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達 貴州省六盤水市第六中學
體育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性學科,學生學習體育能夠獲得基礎知識的同時,也能夠增強體質。重視初中生的體育鍛煉,能夠從一定程度上釋放學生的學習壓力,使學生有良好的心理健康,能夠生動活潑的成長。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深入,提高教學質量是每一位教師所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怎樣改變初中體育教學的應試模式,將更多的理論引進到初中體育教學中,文章結合實踐就模塊教學的概念梳理、價值分析,以及在中學開展模塊教學提出了針對性的建議,對新課標下體育模塊教學在水平四階段中的實踐與應用進行探討。
模塊教學,將學生的體育學習需求合理劃分為不同的板塊。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圍繞相關模塊開展體育教學工作,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合適的體育學習項目,尊重學生體育學習的現實需求,實現體育教學的個性化。另外,在一個完整的體育模塊體系中,也應由完整且相互獨立的內容組成。體育教師在模塊教學中主要起到的是協調、溝通和組織的作用,尊重學生差異,發揮模塊教學的真正價值。體育模塊教學的現實價值體現在:對中學體育教材采用主題單元教學形式做整體設計,不僅體現了模塊教學具有的整體性、階段性、均衡性、連續性等特點,而且整體設計出的主題單元計劃吻合新課程的理念和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在重視體育項目知識學習的同時,注重動作技術技能的掌握,學生的個體得到了很好的發展。
新時期應加快初中育人方式的改革,積極推進模塊教學,開發模塊校本課程,實現體育教學的全面改革。經教育部批準,各學校在執行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同時,應重視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結合本校的傳統和優勢、學生的興趣和需要,開發或選用適合本校學生的體育模塊課程。鑒于模塊教學的特征及初中體育教學的課程目標,將“模塊教學”引入到初中體育教學中是可行的。
現階段初中體育課將“健康第一”與“培養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作為主要的教學目標,并在長期的實踐教學中認真貫徹。立足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規律,使體育模塊課程盡量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讓他們在興趣中實現自主學習,促進其個性化發展。但現階段初中體育模塊教學中還存在諸多不足。
模塊教學缺乏創新性,沒有從學生的整體實際情況出發,且很多教師還是停留在以前的體育教學思想中,沒有做到與時俱進,及時完善教學方法,導致模塊教學沒有發揮其真正價值。模塊教學從本質上來說,嚴格按照學生的身體素質和本校的體育教學實際情況出發,與以往的體育課程不同,它需要繼承、發展和創新,而這也是模塊教學最缺乏的。
從當前模塊教學開展的實際情況來看,很多教師的模塊教學流于表面,學生真正對體育技能的學習力度不夠;另外,還有很多教師將模塊教學上成了活動課;還有教師甚至不開展體育運動技能的教學,導致學生的身體素質沒有得到真正的鍛煉。由于教師對模塊教學的認識不足,其實際的教學工作完全異化了模塊教學的內涵。
由于學生對自身身體素質的認識不足,不能明確自己的個人喜好,在選擇體育模塊時,處于跟風心理,以至于實際學習時,跟不上或者不是自己真正喜歡的板塊。例如,很多男生會選擇足球和籃球,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發現還是有部分男生礙于面子選擇足球和籃球,不得已沒有選擇到自己喜歡的體育課程。由此可見,體育模塊課程的開發與實施還面臨著很多問題。優化體育與健康課堂的組織形式,提升學生對體育模塊學習的熱情。從學生體質方面的提升與普適性模塊教學的推廣角度出發,如何對體育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編排,最大化突出模塊教學的實效性成為現如今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師關注的重要問題。
模塊體育課程更多的是關注學生的個性與差異,體現體育教學的多元性特點。而這與國家體育教育關注的統一性目標又有很大區別。但從模塊教學課程與國家課程的內在聯系出發,體育模塊課程的目標確立又與國家體育教育目標為基準,在此基礎上結合我校體育教學實際情況,在運動技巧、身體素質、心理發展與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確定本校的體育模塊課程開發。以我市的民間傳統體育項目為依據,經過精心挑選、改造、重組和創新,因地制宜地開發出既新穎又有地域情懷的運動項目,并以此作為地方課程或體育模塊課程,引進體育課堂,學生可自由選擇,從而繼承和普及傳統文化,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因此,為真正體現新課程實施的統一性與靈活性,學校可在依據課標精神的基礎上,結合實際情況,制訂符合自身的課程實施綱要與教學計劃,從而保證有較大的選擇余地。
