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肖吟
(河北省保定市蠡縣留史鎮周營村小學 河北 保定 071400)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創設數學情境,引導學生在數學情景和活動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教師運用高效的方法創設情境,也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小學生可以在情境感受中理解數學問題。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那么,如何創設小學數學教學情境,有以下幾點方法可供參考。
教師要創設能夠引導小學生思考探索、不斷實踐的數學情境,要使學生在情境中探求新知,善于思考,積極地和其他同學交流,使學生在探究中掌握數學知識。此外,教師還需要創設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情境。數學教師必須緊緊圍繞數學課本的具體內容創設情境,以此來實現自己制定的教學計劃。還有,教師創設的教學情境要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整體水平。不同年齡段的學生認知特點也不盡相同。因此,數學教師要善于觀察分析,歸納總結,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水平和特點等創設適合他們的教學情境,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幫助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以便他們掌握數學知識,提升綜合能力。小學生的思維模式以形象為主,數學教師要注意創設形象化、直觀性的情景,幫助學生去探索和思考。如果將概念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形象化,小學生會更容易接納、理解和思考。所以,數學教師創設的教學情境應當是豐富而有趣的,并可以促使學生由感性認知向理性思考轉化的。其次,數學教學情景的創設應該是形象的,能夠讓學生樂于接受,并可以引發他們主動探索的好奇心,理解并掌握數學知識。探究情境是十分有意義的教學情境。它能夠激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讓他們對學習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而會對數學問題積極思考和探究。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以課本的教學內容為主,創設有趣的,并能引發學生探索性的問題情境讓學生主動思考,再為他們提示解題思路。除此之外,數學教師應當創設大多數學生都能通過思考和合作探討解決問題的探究情境,要讓學生擁有挑戰難題后的成就感,從而增加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這樣不但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能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在數學教師精心設計的教學情景之中,幫助小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自主追求獲取新的知識。
數學與實際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數學教師要善于創設能夠使學生感到生活與數學同在的教學情景,從而增加學生與數學的親近感,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所以,數學教師在教學時要選用與小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的素材創設情境,讓學生產生對所學內容感到熟悉和親切的感受,進而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數學教師要多去了解學生們的生活,利用他們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興趣的事物創設數學教學情境。教師需要精心設計和數學有關的教學活動情景,為學生提供體驗和實踐的機會,使他們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同時在教師的幫助下,小學生還能夠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提升了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學數學教師要注重創設學生感興趣的情境,讓小學生認識到數學不僅僅是書本上抽象的概念、公式等。它還擁有更大的魅力可以幫助學生去解決問題。為了能讓學生學以致用,教師可以根據小學生的生活經驗創設讓他們感興趣的情境,并學會運用數學知識去分析和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當他們對教師創設的數學情景感興趣時,會產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和綜合能力。小學生十分喜歡做游戲。所以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可以創設一些與游戲有關的情境,把教學內容與游戲緊密聯系在一起,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效率。比如,在學習計算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搜集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圖片或者動畫等,利用這些素材設計動畫片里的情景讓學生練習計算。學生置身于數學教師設計的動畫游戲之中,感受到計算練習變得更加有趣味性。當他們對學習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時,就能夠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獲得數學知識和技能。因此,教師要先了解學生感興趣的生活內容,再學會創設學生與此相關的教學情境,將學生的興趣與數學的學習融合在一起,就能夠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總而言之,教師要善于觀察和了解學生的特點,然后根據數學教學內容創設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教師要學會創設探究情景引發學生思考。此外還要聯系生活,創設小學生感興趣的數學教學情景,不斷喚起學生對數學的求知欲,讓學生體驗到數學課堂的豐富多彩,并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主動探索更多和數學有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