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塔里甫·阿不都米吉提
農村中學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現狀及影響因素*
木塔里甫·阿不都米吉提
(伊犁師范大學,新疆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 835000)
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發(fā)展,信息化技術在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在教學方面也不例外。但是由于農村地區(qū)經濟相對落后,農村地區(qū)的信息化教學也相對薄弱。從中國現在的農村中學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及其影響因素入手,提出一些提升其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對策。
農村;中學;信息化教學;教學能力
隨著中國新課標教學改革工作的開展以及信息技術在教學領域的廣泛應用,教育信息化已經成為必然的發(fā)展趨勢。但是中國農村中學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還十分薄弱,想要提升農村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必須明確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現狀和影響因素,同時制訂合理的改善方案,進而強化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促進農村中學教育信息化的發(fā)展。
當前農村中學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到底如何?可能存在哪些問題?圍繞這些問題對伊寧縣的幾所中學進行了調研。以伊寧縣村中學教師抽樣調查樣本為例,分析了當前新疆伊寧縣農村中學教師信息化能力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本次調查以隨堂聽課、訪談、問卷調查三種方式為主進行的,用“問卷星”設計問卷,通過微信、QQ等平臺進行發(fā)放,以新疆伊寧縣農村地區(qū)8所中學的教師為調查對象,共收回有效問卷200份。
在信息化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兩個不可或缺的因素,分別是內在因素與外在因素兩大層面。內在因素包括教師的個人意愿、教學信念、專業(yè)發(fā)展能力、信息技術的使用能力。所說的個人意愿,指的是在學校缺乏相關硬件設備支持的情況下,仍舊創(chuàng)造各種條件運用信息技術對學生進行信息化教學;教學信念指的是教師對信息技術教學重要性的認知程度,認為信息技術教學在教學環(huán)節(jié)具有重要作用的教師,通常其信息教學信念較高,而認為信息技術只是一種教學補充的教師,則對信息教學的信念較低;專業(yè)發(fā)展能力指的是,無論是傳承層面的教學研討會,還是現代化層面的專業(yè)水平提升等,都會使教師的學習教育能力得以提升,而在這一過程中,自然也會對信息技術與教學的融合能力進行提升;信息的使用能力指的是,教師對信息技術在教學環(huán)節(jié)重要性的認知,教師如果認為信息技術會促進教學發(fā)展,自然會愿意更廣泛地運用信息技術,反之則較少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利用信息技術對學生進行教學引導。因此,上述四個層面的因素,是對農村中學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影響的內在因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要想在農村中學教學環(huán)節(jié)更好地運用信息技術對學生進行教學引導。也就是說,教師的教育理念在實踐中進行運用,需要相關硬件設備對其進行支持,這是一種剛需。農村中學教學環(huán)境相對落后,因此也缺乏相應的信息化設備工具,而這也是影響學校運用信息技術對學生進行教學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具體包括以下四個層面的影響:①信息化教學資源與設備的緊缺,主要表現在由于地域因素限制,導致信息教學資源與設備缺乏,限制了信息化教學工作的展開;②技術人員提供的支持缺乏完善性,有個別農村學校缺乏信息設備維修人員,對于設備出現的故障或者系統出現的故障,只能由教師進行維修,因此也降低了維修的效率和質量;③同事支持缺乏及時性,對于信息技術教學來說,教師之間應互相幫助,在信息平臺上傳各自的學習資料,但是有個別教師存在對教學資源分享不及時、不全面的情況;④制度傾斜不到位,從整個學校層面來講,學校領導沒有在現實層面制定信息化教學的標準體系,從而使教師進行信息化教學的過程中缺乏一定的參照依據。上述四方面的外在因素,也是影響農村信息化教學水平發(fā)展的重要因素。
