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網絡時代思想政治工作,輻射9億中國網民,影響經濟社會發展和穩定。必須認清當前面臨的新形勢、新挑戰,從理念上、能力上跟上時代步伐,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時代性和主動性、針對性、實效性。本文結合實際,提出了網絡信息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問題對策。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網絡信息;新時代;問題對策
網絡信息時代,給我們的生活來帶了更多的便利,也給帶來了很多的挑戰。網絡上的不良信息思想政治工作增添了很大難度。要采取對策控制和消除其負面影響。
一、網絡信息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挑戰。一是互聯網逐漸疏遠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隨著電腦和智能手機在人們中的大量普及,這種非常快捷的溝通方式代替了原有的傳統溝通方式,使得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逐漸的變得疏遠,也為開展基層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一定困難。二是互聯網影響了基層群眾的道德水平和理性思維。互聯網帶來的另外一項負面影響就是這種無實名制的交流空間,產生了很多的“鍵盤俠”, 人們就會逐漸的喪失理性思維,沒有道德底線,基層群眾,缺乏一定的判斷力和獨立思考能力,非常容易被網絡上的負面消息影響, 給網絡針對性管理帶來難度。三是互聯網信息的多元性與不可控制性導致基層群眾對主導價值和主流意識形態的取向變得模糊。互聯網日趨豐富,互聯網上的信息也紛繁復雜,有積極向上的主導信息,也有影響群眾思想的消極信息,特別是西方國家帶來的一些不良信息危害很大。四是 互聯網信息獲取的共享性與平等性導致教育者的主導性與權威性下降。隨著網絡的開放,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的信息渠道基本等同,甚至教育者所講的東西,受教者早已知曉,且隨著人們學歷層次的不斷提高,受教者的理解會更加深刻,這使教育者在教育中受到很大沖擊,過去傳統的灌輸式教育已經不再適用于當前的教育,受教者的主觀個性日益明顯,教育方式需要進一步探索和完善,這使教育者在教學中更加被動,權威受到削弱。
二、加強網絡信息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一是樹立形象,把握原則,完善網絡。思想政治工作者形象是導向,思想政治工作者能否樹立良好的自身形象,直接關系到教育的成效。習總書記多次引用古語教導我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尤其是在互聯網時代,教育者自身的形象顯得更為重要。我們更要樹立好自身形象,以身作則,做好榜樣。要把握四個基本原則。首先是方向原則。習近平同志指出:“宣傳思想工作就是要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要始終與我國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要求相一致,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場。其次是滲透原則。網絡思想政治工作只有滲透到具體工作中,才能滿足教育對象的需要,增強針對性、實效性。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要求的,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要貫徹滲透原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方面的政策都有利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要使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無時不有。第三是陣地原則。堅守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主陣地,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義不容辭的光榮使命。第四是分類原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注重分類指導,針對不同層級、不同領域、不同對象提出不同目標要求,“這是我們黨歷來開展思想教育活動的基本工作方法,體現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貫徹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辯證法”。對群體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要分區域、分階段、分步驟進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開展的前提,需要有完善的網絡平臺。要搞好基礎網絡設施建設。抓好硬軟件的保障工作,解決網絡設備不足、寬帶不夠的問題。要搞好功能建設,增強網絡吸引力。在網上開通相應專欄,豐富教育資源,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吸引力。要抓好制度建設,推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發展。制定相應的對策,建立健全信息反饋機制,為科學的決策提供依據。 二是堅信互聯網在群眾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積極作用。互聯網中的一些內容會對基層群眾產生一些負面的影響,但是我們應該相信,在使用互聯網的人們中有獨立思想和理性思維的基層群眾還是占據著大多數的,我們應該能夠看到網絡民意的理性和正面。實際上每一次由事件所觸發的網絡民意,都是以基層群眾的思想政治教育為基礎的。思想政治工作人員應該意識到,互聯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個有效的新平臺。因為互聯網能夠更加快速的進行溝通和交流,同時也為基層的民意提供更加直接的反饋渠道。應該積極的建立專門的互聯網信息分析機構,及時的把握基層群眾的思想動態,從而進行必要的群眾情緒疏導和輿論監督。三是在互聯網上及時占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位置。一些大型的公共事件經常在互聯網上發生輿論波瀾,比如今年以來,席卷全球的疫情,把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推向了前所未有高潮,這對于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挑戰新要求,必須及時地進行控制和處理。要盡快取得互聯網平臺的話語權,占領戰略高地。只要能夠及時科學合理的進行處理,建立網絡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時機,減少大型的公共事件造成負面影響。四是與時俱進,及時對互聯網上思想政治內容和思維進行更新。我們都知道,互聯網的發展是迅速的,基層群眾通過互聯網能夠接觸到更多的觀念和思想,同時也能夠了解到更多的新鮮事物,很多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來理解問題,如果依舊利用傳統單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非常容易受到部分群眾的抵觸,尤其是正處于叛逆時期的青年學生。所以,身處互聯網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式和內容應該及時的進行更新和升級,對來自國際國內負面輿情,敢于亮劍,及時應對,及時處理,理直氣壯弘揚正能量,為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強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證。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習綱要》,中宣部主編;
[2] 鄧梅.《論網絡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J].新聞研究導刊;
[3] 謝國旗,荊秀萍,宋曉晨等.以O2O的思路探索互聯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以河北水利電力學院電力工程系為例[J].河北工程技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作者介紹:陳苗,女,1986年12月出生,2008年7月參加工作,大學本科學歷,婁底市環境衛生管理處工作,研究方向,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