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迎春 烏蘭察布市交通職業技術學校
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國家對高素質職業人才培養愈發重視,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要堅持走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職業人才,職業院校作為我國高素質職業人才培養基地之一,受到政府、教育部門重點關注。因此,職業院校在重視學生文化課程教學的同時,也應重視學生體育教學。現階段,在職業院校跳遠教學中,由于受到外界環境、跳遠技巧等多種因素影響,往往導致學生跳遠技巧掌握不熟練,跳遠教學成果不理想等問題頻發,嚴重影響職業院校體育教學質量。這就要求職業院校體育教師應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加強跳遠技巧訓練,提高職業院校體育教學水平,使學生朝著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方向發展。
跳遠是奧林匹克運動會規定項目之一,也是職業院校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具有技巧性強、連貫性強等特點。助跑、起跳、騰空及落地是跳遠技巧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助跑是跳遠訓練的重點。就目前情況而言,職業院校在跳遠教學中具有技巧不足等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就助跑技巧而言。一方面,踏板位置不準確。通常情況下,跳遠的起跳位置應以踏板位置為準,而職業院校體育教師在跳遠教學中并沒有嚴格按照踏板位置要求學生起跳,致使學生無法準確掌握助跑長度和起跳位置,進而影響職業院校學生跳遠助跑技巧掌握情況;另一方面,學生接近踏板時出現助跑減速等狀況。職業院校教師在傳授助跑技巧時雖然強調助跑后不應減速,但由于學生自身對跳遠的恐懼等心理,極易產生助跑減速等問題。第二,就起跳而言,蹬腳起跳并不規范。職業院校體育教師在跳遠教學中并沒有嚴格按照蹬腳起跳標準要求學生起跳,致使學生無法熟練掌握蹬腳起跳技巧。第三,就騰空而言,學生在騰空后由于身體前傾等因素,導致身體極易失去平衡,進而忘記跳遠訓練技巧,導致跳遠成績并不理想。第四,就落地而言,學生在跳遠時出現著急落地等心理,并在落地后無法控制其身體傾向,進而導致跳遠成績差,跳遠教學成果不理想。
學生心理變化是導致職業院校體育教學跳遠問題的重要因素之一。學生心理素質高低嚴重影響職業院校跳遠教學質量和學生自身跳遠技巧掌握情況。通常情況下,心理素質較好的學生在跳遠技巧訓練中能夠保持高度熱情,對助跑、起跳、騰空等技巧訓練并不會產生心理障礙與負面情緒,相反,心理素質較差的學生在跳遠技巧訓練前就對跳遠抱有恐懼、緊張等負面情緒,在技巧講解中無法集中注意力,在技巧訓練中也無法提起興趣,同時這類學生在實際跳遠中極易產生助跑減速、提前落地、身體不平衡等問題。因此,現階段,職業院校跳遠教學中存在學生心理變化導致跳遠技巧掌握不熟練、跳遠教學質量低等現象,應加以重視并提出科學的解決辦法。
現階段,職業院校跳遠教學場地往往選在體育場、操場等開放場地,開放場地對跳遠訓練會產生一定的外界環境影響。例:大風、炎熱、陰雨等天氣會對跳遠的助跑訓練產生嚴重阻礙,致使學生無法按照體育教師所傳授的跳遠技巧進行跳遠,嚴重降低學生對跳遠技巧的熟練程度,影響職業院校體育教學質量。
跳遠由助跑、起跳、騰空、落地四個連貫性動作組成,每個動作都有其專屬的訓練技巧[1],具體如下:
