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布拉
(內蒙古通遼市庫倫旗茫汗蘇木中心校 內蒙古 通遼 028200)
小學是學習數學的基礎階段,數學學科學習難度比較大,如果基礎打不好,會影響以后高年級的數學學習。在小學數學學習中,最關鍵的能力就是計算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使學生掌握計算方法和技巧,提高學生的計算水平。
1.1 基礎知識不扎實。在目前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學生存在著基礎知識不牢固的現象。基礎知識是一切數學活動得以開展的關鍵,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計算能力的前提是讓學生掌握好基礎知識,計算公式、運算法則、簡便算法以及常用的類型題都應該熟練的掌握。只有把這些基礎知識掌握了,才能在數學的學習中更好的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1]。
1.2 沒有好的計算習慣。在掌握了數學的基礎知識后,就可以運用知識來進行計算。這個時候最需要細心,但往往小學生都存在著粗心大意的毛病,題目剛看了一部分就開始在草稿紙上計算,算完一半才發現題目還有別的要求;在草紙上演算也是很隨意,老師講解時想看一下自己是怎么演算的,發現在草稿紙上已經找不到自己的解題思路了;做完題后不注意仔細檢查,有的學生形成固定的錯誤思維,總是重復犯同樣的錯誤。
計算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是學好數學學科的基礎,對于小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來說,它是一項必備的學習技能和生活技能。計算能力可以鍛煉學生的邏輯能力、推理能力和思維能力,對于數學學科來說,這些能力是以后開展更深層次學習的基礎。數學學科知識需要數學思維能力和推理能力才能掌握的。對于小學生以后的生活來說,邏輯能力、推理能力也同樣重要,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
3.1 扎實數學基礎知識,熟練掌握計算法則和定理。學生只有熟練掌握這些計算法則和定理后才知道如何開展計算,教師在傳授計算法則時要多舉實例,讓學生理解并掌握計算法則和定理,并學會把這些計算法則和定理運用到計算練習中去,并提高學生計算的準確性。比如:在小學數學人教版部編版二年級下冊《混合運算》的學習中,要注意結合實例,讓學生明白括號是用來改變運算順序的,有括號的時候,括號里的最先算,沒有括號的先做乘除再做加減,同級的運算按照從左向右的順序算。學生只有掌握了這些運算法則,才能在進行混合運算時準確無誤。
3.2 提高課堂趣味性,創設情境式計算。數學的學習是比較枯燥的,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課堂的教學中可以創設一些教學情境,把數學計算和故事情節或者生活中的事情聯系起來,讓學生對情境產生興趣,從而帶動學生積極的去完成計算[2]。比如,在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混合運算》的學習時,可以這樣舉例讓學生理解:小明有10個蘋果,他在家里給了爸爸一個蘋果,給了媽媽一個蘋果,帶著剩下的蘋果去了小紅家,小紅家包括小明在內共有4個小朋友,問每個小朋友可以得到幾個蘋果?在這里,小明家里就相當于小括號的作用,要先算括號里的,然后再算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的,(10-1-1)÷4=?在這里創設這樣一個情境,學生更容易去理解這個問題。
另外,在對運算法則和定理的學習時,也可以編一些順口溜或者兒歌,方便學生記憶。比如,還是以小學數學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混合運算》為例,在記憶運算法則時可以用這個運算順序歌:同級運算最好辦,從左到右依次算,兩級運算都出現,先算乘除后加減。遇到括號怎么辦,小括號里算在先,每算一步都檢查,又對又快喜心間。這樣可以幫助小學生更好的掌握這些運算法則。
3.3 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培養學生養成好的計算習慣,讓學生學會一看二想三計算,數學是一門嚴肅的學科,在解決數學問題時必須精準,因此,一定要從小養成學生仔細的學習習慣。首先,要把題目全部看完。每個運算符號和數據都要看好;然后對題目進行分析,確定需要使用的運算法則和定理;最后進行解題,書寫要工整,運算時要細心仔細;算完后要進行驗算,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3.4 熟能生巧,多加訓練,注意收集錯題。小學生的忘記力是很好,記東西很快,但是一段時間不用就容易忘記。所以,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對小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和提高還要多加訓練。設置多種多樣的內容和形式,讓學生經常練習,通過不斷的練習和糾錯,積累計算的經驗,掌握和運用計算技巧[3]。在練習過程中,注意收集學生們犯錯比較普便的問題,整理出錯題集,針對同類型的題目多加訓練,最終提高小學生的計算能力。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中,計算占比很大,教師要通過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扎實小學生的基礎知識,養成小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加強對計算的訓練,最終培養和提高小學生的計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