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娜
(陸軍第七十三集團軍醫院普通外科一病區 福建 廈門 361003)
患者行胃腸手術時,其胃腸臟器將在空氣中暴露,影響其胃腸功能,引起腸腔脹氣。并且,由于胃腸手術使用大量麻醉藥物,患者術后需禁食,將對胃腸功能的恢復造成影響[1]。FTS理念外科護理是指為加快術后康復、減少并發癥而采取的一系列已被循環醫學證實的有效、安全的圍術期護理措施[2]。基于此,本文將分析FTS 理念外科護理對胃腸手術患者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內容如下。
以2017 年7 月—2019 年8 月為研究時間段,根據護理方式的不同將我院接收的96 例胃腸手術患者分為兩組,各48 例。觀察組男31 例,女17 例,年齡32 ~68 歲,平均年齡(50.17±1.24)歲;對照組男30 例,女18 例,年齡32 ~69 歲,平均年齡(50.23±1.19)歲。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P>0.05),可比。
納入標準:①行胃腸手術者;②精神狀態良好;③臨床資料完整且同意參與研究。
排除標準:①術后昏迷、嚴重并發癥者;②護理配合度不佳;③中途退出調查者。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即術前告知患者手術注意事項,引導其完成常規檢查,術后給予患者康復訓練干預。觀察組采用FIS 理念外科護理干預,即術前1d,引導患者食用易消化食物,服用腸道潤滑劑,前6h 禁食,前2h 飲用少量水,經尿管留置、胃腸減壓后麻醉。術中輸液時,采用加溫器加熱,避免體溫降低,對腹腔采用溫水沖洗。術后確保鎮痛效果良好,數小時后,指導患者呈坐位或半臥位,鼓勵其有效咳痰,引導其在床上進行肢體活動,并盡早將各種管道拔除。術后1d,鼓勵并攙扶患者下床活動,以及少量進水,術后2d 可進食流質食物,并制定個體化飲食及康復訓練方案。
①記錄和對比兩組患者的腸胃功能恢復情況,包括腸鳴音恢復時間、首次排氣時間、首次排便時間。②對比兩組患者的并發癥情況,包括傷口感染、傷口出血和應激性潰瘍等。
兩組腸胃功能和并發癥對比,對照組腸鳴音恢復時間、首次排氣時間、首次排便時間及并發癥發生率均高于觀察組(P<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腸胃功能和并發癥
本次文結果表明,對照組腸鳴音恢復時間、首次排氣時間、首次排便時間及并發癥發生率均高于觀察組。分析其原因可知,常規護理內容較為單一,無法給予患者有效護理。相關研究[3]發現,FTS 理念外科護理是一種新型的護理理念,以患者需求為護理中心,給予其已有循證醫學證據的圍手術期的護理服務,可有效減少手術對胃腸功能的影響,以及術后預防或減少并發癥,從而加速患者胃腸功能恢復。FTS 的護理措施都是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的。如術前6h 禁食、術前2h 飲用少量水,可有效減少空腹的等待時間,避免體能消耗過多導致患者難以承受手術應激反應[4]。并且,FTS 理念外科護理提倡患者術后盡早禁水禁食,從而促進患者胃腸粘膜的屏障功能恢復,補充機體營養,有利于傷口加速愈合,以及避免靜脈營養帶來的副作用。同時,盡早將各種管道拔除,以及適量運動干預有利于增強患者的機體抗感染能力,從而預防和減少并發癥的發生[5]。余澤炎[6]等學者研究結果表明,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術后首次肛門排氣,排便時間有所提前,與本文研究結果相符,進一步說明FTS 理念外科護理有利于患者快速恢復胃腸功能。
FTS 理念外科護理可促進胃腸手術患者恢復胃腸功能,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