助跑訓練可劃分為兩部分,主要包括助跑起動姿勢訓練和助跑最后幾步訓練。(1)助跑起動姿勢訓練[2]。助跑起動姿勢是助跑訓練最重要的訓練內容,其決定著跳遠最終結果的穩定性與準確性。在實際訓練中,助跑起動姿勢訓練技巧分為兩種。一是學生身體保持靜止狀態,成立定姿勢,雙腿微微分開、屈膝,雙臂自然擺動助力,預擺動次數為2次,隨后兩腳用力。二是學生利用走步或跑步作為助力,在踏板處起跳。前者被稱為立定跳遠技巧訓練,該訓練方法具有動作幅度小、精準性高等特點;后者被稱為助跑跳遠技巧訓練,相較于前者訓練方式,后者訓練方式助跑更為自然,整個跳遠過程中學生機體更為放松,但由于學生是在運動過程中起跳,極易產生踏板位置掌握不準確等問題。(2)助跑最后幾步訓練。助跑最后幾步關系著學生整體跳遠成績,因此,在助跑最后幾步訓練時應強調以下幾點。第一,助跑最后幾步應保持高速移動狀態,嚴禁出現減速等情況。第二,助跑最后幾步重心應向前傾,嚴禁出現學生重心下降等情況。
起跳訓練可劃分為三階段訓練,主要包括上板階段訓練、緩沖階段訓練和伸蹬階段訓練。(1)上板階段訓練技巧[3]。上板起跳動作會直接影響學生騰空速度,應控制上板起跳前膝關節和大腿部位擺動幅度,在助跑最后一步時應壓低膝關節,降低大腿前擺幅度,利用大腿肌肉帶動小腿部位并下壓踏板,小腿與踏板之間的角度應控制正在60°-70°,若角度過小,易影響跳遠最終結果,若角度過大,易影響隨后的騰空速度。(2)緩沖階段訓練。緩沖階段的訓練重點是令學生掌握降低跳遠起跳制動力的具體方法。在跳遠緩沖階段及時改變學生身體重心,既能夠為后續騰空創造有利條件,又使學生取得良好的跳遠成果。在起跳緩沖階段訓練中,學生應控制膝蓋彎曲角度,使其>130°。(3)伸蹬階段訓練。伸蹬訓練過程中應將身體重心與垂直支撐面角度保持在3°-8°。通過伸蹬階段訓練可以充分拉伸學生的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使學生重心保持前傾狀態。值得注意的是,在伸蹬訓練過程中應注意對擺腿速度的把控,盡可能縮短起跳緩沖時間,加快擺腿速度,進而提高伸蹬訓練的有效性。
騰空訓練中的訓練重點是確保學生在騰空狀態下身體可以保持平衡[4]。在實際訓練過程中,學生應在起跳訓練結束后立即進入騰空狀態,此時,學生應大幅度屈膝,并使膝蓋向胸前靠攏。助跑訓練與起跳訓練所形成的動量矩,為騰空訓練奠定良好基礎,學生為確保跳遠過程中身體始終保持平衡,應積極完成抵制前懸,進而確保騰空狀態的有效性。
常規跳遠成績測量中是以跳遠者在沙坑內留下的最近點到起跳踏板之間的距離,這就表明運動員最終的落地點使跳遠成績的主要依據,因此,跳遠的落地訓練關乎著跳遠的最終成績[5]。在實際訓練中,學生應最大限度將兩腿前身,并增大雙腳與沙坑之間的著力點,避免出現后仰等狀況影響跳遠最終成績。學生在騰空后到落地前應保持身體平衡,落地前應最大限度抬高雙腿,兩臂后擺,雙腳腳尖前伸,待腳跟觸碰到沙坑后,應立刻將腳尖前傾,此時身體重心應向前。值得注意的是,學生落地后身體前傾或后仰是由屈膝角度、落地速度、身體重心等多因素決定的,在落地訓練中,學生跳遠相關系數應控制在-0.74、-0.78、-0.79之間,進而確保其落地訓練的有效性。
1.強化基礎訓練
助跑訓練與起跳訓練是跳遠的基礎訓練。就助跑訓練而言,為解決踏板位置不準確、學生助跑減速等情況,職業院校體育教師應嚴格按照踏板位置要求學生起跳,指導學生在助跑過程中應始終保持加速度[6]。就起跳訓練而言,職業院校體育教師應嚴格按照起跳訓練技巧標準要求學生。此外,職業院校體育教師應根據學生體能、跳遠技巧掌握熟練度等情況制定科學的跳遠基礎訓練方案,針對技巧掌握較快的學生,可逐漸增加訓練難度;針對技巧掌握較慢的學生,可增加基礎訓練次數,待其充分掌握跳遠基礎技巧后再增加難度。
2.科學劃分動作