縱觀本區(qū)農村中學信息化教學現狀,不難發(fā)現農村中學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普遍偏弱。經過深入的分析研討,總結出四個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不足的體現:①一些年齡較大的農村教師沒有信息化教學經驗,對信息化教學設備的操作也不夠熟練,在演示課件時經常發(fā)生界面切換等錯誤,不僅難以發(fā)揮信息化教學的作用,還耽誤正常的教學進程;②很多農村中學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還處于起步階段,只能進行簡單的演示操作,無法根據教學需求自行開發(fā)和設計信息化教學課件,降低了信息化教學手段的針對性;③大部分農村教師無法靈活運用信息化技術,不能將課程教學內容與信息化教學手段有機結合,兩者在學科教學中經常獨立存在,教材知識和信息技術的粘合度不高,也是農村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偏弱的體現;④許多農村中學教師陷入了信息化教學的誤區(qū),在運用信息化教學方式時沒有遵循適度原則,覺得信息化教學手段好,就整堂課都采用課件演示,大量的視頻和圖片不僅讓學生眼花繚亂,也導致學生難以捕獲課程要點,這種濫用現象不僅降低了信息化教學質量,也深刻反映了農村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弱勢。
影響農村中學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根本的問題發(fā)生在教師的意識層面。很多農村中學教師受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信息化教學意識非常薄弱,沒有深刻地認識到信息化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這些教師普遍認為運用傳統教學手段一樣可以實現教學目標,信息化教學手段可有可無,信息化教學需求不強導致他們在實際教學中更偏好傳統教學法。甚至有少部分農村教師把信息化教學看作是一種技術作秀,既浪費時間,又不能提高教學效率。這種對信息化教學錯誤的認知觀念,導致教師既不主動了解先進的信息化教學手段,也不在課堂教學中大力推行信息化教學模式,極大程度地降低了教師自我提升信息化教學能力的積極性,進而影響了農村中學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增長。
農村中學的信息化教學設備不完善,也是影響農村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的重要元素。很多農村中學受辦學條件的限制,沒有開通高速的校園網絡,也沒有購置完善的信息化教學設備。教師在實施信息化教學手段時可以利用的信息化設施非常匱乏,想要搜索教學需要的課程材料和課件案例時,也沒有網絡支持和資源渠道,教師根本沒有開展信息化教學的機會,信息化教學能力自然得不到有效的鍛煉和提升。甚至一些農村中學全校僅有一套信息化教學設備,教師想要實施信息化教學策略,只能帶領學生到全校唯一的多媒體教室中進行。眾所周知,中學教學科目非常多,一套信息化教學設備、一間多媒體教室實在難以滿足整個學校的信息化教學需求。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校沒有充足的信息化教學設備,教師也沒有獲取信息化教學素材的資源渠道,即便具有扎實的信息教學理論也沒有實踐空間,為了不耽誤正常的課程規(guī)劃,教師只能繼續(xù)采用傳統教學辦 法,導致信息化教學能力難以產生實際突破,在理論階段止步不前。
信息化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農村中學的教師剛剛接觸不久,信息化教學能力還處于形成和發(fā)展階段。在信息化教學模式面前,教師也屬于“新學生”,需要不斷地學習和摸索,積累信息化教學理論知識和經驗,逐漸完善自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但是大部分農村中學都沒有為教師開設專門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培養(yǎng)課程,教師獲得有效培養(yǎng)的機會非常少。很多教師為了進行自我提升,只能自行到網絡中查找一些關于信息化教學課程的資料,這些資料的內容質量參差不齊,培訓模塊也不夠豐富,通常是一些教師已經掌握的信息化教學技術,難以帶給教師創(chuàng)新的信息化教學靈感,導致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無法產生實效性的提升。
根據上述對農村中學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現狀及影響因素的深度剖析,可知教師信息化教學理念不明確是影響農村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增長的主要因素。想要消除這一弊端,就必須在意識層面尋找切入點,提高農村教師對信息化教學的意識需求,修正教師錯誤的教學觀念,將教師對信息化教學的思想認知提升到一定高度,增強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的積極性,進而使農村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得到有效的鍛煉和提升。在具體的策略實施方面,各農村中學可以經常邀請教學專家或者其他學校的先進教師到學校舉辦信息化教學講座和信息化教學公開課,組織全校教師旁聽和學習,既能讓農村教師感受到信息化教學的優(yōu)越功能,也能學習更創(chuàng)新的信息化教學技術,還能修正錯位的教學觀念,從傳統教學理念的禁錮中掙脫出來,在思想層面深刻地領悟到實施信息化教學手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將提升信息化教學能力從教學要求轉化為教師的自主意愿,進而主動在實際教學中運用信息化教學措施,在實踐中不斷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