興趣是激發和保持學生行為的內在動力,也是影響學生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的重要因素。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就應該努力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而體育模塊教學就能很好地解決學生的運動需求,當學生內心有了運動需求后,就會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運動熱情,讓他們滿腔熱情地去學習。體育模塊教學是在充分了解學生的運動需求之后開設的課程內容,同時在一起學習的同伴都是喜歡這一教學內容的,學習的勁頭自然很足,會形成一種你追我趕的學習場面,教學效果也就很理想了。因此,體育模塊教學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立足實際、考慮差異、區別對待,正是體育模塊課程開發的核心。考慮學生的身體素質與體育學習的興趣愛好,依據他們的不同體質為其推薦適合他們身心發展與提升身體素質的體育課程,讓學生自主選擇,在興趣中實現自主學習,更能發揮他們對體育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我校在確定體育模塊課程教學目標時,也從多方面考慮到了不同基礎水平的學生對體育學習的不同需求。在模塊教學設計中,添加了足球、排球、乒乓球、籃球與健美操等教學內容,并充分發揮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優勢,貫徹落實“每天鍛煉一小時”的體育目標,盡量做到滿足每個學生對體育學習的需求。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更要優先考慮一些能真正反映大多數學生群體的體育學習內容,并將其擺在體育教學的前列。另外,隨著時代的變化與發展,學生的需求也在不斷改變,他們對體育學習的興趣也呈現多元化的特點。我們要盡量從現有的教學資源出發,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和身心發展特點,選擇有意義、趣味性強的教學內容,彰顯體育教學的時代性,增設新興體育教學項目,提高學生的運動興致;還要注意在傳統教學內容的基礎上進行相應的創新,使老教材玩兒出新花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新課程力求在學生學習方式方面得到改變,為了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我們的教師在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上也想盡了辦法,可收到的效果往往不是很理想,利用體育模塊教學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體育模塊教學呈現在學生面前的不是單一的課時計劃,而是以主題單元的形式呈現,學生在學習教學內容時,知道自己要學哪些動作技術,應該掌握哪些動作技能,這樣能更充分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為了能更好地掌握這些技術技能就會利用電腦、書報等信息進行收集,由被動學習向自主學習轉變。同時,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提出的問題,會在練習中不斷提高學生的探究和研究能力,在一些集體項目練習中,由于采用了分層次體育模塊教學,學生的合作與交往能力能得到更好地發展和提高。由此看來,體育模塊教學可以很好地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不同于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學,初中體育課程教學的目標在于使學生形成穩定的興趣愛好,并為其以后的學習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我校體育校本課程的實施著眼于學生的未來發展,尊重其差異,保證學生的基礎鍛煉能力,激發他們的體育學習潛力,平衡基礎與發展二者的關系。為此,教師應在基礎上提升自身的體育專業素養,更好地開展體育教學;轉變自身教學理念,更新教學方法;學校還要定期組織體育教師參加教學培訓,鼓勵教師學習模塊教學經驗和方法,在實踐中總結適合本校學生的模塊學習經驗;組織開展與之相關的體育模塊教學研討會,在各教師的教學經驗和理念下,推進體育教學模塊的順利實施。除此之外,學校還要優化體育教師的人員結構,對其教學資歷、年齡、特點和擅長領域等因素,適時配置相應的模塊教學人員。
首先,體育模塊課程的教學在學生的成長發展過程中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換句話說,每位學生都能在體育學習中有所成長,有所提高,但就個體而言可能會存在差別。其次,體育模塊教學的實施,本就立足于學校的實際情況與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此,課程本身更應該針對不同學生制定不同的目標,在尊重差異的基礎上實現全體學生的發展。從這個角度上看,體育模塊教學既要“求同”又要“存異”。覆蓋體育教學的全面性,還要考慮到其中的實用性,解決學生體育學習的現實需要,為其提供更具實用性的體育教學項目。
綜上所述,隨著教學理念的不斷改革和深入,體育教學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須在適應時代變化下,進行探索和創新,展現體育學科的新優勢。學生在身體素質、運動能力及運動成績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同時體育模塊教學為大課間活動和半小時體育活動的內容提供了有力的保證,為運動隊輸送了有用的人材。但一線教師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初中體育與初中體育的不同之處,在選擇體育模塊教學時,應該靈活地運用,不能照搬照套,而是要找出適合初中的體育模塊教學的方法,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體育模塊教學的作用。可以說在教學中只要堅持體育與健康的新課程理念,符合學生全面發展的原則,一定會出現更多更好的教學方法,從而真正使每一個學生得到發展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