跳遠是一種連貫性運動,是由助跑、起跳、騰空、落地四個連貫的動作組成的,職業院校體育教師在實際跳遠教學中,應依據訓練技巧科學劃分跳遠動作,分解跳遠過程,幫助學生掌握跳遠技巧,提高職業院校體育教學質量。以三級跳遠為例,教師可將跳遠動作分為助跑、一、二、三跳。在實際跳遠教學中,體育教師應開展分段教學。在助跑教學中,應嚴格按照助跑訓練技巧標準進行教學,根據三級跳特點調整教學方案。待助跑結束后,第一跳應要求其步伐大于助跑時步伐,并做好向第二跳的過度準備;第二跳與第三跳之間在保持第一跳距離的同時也要保證動作的連貫性。待分解教學結束后,教師應帶領學生進行連貫的跳遠教學,使學生能夠順利完成跳遠訓練,提高學生跳遠技巧熟練度。
3.合理分析錯誤并補救
學生在進行跳遠時不可避免會出現失誤等現象,這些失誤便是跳遠技巧掌握不熟練所導致的。因此,職業學校體育教師在實際跳遠教學過程中,應認真監督學生跳遠技巧訓練情況,及時發現學生在跳遠訓練中所存在的失誤,仔細分析失誤原因,并積極采取補救措施。例如:在三級跳跳遠過程中,學生由于助跑技巧掌握不熟練而導致第一跳所跳的長度和位置并不理想,進而影響后續的第二跳與第三跳,以至于學生跳遠成績不理想。此時教師應支出學生在助跑過程中出現的失誤,并分析助跑產生失誤的原因,在助跑訓練過程中增加平衡訓練、擺臂、擺步訓練等,幫助學生及時糾正錯誤的跳遠動作,使學生能夠熟練掌握跳遠技巧,保證跳遠動作的連貫性,提高跳遠技巧訓練的有效性。
職業院校跳遠教學中不僅要注重跳遠技巧訓練,還應重視對學生開展心理教學。因此,職業院校體育教師在跳遠教學中應融入心理訓練。常見的心理訓練方法包括視物法、干擾法、自我暗示法[7]。(1)視物法:教師將跳遠訓練技巧做成視頻并為學生播放,學生在觀看過后,教師要求學生閉眼并回憶視頻中的動作要領,帶領學生仔細分析跳遠技巧。視物法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跳遠技巧,提高起跳的準確性。(2)干擾法:為降低外界噪音等因素對學生的影響,教師在學生跳遠技巧訓練時可適當利用音樂等形式干擾學生,鍛煉學生注意力。(3)自我暗示法:教師可指導學生在助跑前在腦海中回憶動作要領,分析動作技巧,進而保證跳遠動作的連貫性。除此之外,針對易在跳遠過程中產生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的學生,體育教師應開展心理安撫工作,明確只要掌握正確的動作要領就不會產生身體損耗,消除學生的負面情緒,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
職業院校應重視外在環境對跳遠教學的影響,加大對跳遠場地的建設力度,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設立室內跳遠場所,避免大風、陰雨等天氣影響跳遠教學。此外,職業院校體育教學在重視跳遠技巧教學的同時還應重視跳遠器材運用,應購買輔助助跑等工具,為跳遠教學創造良好的外在條件,最大程度降低外在環境對職業院校跳遠教學的影響。
綜上所述,現階段職業院校體育教學中,跳遠教學仍存在一系列問題,易受到跳遠技巧,學生心理和外界環境等多種因素影響。通常情況下,跳遠技巧訓練可分為助跑訓練、起跳訓練、騰空訓練和落地訓練。這些訓練可有效幫助學生掌握跳遠技巧,提高學生跳遠成績。因此,職業院校體育教師在實際跳遠教學中,應嚴格按照跳遠訓練技巧實施教學,并注重對學生的心理訓練。此外,職業院校應重視外界環境為跳遠教學所帶來的影響,加大對跳遠輔助器材、跳遠場地等資金投入,為跳遠教學創造良好的外在條件。通過上述手段,有利于提高職業院校體育教學中跳遠教學質量,提高學生跳遠技巧熟練度,提升學生跳遠成績,促使學生朝著德智體美勞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