想要顯著強化農村中學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開設專門的信息化教學培養(yǎng)課程是非常有必要的。現階段針對農村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培訓體系主要有三種,分別為網絡培訓、資源平臺和教育應用。雖然這三種平臺都初具雛形,但是培訓內容不夠豐富,難以體現對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針對性提升作用。因此,各農村中學在開設培訓課程時,應該針對農村教師的實際情況,不斷優(yōu)化課程規(guī)劃和培訓方式,同時還要建立培訓考核機制,多角度對農村教師實施信息化教學能力培養(yǎng)。首先是課程規(guī)劃,信息化教學能力培養(yǎng)課程應該考慮教師個體能力的差異性,將教師按照能力水平進行分層,為不同能力層次的教師制訂有針對性的培養(yǎng)計劃,滿足不同信息素養(yǎng)教師的提升需求,使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產生實際進步。其次是培訓方式的改進,以往的培訓方式主要有校本研修、集中培訓以及網絡在線培訓三種。由于農村中學教師受到辦學條件和資金條件的限制,很少有參加校本研修和集中培訓的機會,所以在培養(yǎng)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過程中,更主張網絡在線培訓。網絡在線培訓可以從根本上彌補客觀條件的不足,將農村教師從艱難的能力提升困境中解救出來。網絡在線培訓還不受時間和空間的制約,對資金的需求量也很少,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工作規(guī)劃安排學習時間,也可以自主選擇所需的培訓課程,提高教師的能力培養(yǎng)效率。此外,在網絡在線培訓的基礎上,還可以發(fā)展以師帶徒、網上報告廳等培訓方式,這些都是考慮農村辦學條件以及更適用于農村中學教師的培訓方式。最后,在開設信息化教學能力培養(yǎng)課程的同時,還應該建立相匹配的考核機制,將培訓與考核有機結合,教師在培訓中可以學習先進的信息化教學策略,在考核中可以更加明確自身的不足之處,進而回到培訓中進行強化學習,兩者相輔相成,是提高農村中學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主要途徑。
上文中提到的農村中學信息化教學設備不完善是阻礙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發(fā)展的主要原因。因此,各農村中學應該加大信息化教學設備建設的資金投入,完善信息化教學基礎設施,為教師提供優(yōu)渥的信息化教學條件,使教師獲得更多實踐操作機會,進而有效鍛煉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除了開通校園網絡、保證每間教室都有一套多媒體教學設備之外,學校還應該與其他縣級辦學單位合作,建立信息化教學資源共享平臺。教師可以在資源共享平臺下載教學所需的資料和課件,也可以與全國的先進教師在線溝通,互相交換創(chuàng)新的信息化教學手段,延展自身的信息化教學思路,從而大幅度提升農村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
綜上所述,本區(qū)中學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現狀不容樂觀,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普遍偏弱,難以帶給學生優(yōu)質的信息化學習體驗。因此,農村中學必須采取積極的改善措施,強化教師的信息化教學理念,制訂多元化的能力培養(yǎng)方案,完善信息化教學設施建設,消除影響教師能力提升的因素,從而強化農村中學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推動中國教育信息化工程的穩(wěn)步前行。
[1]張靜靜.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農村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調查與對策探究[J].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理論研究與實踐,2020,3(3):63-64.
[2]涂正正.農村中小學教師信息化教學設計能力現狀調查研究[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19.
2095-6835(2020)20-0052-03
G632.4
A
10.15913/j.cnki.kjycx.2020.20.020
木塔里甫·阿不都米吉提(1972—),男,碩士,講師,主要從事教育技術學理論研究。
*課題:伊犁師范大學院級課題“農村中學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現狀及對策研究”(編號:2019YSDX020)
〔編輯: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