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雪薇 續珊珊
云南財經大學
旅游和高鐵的發展程度都對人民生活幸福感的提升有著重要作用,影響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鄭竹欣(2019)提出西安市旅游產業應加強交通承載能力、發展美食旅游主題的對策。趙傳松和任建蘭(2019)發現中西部地區的旅游產業發展受高速鐵路建設的驅動作用明顯。孫盼盼,夏杰長(2017)認為政府的適當干預對旅游業發展具有促進作用。王沛(2020)指出由政府投資、民間融資等形式進行公交、高鐵和航道的建設;符大鵬(2020)認為其有助于形成生態經濟區和形成旅游產業集群。
由此看來,對于旅游業高速鐵路這一因素的單獨研究還需深入。本文將采用突變級數分析法進行指標分解,來研究二者的擬合依賴程度。
突變級數法是以突變級數理論為基礎,依據勢函數進行求導將臨界點分類的一種定量分析方法。由要解決的目標出發,將系統逐層分解,直至得到可以直接獲取的基層指標,最終形成一個倒樹狀的評價結構。這一方法要求每個層次的目標分解在四個以內,通過熵權法對各基層指標設定權重,避免了主觀因素。
1.根據評價目的,對評價總指標進行多層次分解,排列成倒立樹狀目標層次結構。
2.確定突變評價指標體系的突變系統類型。
3.由突變系統的分叉方程導出歸一公式。
4.利用歸一公式進行綜合評價。
本文分析云南省高速鐵路與旅游業的擬合程度,對云南省高速鐵路與旅游業分別做評價,將評價得分的年份趨勢線做擬合對比分析。
1.高速鐵路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高速鐵路是保證列車以時速205公里行駛的一個鐵路系統。評價指標分解為鐵路營業里程、無縫鐵路里程、鐵路客運量、鐵路旅客周轉量。
2.旅游業規模指標評價
旅游業是依托旅游資源,以旅游設施為基礎條件,為接受服務的旅游顧客規劃、進行產品服務的一個行業。衡量旅游業規模主要從兩個方面,一是旅游業經濟水平,包括旅游總收入、國內旅游收入、國際旅游收入、過夜游客收入;二是旅游業游客量,包括一日游人數、國際旅游人數、國內旅游人數和過夜旅游人數。
鑒于云南省第一條速速鐵路滬昆高鐵于2009年開始建設,本文選取2009-2018年的云南省數據,根據指標分解體系對高速鐵路情況和旅游業規模進行評價。
1.高速鐵路的綜合評價

2.旅游業規模綜合評價
旅游業規模的評價分為兩個方面:經濟規模和游客規模。


表1 高速鐵路、旅游規模2009-2018年評價得分
從表1可以看出高速鐵路的評分均低于旅游業規模的評分,這是由于高速鐵路的建造開始原晚于旅游業。但是可以看出高速鐵路的評分增長率更高,以2009年為基期,云南省高速鐵路評分2018年比2009年增長31.61%,而旅游業規模僅增長24.91%,這說明云南省高速鐵路可以依托已有的旅游業條件快于旅游業發展。
旅游業規模與旅游業經濟規模、旅游業游客規模的擬合程度見圖1。
由圖1可以看出旅游經濟規模、旅游游客規模和旅游業規模的總體趨勢是一致的,符合經濟客觀實際,說明了旅游經濟規模和旅游游客規模能夠互補的表現旅游業規模的水平。旅游業在2009-2018年間一直保持上升的趨勢,云南省旅游業始終保持著良好的發展態勢。
首先建立耦合度模型:
其中,f(x)為高速鐵路評價得分,g(x)為旅游業規模評價得分,C為耦合度,取值范圍0-1,C值越大,代表耦合度越高;反之亦然。耦合度模型對于二者的相互作用強弱在大多數情況下都能比較好的反映出來,但是若二者的得分都較低但是擬合程度很好時,C值就存在判斷失靈的情況,因此引入協調度模型來反映擬合程度:
其中,T=af(x)+bg(x),T為高速鐵路與旅游業規模的權重協調度,a和b均為待定系數。經熵權法計算得二者的權重為0.5、0.5,即為a、b的賦值。將二者評級得分帶入到協調度模型,即得到協調度。
由圖2可見,2009年到2016年高速鐵路與旅游業規模呈中度協調(D=0.3-0.5),即二者擬合程度一般,這是因為這段期間高速鐵路在陸續建造,這個協調度部分可能是由飛機、火車等交通方式貢獻的。2016至2017年擬合水平大幅提升,這是因為滬昆高鐵于2016年全線開通,大大促進了云南省旅游目的地的可達性,顯示出高速鐵路對旅游業規模的貢獻。
2017-2018年協調度D達到0.5以上,高速鐵路與旅游業規模呈現高度協調,并且這一數值持續提高,這是由于成昆、南昆鐵路的建造,向北拓展高速鐵路聯絡,為游客來滇旅游提供省時又省錢的出行方式,促進了旅游業的發展。擬合效果的提高代表著高速鐵路與旅游業規模的關聯愈發緊密。
高速鐵路促進了旅游業的發展,反觀旅游業的發展規模也增加了對高速鐵路的需求,二者相互促進,呈螺旋式上升發展。隨著省內高速鐵路的開通,昆明到大理等城市的交通更加便利,這也能吸引游客前來,進而增加省際高速鐵路的建設需求,高速鐵路與旅游業規模的擬合值也會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