,2014(22):48-50.
[3] 黎瓊鋒,吳郭泉.地方本科院校創新創業教育三問[J].中國高校科技,2019(07):4-8.
[4] 劉桂香,馬長世.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機制探索[J].教育與職業,2017(20):7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