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河孝
(甘肅省蘭州市永登縣苦水中學,甘肅蘭州 730304 )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深入,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越來越受關注。很多中學在校園積極開展課外閱讀活動,甚至在課堂教學中專門抽出時間進行課外閱讀指導,為的就是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課外閱讀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
它主要有三個方面,這里做相關說明。
第一,一般來說,很多家庭的課外書籍并不多,即使有,質量也不高。并且,我國大多數家庭缺少閱讀的習慣,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使用手機閱讀,這也讓書本閱讀變得越來越小眾化。家庭是學生的第一課堂,要想使學生在初中這個最佳閱讀期順暢地學會閱讀,就需要家庭有良好的閱讀氛圍,家長要起好帶頭作用。
第二,家庭閱讀資金投入不足的問題,這主要受家庭閱讀觀念和認識的影響。高希均先生在《構建一個干凈社會》一書中講道:他將家的酒柜用書柜來替代,并且傳統的餐桌也全部替代為書桌,將以前用來喝茶、散步、消遣的時光用來看書。此外,由于受到農村經濟條件的制約,農村地區的家庭對閱讀時間和資金投入嚴重不足。
第三,家庭文化背景差異。一般來說,一個人的文化程度將會影響其對閱讀的看法。很多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更加重視對孩子閱讀能力的培養,并且在平時的交流、興趣上都會給孩子較大的引導,讓他們從小養成閱讀的習慣。對于我國農村地區而言,受條件、文化、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好多人并不關注閱讀,甚至在語言、活動以及認知上對閱讀都認識不足。這對學生的影響很小,很難促進學生養成閱讀課外書的習慣。此外,農村地區受經濟條件限制較大,這些因素也導致學生在家庭中缺乏優良的閱讀環境。
學校課外閱讀管理中也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學校和教師對學生的課外閱讀并不重視,并且在相關制度上缺乏有效的管理。很多學校跟教師都將重心集中于教學任務以及課時安排上,而對課外閱讀并不用心,甚至沒有認識到課外閱讀對學生發展的重要性,缺乏有力的引導及必要的鼓勵。農村地區的學生仍舊處于閱讀困難、資源匱乏的狀態,素質拓展提升困難重重。
其次,校內課外閱讀的硬件條件不足也是導致課外閱讀難以推廣的重要因素。學校的課外閱讀環境有硬環境跟軟環境的分別。一般來說,學校的閱讀環境涉及學校的閱覽室以及圖書館等場所,這些都屬于硬件環境。軟件環境主要涉及學校和教師對學生課外閱讀的具體指導狀況[1]。農村地區還遠遠達不到相應的指標要求,缺乏良好的閱讀氛圍。
再次,課外閱讀沒有目標,沒有良好的閱讀方法以及習慣。一般來說,學生看什么書,適合閱讀什么書,都是有相關要求的。并且,閱讀課外書不僅需要看,還需要理解,明白其中的內涵,并能夠對閱讀產生一定的思考,注重消化與吸收。不過,就目前來看,我國初中生在閱讀方面缺乏恰當的閱讀方法,閱讀效率也不理想,尤其是在審美意識和鑒賞能力上還存在明顯的問題,對于書籍的甄選存在盲目性,不能針對性地選擇適合的書籍。
最后,學校課外閱讀資源陳舊,相關制度不健全。雖然這些年農村初中在硬件設施投入上已經有了很大進步,但是仍面臨諸多挑戰。學校圖書館缺乏有效的圖書管理條例,對于書籍的保管、分類、維護以及更新都存在滯后現象。另外,圖書館內書籍不全、陳舊也是一大問題,需要及時更新,并根據學生需求進行優化改進。
農村地區初中生的課外閱讀能力要想有實質性的提升,家庭、社會及學校都應加以重視,協同努力為學生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更新閱讀觀念,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相關策略如下。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其一舉一動將對學生產生極大的影響。所以,要想合理推動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就需要家庭做好帶頭作用,讓家長明白課外閱讀的重要性,轉變觀念,給學生創造更多的閱讀機會。學校教師可以在平時的家長會上給家長一些意見,讓其為孩子購置一些課外讀物,培養孩子的綜合能力。此外,父母也需要多多鼓勵學生閱讀、思考,并根據其需要購買相應的閱讀書籍,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
第一,校方管理需要創新。學校可以推薦或者提供一些符合學生年齡階段的課外讀物,并將這些課外讀物納入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或者根據學生的教學要求,做相應的調整,在學校開展專門的課外閱讀課程。尤其是在語文課堂中,教師在開展課外閱讀的同時結合教學要求,讓學生閱讀完書籍后寫相應的閱讀感想或者思考相關問題等,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第二,對學生的閱讀時間做合理規劃,并推進班級閱讀。學校是傳授學生知識的重要場所,也是學生課外閱讀的首要場所,因此校園要充滿閱讀的氛圍。學校應該提高課外閱讀管理效率,認識到閱讀對學生的重要性,不斷地優化相關管理制度,積極安排和創造必要的資源,為初中生的課外閱讀提供保障。所以,學校需要做到:保障學生具有一定的閱讀時間,能夠增加閱讀量;強化課外閱讀建設,如及時更新書庫、優化圖書館管理制度等,為學生提供良好的閱讀環境。此外,學校也可積極組織課外閱讀活動,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以此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第三,教師要做好課外閱讀的引導工作。教師是學生學習、成長的重要領路人,因此,要想學校具備良好的閱讀氛圍,就需要教師做好帶頭作用。教師在課堂中可以進行相應的引導。比如,上語文課時,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做一定的設計安排,并結合學生感興趣的課外閱讀內容,將課外閱讀與教學做有效聯系,引發學生思考、探索。另外,注意從初中生的年齡特點出發,靈活設置相關主題和有趣味的課程懸念,引發初中生的課外閱讀興趣。
初中生所接觸的社會環境較窄,大多僅限于社區環境,因此,要提高社區閱讀質量。在新形勢、新環境下,積極在社區環境內建立良好的社區閱覽室。另外,需要建立三個維度的讀書理念。
首先,防止閱讀功利化,發揮閱讀所具備的人文精神。
其次,通過課外閱讀形成社會文化,提升全民素質。讀書對社會文化的提升作用顯而易見。社會文化本身就是一種精神力量,讀書既可以學習知識,也是提升自我能力的方式之一。
最后,建立良好的長期閱讀機制,并在社會推廣,為學生推薦相應的書籍等。
綜上所述,中學生不僅僅需要學習理論知識,也需要強化對課外書籍的閱讀,這樣才有利于其綜合發展,提升學習效果。
課外閱讀在促進初中生語文學習方面非常重要,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還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對于農村初中來說,圖書資源較為缺乏,家長的教育觀念比較滯后,學生的課外閱讀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應該采取相應的指導策略,加強農村初中生的課外閱讀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