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璐
(重慶市南岸區生態環境監測站,重慶 400060)
根據生態環境部日前公布的《2019年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1931個地表水監測斷面(點位)中,劣Ⅴ類占3.4%,較2018年度下降了3.3%,主要污染物為總磷、高錳酸鹽指數和化學需氧量。根據《地表水自動監測技術規范(試行)》,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是對地表水樣品進行自動采集、處理、分析及數據傳輸的全過程[1]。通過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能夠及時掌握水質狀況,為相關部門采取相應的環境保護措施具有積極的現實指導意義。
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是利用實驗室分析方法逐漸發展而來。20世紀80年代興起的流動注射技術在地表水監測中的應用,實現了對紛繁的監測實驗步驟的自動化,可以對地表水采樣進行自動連續分析,極大地提升了地表水實驗室分析的效率和精度[2]。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實現了采樣步驟的自動化,從而最終實現對地表水水質監測的自動化。
近年來,隨著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的廣泛開展,相關的儀器設備陸續研發并投入使用。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的項目主要包括[3~6]:①五項參數:濁度、電導率、pH、溶解氧、水溫;②無機陰離子:主要為氯化物、氰化物、氟化物、硫化物、硫酸根;③營養鹽及有機污染綜合指數:氨氮、總磷、硝酸鹽氮、化學需氧量、總氮、高錳酸鹽指數;④金屬及其化合物:主要有銅、鋅、鎳、鐵、錳、鈷、鉛、砷、汞;⑤細菌學指標:主要為糞大腸菌群;⑥有機污染物:主要有芳香烴、苯、鹵代烴、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等揮發性有機物。
(1)高錳酸鹽指數。自動監測儀器分析原理包括:高錳酸鉀氧化-光度檢測法、高錳酸鉀氧化-光度滴定法,以及高錳酸鉀氧化-電位滴定法。技術主要問題:高錳酸鉀氧化-光度檢測法易受到原水中泥沙等導致的濁度干擾,監測廢液中容易存在二次污染;高錳酸鉀氧化-光度滴定法則主要是測量時間較長,滴定速度較慢,易受濁度干擾監測結果;高錳酸鉀氧化-電位滴定法,主要是滴定速度較慢,測量時間較長。
(2)化學需氧量。自動監測儀器分析原理包括:重鉻酸鉀氧化-電位滴定法、重鉻酸鉀氧化-光度檢測法、電化學氧化法[7]。技術主要問題:重鉻酸鉀氧化-電位滴定法反應器較大,廢液產生量及試劑消耗量均較大;重鉻酸鉀氧化-光度檢測法由于是在高氯條件下,因此,硫酸銀沉淀會影響測量值;電化學氧化法表現為氧化率不確定,比對一致性較差。
(3)總磷。自動監測儀器分析原理:過硫酸鉀氧化-鉬酸鹽顯色,分光度法,技術主要問題:抗壞血酸穩定性較差,需要定期更換和低溫保存。
(4)總氮。自動監測儀器分析原理:技術主要問題。
(5)總磷。自動監測儀器分析原理:堿性過硫酸鉀氧化-紫外光光度法,堿性過硫酸鉀氧化-還原劑還原-NED+SAN顯色[8,9],分光光度法,技術主要問題:堿性過硫酸鉀氧化-紫外光光度法易因方法限制,受水體濁度影響,測量結果偏低,對試劑純度要求高;堿性過硫酸鉀氧化-還原劑還原-NED+SAN顯色,分光光度法,則還原步驟需要使用毒性試劑。
(1)水溫。自動監測儀器分析原理:熱敏電阻法。
(2)pH值。自動監測儀器分析原理:玻璃電極法;技術主要問題:玻璃電極易污垢影響監測靈敏度,不同程度存在漂移,需要定期對其進行校正。
(3)溶解氧。自動監測儀器分析原理:電化學電極法、熒光法。技術主要問題:電化學電極法屬于耗氧監測,需水體流動,定期對膜片進行清洗,補充電解質,維護成本較高;熒光法價格較貴。
(4)電導率。自動監測儀器分析原理:電極法。
(5)濁度。自動監測儀器分析原理:光散射法。技術主要問題:易沾污結垢,因此需要定期對其進行清洗。
