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賡 南開大學經濟學院
我國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的發展經歷了萌芽期、成長期、成熟期以及穩定期等多個階段,當前已經形成了相對較為穩定的發展體系。對于商業銀行來說,信用卡是其重要的盈利來源,但是在信用卡業務開展中也面臨著很多危機,如何對這些危機進行化解,提升信用卡業務的發展成效成為了很多商業銀行亟待思考的問題。要想有效化解商業銀行信用卡風險不僅要加強對信用卡的管理,完善管理體系,而且還要對消費者加強教育和引導,提升消費者對信用卡的認識與理解。
X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是在1987年成立的,業務類型較為全面,總體業務有兩種,即公司業務和個人業務。從成立以來,X銀行就快速發展起來,為了進一步提升自身的發展成效,從1990年開始,公司領導決定提升對信用卡業務的拓展力度,并與多個業務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如信用卡購貨業務、信用卡取現業務等,推動了X銀行信用卡類型的豐富,如開發出了公務卡、學生卡、萬事達卡、VISA卡等。在該年,X銀行為25家分行下發了信用卡業務權利,信用卡有關的業務兌付金額為2.5億元人民幣。在后來的發展中,X銀行不斷提升對信用卡業務的開發力度,到2013年為止,其信用卡業務取得較大突破,累計發行的信用卡達到了500萬張,在這一年銀行領導開始著手開展信用卡磁條卡換芯片卡活動。
在2017年該銀行信用卡有效活躍賬戶比率達到了46%,與上一年相比增加四個百分點,活躍賬戶絕對數量也不斷提升,但同時客戶棄卡現象也更為嚴重,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在于競爭方搶占客戶資源。為了提升競爭力,很多商業銀行開始搶占客戶,在激烈的競爭下重復營銷情況不斷嚴重,各種信用卡的功能出現了重疊。且X銀行在發放過信用卡之后,不注重對客戶的跟蹤和了解,難以滿足重點客戶的發展需求,導致很多客戶被同行“挖走”。
通過對X銀行近年來的數據信息進行分析發現,在2018年該銀行在信用卡業務上出現了378起風險事件,牽扯到的資金規模達到7 000余萬元,對這些風險事件進行深入分析發現,其主要產生原因在于虛假材料申請、內部工作者違規操作兩個方面。因為沒有做好內部管理,現有的規章制度不夠健全和完善,所以導致X銀行面臨較大的信用卡風險,這也說明加強信用卡風險管理的重要性。
X商業銀行不斷拓寬自身的信用卡業務領域,在信用卡管理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因為諸多原因的影響,也面臨著較大的信用卡風險。比如,內部員工為了完成業績而存在道德風險,出現欺詐辦卡的行為。某互聯網服務公司提供欺詐代辦信用卡的業務,X銀行部分職工參與其中,借助于國家政策漏洞以及監管缺失等進行欺詐辦卡,導致銀行受到了諸多經濟損失。后來參與職工被清退,互聯網公司被查處,但X銀行的損失難以及時追回,面臨著諸多損失。再比如,不法分子借助于人工審查有關的漏洞頂辦信用卡的現象也在X銀行發生過。由陳某、徐某等共同組成的詐騙團伙,對部分人員的身份證進行了盜取,并利用這些身份證件在X銀行冒名辦理了二十張信用卡,然后采用轉賣、透支等形式取得非法收益,也給銀行帶來了較大的損失。這些事件的存在都反映出X銀行對信用卡管理還存在不足,亟待進一步提升對信用卡管理的有效性。可以將X商業銀行信用卡風險管理問題產生的原因總結為如下幾個:
在X銀行信用卡審批過程中,審批人員存在較強的主觀因素,比如在對申請人信息進行初審的時候,一線人員通常難以準確判斷其證件的一致性,而在后續審批時,因為不能再次親見,所以難以對信息進行詳細復審,只能依據有關的規章制度做出流程性審批,也難以詳細探究申請人的具體情況,并對其所提供的信息進行辨別,這就為風險產生留下了契機。因為審批流程不完善,人為主觀判斷占據了較大的比重,所以很容易導致X銀行信用卡風險的增加。
整體來看,X銀行信用卡業務審批者普遍存在不專業的現象,特別是一線人員更是存在業務能力欠缺的問題,很多工作者為了完成業績而主觀上更傾向于通過多種途徑幫助客戶審批成功,并不考慮風險有關的問題。而對于信用卡業務來說,其與其它的業務并不相同,前端風險管理是整個風險管理的核心,受制于這種情況,很難取得良好的前端管理效果。由于業績與風險之間相互矛盾,一線人員缺乏風險意識,且與審核者之間沒有做好崗位隔離,導致X銀行失去了前端審核的有效性。而后端風險管理又缺乏完善的資料信息,所以加劇了風險的產生,銀行不良貸款不斷增多。
