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婷
(運城同德醫院風濕免疫科 山西 運城 044000)
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一種自身免疫介導的,以免疫性炎癥為突出表現的彌漫性結締組織病,血清中出現多種自身抗體和多系統受累是SLE的兩個主要臨床特征。SLE的病因復雜,與遺傳因素、雌性激素代謝異常、感染(如細菌與病毒感染)以及免疫功能異常有關,若未及時行有效治療可影響患者心肺腎,神經系統,血液系統以及消化系統等[1]。本文比較我院2018 年9 月—2019年9 月15 例行甲氨蝶呤聯合潑尼松治療患者與15 例行環磷酰胺聯合潑尼松治療患者治療效果與安全性。
實驗組行環磷酰胺聯合潑尼松治療(n=15):男、女分別3 例、12 例,年齡為21 歲~51 歲、平均年齡(35.62±1.42)歲,病程為1 個月~34 個月,平均病程(13.25±1.22)個月。對照組行甲氨蝶呤聯合潑尼松治療(n=15):男、女分別2 例、13 例,年齡為21 歲~57 歲、平均年齡(35.61±1.41)歲,病程為1 個月~38 個月,平均病程(13.21±1.25)個月。兩組性別、平均年齡以及平均病程等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可比。
納入標準:(1)醫師結合患者臨床癥狀以及相關檢查結果均確診為系統性紅斑狼瘡。(2)患者均近3 個月未行免疫抑制治療、激素治療,在獲知本次研究目的后均表示自愿參與本次研究。排除標準:(1)排除近3 個月服用免疫抑制劑、激素類藥物治療患者。(2)排除合并嚴重心腦血管病變或其他免疫系統疾病患者。(3)排除未遵照醫囑給藥或未定期入院復診的患者。
對照組患者均給予甲氨蝶呤(國藥準字:H22022674)聯合潑尼松(國藥準字:H41020214)治療,其中醋酸潑尼松片(規格:5mg/片),患者晨起口服給藥一次,每次口服劑量為15mg~40mg。甲氨蝶吟片每周口服給藥一次,每次口服10mg。實驗組患者給予環磷酰胺(國藥準字:H20160467)聯合潑尼松治療[2],環磷酰胺靜脈注射給藥為:體表面積500 ~1000mg/(m2·次),環磷酰胺與250mL 濃度為0.9%的氯化鈉注射液充分混合,每4周給藥1 次,潑尼松給藥劑量與給藥方式均參考對照組。兩組治療周期均視患者病情而定。
兩組患者均持續給藥3 個月為一個療程。
比較兩組患者持續給藥1 個療程后總有效率與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若患者臨床癥狀均消失,相關實驗室檢查結果均恢復正常則表示治療顯效。若患者臨床癥狀基本緩解或明顯改善,相關實驗室檢查結果接近正常,則表示治療有效。若患者臨床癥狀以及相關實驗室檢查結果未明顯改善,則表示治療無效[3]。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SPSS21.0 系統處理結果數據,(%)表示計數資料,應用χ2檢驗,P<0.05 則表示組間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總有效率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1 個療程預后情況[n(%)]
實驗組胃腸道反應等用藥后不良反應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n(%)]
系統性紅斑狼瘡為免疫系統疾病,該病臨床治療包括藥物治療、血漿置換治療等。潑尼松為人工合成糖皮質激素,該品具有抗過敏、抗炎的作用,可抑制結締組織的增生,改善機體細胞膜、血管壁通透性,為系統性紅斑狼瘡常用藥物[4]。環磷酰胺為人工合成烷化劑,環磷酰胺給藥后可增加血清尿酸水平,選擇性阻斷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自身抗體與B 淋巴細胞相關抗原的結合,同時抑制T 淋巴細胞功能與免疫細胞功能,改善機體體液免疫。甲氨蝶呤與環磷酰胺相比,長期給藥也可增加血清尿酸水平,降低自身抗體炎癥活動,但是由于該藥可抑制二氫葉酸還原酶的活性,繼而影響DNA 與蛋白質的合成,長期用藥可致使患者出現骨髓抑制、胃腸道反應以及高血壓[5]。本次研究顯示應用環磷酰胺聯合潑尼松治療的實驗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環磷酰胺聯合潑尼松治療療效顯著、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