(1)氰化物。自動監測儀器分析原理:分光光度法、離子選擇性電極法。技術主要問題:分光光度法顯色劑穩定性較差,且易變質,需要在低溫環境下進行保存;儀器流程復雜,分析速度慢。離子選擇性電極法的檢出限高,難以滿足地表水自動監測應用需要,且電極漂移較為明顯,需要經常校正。
(2)氟化物。自動監測儀器分析原理:離子選擇性電極法[10]。技術主要問題:電極漂移明顯,需要經常進行校正。
(3)硫酸鹽。自動監測儀器分析原理:分光光度法。技術主要問題:鋇鹽比濁法,易因原水水樣濁度影響。
(4)硫化物。自動監測儀器分析原理:分光光度法。
(5)氯化物。自動監測儀器分析原理:離子選擇性電極法。
(1)石油類。自動監測儀器分析原理:技術主要問題。
(2)陰離子表面活性劑。自動監測儀器分析原理:分光光度法;技術主要問題,需要使用有機溶劑萃取,廢液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二次污染風險[11~13]。
(3)苯、芳香烴、鹵代烴等物質。自動監測儀器分析原理:吹掃捕集-氣相色譜分離-FID檢測在線分析儀,該項技術需要氫氣和氮氣等相關氣體配合,穩定性不強,氣路復雜;吹掃捕集-氣相色譜分離-微氬離子化檢測在線分析儀,該技術使用到放射性物質,存在一定的潛在輻射風險。
(4)糞大腸菌群。自動監測儀器分析原理:固定酶底物法。技術主要問題:試劑應用成本較高。
(1)銅。自動監測儀器分析原理:分光光度法和電化學分析法。技術主要問題:電化學分析法主要存在維護要求高,電極易老化,干擾大,漂移明顯。
(2)鉛。自動監測儀器分析原理:分光光度法,電化學分析法;技術主要問題:分光光度法易因鎳、鎘等共存物干擾而影響,且靈敏度較低,低濃度地表水監測難以滿足;而電化學分析法則往往電極易老化,維護要求高,共存離子干擾影響。
(3)鋅。自動監測儀器分析原理:分光光度法和電化學分析法。技術主要問題:分光光度法往往因鎳、鈷等共存離子干擾明顯;電化學分析法存在電極易老化,共存離子干擾,維護要求高等。
(4)鎘。自動監測儀器分析原理:分光光度法、電化學分析法。技術主要問題:分光光度法靈敏度低,難以滿足低濃度地表水監測,電化學分析法則電極易老化,受共存離子干擾,維護要求高等。
隨著環保意識的增強,以及對地表水水質監測要求的提升,在線自動監測能夠實現對地表水水質的24 h自動監測,全面掌握地表水水質情況。在自動監測過程中,常對水的濁度、溫度、電導度及水樣中殘留化學元素氯等進行監測[14],并通過樣品分析,獲得相應參數,對其進行計算分析,獲得相關監測數據。此外,為實現自動監測預警目的,要求自動監測系統能夠做到自動報警,即,當地表水水質監測結果超過實際水源質量標準誤差較大時,自動監測系統會自動發出警報,從而提升地表水水質監測效率。
(1)系統完整。根據《地表水自動監測技術規范(試行)》(HJ915-2017),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自動監測系統,在該系統中,應包括水質分析儀器、配套設備的集成,確保水質自動監測滿足需求,達到水質測量的精準。此外,要注重系統的完整性,及時進行補充和完善。加強監測人員業務培訓,提升水質監測能力和水平[15]。
(2)系統驗收。根據《國家水質自動監測站系統驗收考核辦法》的相關規定,地表水環境自動監測系統應滿足相關的技術性指導要求,符合相應的監測標準,一方面,為地表水水質監測提供了專業技術指導;另一方面,也為地表水水質監測提供科學監測標準,細化地表水水質監測數據指標內容。
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生產單位要積極開發重金屬、有機污染物等單項污染物自動監測儀器,拓展自動監測范圍,覆蓋更多地表水水質監測指標。此外,要提升自動監測儀器的靈敏度,以及手工分析可比性,滿足重點區域和敏感區域水質狀況的監測要求,滿足新時期地表水水質監測的更高要求。
積極推廣監測站房與非監測站房建設,其中,前者可通過提高儀器集成水平建設更加簡易的監測站、微型監測站,而對于湖泊水庫、入河口或取水困難的點位,則可采用太陽能浮標形式進行建站,滿足不同需要。地表水水質監測儀器的設備選型可選用趨勢測定、準確確定等不同方式,滿足地表水水質預警、變化趨勢等不同監控斷面監測。
積極開發保障地表水水質監測數據質控、保障水站運行的協同運行管理軟件,規范運行地表水自動監測水站的運維步驟,提升地表水水質監測質量控制,明確數據庫存入程序,確保入庫數據的精準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