當前X銀行在對信用卡客戶管理的時候大都采用的是靜態管理形式,并沒有構建科學的動態管理體系,沒有構建完善的信用卡客戶數據信息庫,而特約商戶、持卡人等都在不斷變化,比如收入情況變化、工作狀態變化等,也導致其風險不斷增加。比如,該銀行對信用卡客戶提額、停用等沒有做到關注和跟蹤,且沒有及時反饋特約商戶的營業變化情況,在其客戶名單中有公司運營失敗而繼續享受高額度的情況,加劇了銀行不良貸款率,同時也有一些企業高管額度一直處于起初的30 000元上。
X商業銀行信用卡風險所面臨的問題,及風險成因具有普遍性特征,并非其一家銀行存在這些問題,我國大部分商業銀行在信用卡風險管理上都存在這些問題,通過對X銀行信用卡風險管理有關的內容進行分析,制定解決措施,也可為其它商業銀行提供參考的價值。
X商業銀行必須要對自身現有的信用卡審批流程進行健全和完善,要重視前端管理,提升對客戶信息的搜集和審核力度,將風險控制在前端。這就必須要提升對客戶證件的一致性審核水平。在審核個人用戶信用卡的時候,必須要做到親見客戶本人、親見其簽字、親見其證件,一線營銷者應當陪同客戶到發卡行辦理有關工作,與風險主管共同深刻證件信息,明確每個人的職責。同時,還要根據現有情況對審批流程進行改革和優化,比如要提升營銷端與風控端的融合,網點要與信用卡中心合作構建統一科學的管理機制,對每一個步驟的工作進行完善,做好審核原則、審核標準等的建設,切實講責任落實到崗。另外,還要提升風險審核人員的黏性,對后備人員進行科學培訓,降低因為崗位變化而出現審核漏洞的情況。
商業銀行信用卡工作人員的責任心以及綜合素質也會對商業銀行產生重要影響,要想降低商業銀行信用卡風險,必須要注重對工作人員的教育,促進其綜合素質與責任心的提升。第一,商業銀行要定期對自身的信用卡業務者開展培訓,主要將培訓內容定位在風險管理、責任劃分等方面,使業務人員通過系統培訓和思考,明白風險管理的重要性,不會為了一時的業績而忽視風險,造成大錯;第二,要科學劃分業績標準。在傳統模式下,很多商業銀行都會為信用卡工作者劃分目標任務,比如規定每個月必須要完成多少個辦卡業務,這樣會導致營銷人員為了達到目標而采取各種手段鼓勵客戶辦卡,并不考慮辦卡以后客戶是否會正常使用,或者會降低對客戶信息審核的主觀性。對此要進行改革,比如可以在要求辦卡數量的同時,對辦卡質量提升關注度,鼓勵營銷人員關注客戶辦卡以后的運用情況,并根據客戶的誠信情況、對信用卡的運用情況等為其發放有關的獎勵;第三,鼓勵營銷人員參與到客戶貸后管理過程中。因為營銷人員通常對客戶的情況最為了解,并且很多人員會保留著客戶的聯系方式,所以銀行可以將他們納入到貸后管理過程中,構建風險監督體系或者反饋機制等,根據具體的反饋情況為營銷人員發放獎勵,激發其貸后管理的積極性,更好地幫助銀行降低信用卡風險。
對客戶進行動態化管理,不僅能夠幫助銀行更深入地了解客戶發展情況,及時找出信用卡業務中面臨的風險,降低損失,而且還能夠通過深入了解客戶需求找出重新開發客戶的切入點,對客戶的潛在潛力進行挖掘,實現銀行收益的最大化。銀行要對信用卡客戶劃分類別,分為優質客戶、中等客戶和低端客戶三個類別,對于低端客戶來說,銀行要及時監控其發展情況,了解這類客戶是否存在違約風險等,如果存在風險隱患,要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解決,對于中等客戶和優質客戶來說,也要進行監管,但是可以適當拉長監管間隔,如每半年對客戶的還款情況、消費情況等進行檢測,并根據檢測結果做出額度提升的決定。另外,還要運用新手段和新方式對客戶的信息進行匯總,如對優質客戶進行進一步開發,了解其在其它方面的需求,比如理財產品方面的需求,根據具體信息為其推送有關的理財產品,進一步對其潛力進行開發,促進銀行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當前我國商業銀行信用卡風險管理還面臨著諸多不足,這些風險導致商業銀行面臨著較大的損失,因此在新時代下,必須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提升對信用卡風險管理的重視度,并構建科學的風險管理體系。文章以X商業銀行為例進行分析,找出其信用卡風險的同時,提出對應的完善措施,希望能夠為相關人員提供一些參考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