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斯捷 張鈺晨 宋東京
(景德鎮陶瓷大學,江西 景德鎮 333000)
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進程中,預算管理逐步向“績效型”轉變,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理念應運而生。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主在構建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以此為關鍵點和突破口,解決傳統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固有問題,推動財政資金聚力增效。
預算績效管理有利于提高政府職能的履行效率,加強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目前,財政在安排預算時,仍采用部門(單位)人員數量及定額標準來確定財政資金的撥款數額,但是不同的部門(單位)在職能履行時,承擔的工作量程度多為復雜、難以量化,這樣的撥款方式使得財政資金分配、使用不均勻,造成部分部門(單位)無法發揮職能效益或是財政資金臃腫無用。并且,預算部門(單位)在資金分配和使用過程中,財政資金在撥款后的監管機制暫不健全,“重投入輕產出,重分配輕管理”的現象屢見不鮮。而在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過程中,根據部門(單位)績效目標的報送情況進行撥款,對于未按要求設定并報送績效目標或績效產出效益差的項目,將不給予預算安排,這使得部門(單位)在預算績效背景下嚴控財政資金使用用途,建立科學的投入及產出機制,將資金分配及管理并入績效體系,確保財政資金專款專用,政府辦事有序高效。
目前,關于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依據多為國家、省級層面的政策規定,而地方尚未出臺統一、細化、權威性高的配套性制度,各地財政基層部門績效經驗欠缺,在績效工作中仍處于摸索狀態,導致工作開展阻力加大。同時,由于各預算部門(單位)的職能多樣化,涉及績效個性指標多有不同,而國家尚未出臺針對績效評價個性化指標體系的實施細則等文件,評價指標體系庫的建立仍在醞釀過程中,造成績效實務過程缺少數據庫等技術支撐。
由于傳統預算績效影響,諸多預算部門(單位)對于現行預算績效管理重視程度不足,績效管理理念僅停留在概念層面,績效工作未能及時落實,導致部門主體責任得不到落實,績效工作流于形式。同時,各級財政部門傳統的“重分配,輕管理”思想依舊存在,在績效工作布置后,按時接收各預算(部門)的績效評價結果與下一年度的績效目標,但是績效評價結果與績效目標審核沒有產生一定的因果關系,資金分配過程中仍有主觀判斷,績效意識沒有完全貫穿于工作流程,易造成績效工作走形式化路線。
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過程中涉及的專業知識復雜多面,要求工作人員具備一定程度的專業知識及素養。就目前而言,預算部門(單位)的績效評價工作多為財務人員承擔或聘請第三方中介機構,由于財務人員對于績效知識的概念不熟悉、業務操作不熟練,第三方中介機構對于預算部門(單位)職能履行的情況把握不足,造成部門(單位)績效工作進展緩慢。同時,預算績效工作信息化程度不足,在實際工作中,大部分地區的績效評價報告仍為人工單獨填報,缺少計算機內信息化處理,沒有并入財政大平臺進行聯網融合,不能更加科學規范的進行績效管理工作。
目前,各預算部門(單位)的績效評價報告結果僅停留在總結工作、提問題、找建議、安排后續改進工作的層面,而績效評價結果與預算安排未有機結合,績效評價結果沒有作為下一年度安排財政預算資金的重要依據,造成績效評價結果沒有形成剛性約束,導致無論績效評價結果如何,財政資金依舊準時定額下達,影響了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另外,未對績效評價結果較差的部門(單位)實行績效問責,對部門(單位)的一些職能履行不善的行為包容忽視,造成政府履職緩慢低效。
在政府的統一領導下,逐漸建立起由各級財政部門為主導、預算單位為主體、第三方中介機構和社會公眾協作的預算績效管理機制,通過規范績效評價的前期準備、組織實施、完成報告、結果反饋四個階段的工作程序,細化各個主體的序時任務,加快預算績效機制成型有序。同時,各市、縣級財政部門要按照要求編寫下達有關預算績效工作的文件、實施方法及具體細則,不斷規范績效工作流程,監控預算部門(單位)的實施情況,促進預算績效工作穩步進展。
增強預算部門(單位)領導的績效管理意識。“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任何工作的順利實施得益于領導的重視和支持,領導對績效管理的積極主觀意識更能營造良好的績效氛圍,落實績效工作的推進。因此,領導的重視程度成了預算績效發展的主推力。此外,各級財政部門應加大針對預算單位、第三方中介機構關于預算績效管理的宣傳工作。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應積極運用網絡宣傳方式,培育良好的績效理念,為預算績效管理創造良好的思想基礎和輿論環境。
配備優質績效工作的軟硬件是績效工作的基礎。首先是承擔績效工作的對象,由于績效工作專業性強且多面,各級財政部門應面向預算部門(單位)、第三方中介機構及社會工作開展有關績效管理的專業性培訓,提高績效相關人員的業務技能及素質,壯大績效隊伍,確保績效工作按質按量順利開展。更重要的是,著手搭建有關預算績效管理的信息化網絡平臺,將全網預算績效數據互聯互通,推動績效管理工作規范化,為各地區政府、預算部門(單位)提供可借鑒性績效材料。
績效結果的運用是預算績效工作開展的出發點,要注重績效結果,發揮績效作用。各級財政部門應將部門(單位)績效評價結果及整改情況導入系統,作為下一年度部門(單位)績效目標審核的依據,形成剛性約束。比如針對資金使用效益好的項目,可以加大財政支持力度;針對資金使用一般的項目,財政預算就應適度調整;針對資金使用效益較差的項目,財政可以選擇削減力度甚至取消資金安排。同時,建立績效問責機制,對于預算部門(單位)績效工作開展不力或是執行績效未能達到預期目標等情況實行績效問責,并就問題制定整改方案,及時反饋整改完成情況。
就目前來看,預算績效管理在我國仍處于初期探索階段,要想達成預算績效管理目標需要與時事政策、財政制度、社會氛圍相磨合。財政作為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資金撥付的使用效益則應作為政府、地方機構乃至社會公眾的焦點,將績效管理覆蓋所有財政資金,做到“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未來,我國政府會構建以結果為導向、強化成本效益、硬化責任約束的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預算績效管理體系,提高財政資金資源配置效率,推動預算機制成熟化,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