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虹
摘要:目前,隨著網絡時代的不斷發展,網絡新聞已成為網絡受眾獲取新聞的主要渠道,為更好地編輯網絡新聞專題,需要始終以網絡受眾的需求為導向,切實掌握網絡新聞專題的編輯方法,不斷提升網絡新聞專題的編輯水平,才能更好地贏得網絡受眾的需求與信賴。
關鍵詞:網絡新聞;受眾;需求;專題;編輯
從當前來看,很多網絡新聞專題編輯并沒有契合網絡受眾的需求,更多的是契合自身利益的需求,為博眼球而胡亂編輯網絡新聞專題的無處不在,使得網絡新聞的質量受到嚴重影響。因此,本文正是基于這一背景,從網絡受眾需求探析入手,對網絡新聞專題編輯的亂象進行了梳理,提出了加強網絡新聞專題編輯的對策。
1.網絡時代下網絡受眾需求的特點探析
對互動性的需求較多
專題性的網絡新聞,往往是以受眾迫切需求的內容為核心,在內容為王的新時代,作為網絡新聞專題編輯,只有切實了解網絡受眾對網絡新聞的互動性需求,才能更好地確保網絡新聞專題編輯的針對性。因此,互動性的網絡新聞,往往是時下最熱的新聞話題,希望通過利用網絡進行瀏覽新聞報道時,契合自身的需求來瀏覽新聞,在拓展視野的同時,往往還有一種釋疑解惑的感覺。例如針對近日在新疆喀什地區出現的新冠肺炎疫情的情況,是最近最為熱門的話題,受眾往往需要通過專題網絡新聞來了解實際情況,在閱讀新聞的過程,由于掌握了新聞的內容,并與自身內心的需求相契合,從而實現內容與受眾在心靈上的互動。而除了心靈互動外,還有一些在線互動,比如跟帖、留言、評論、點贊等多種方式,但是與網絡新聞專題的編輯看似關聯不大,但是直接決定了網絡新聞專題編輯的質量,所以需要對在線互動的需求也要融入。
需求日益變得多樣化
之所以說網絡受眾針對專題網絡新聞的需求日益變得多樣化,主要是因為網絡受眾本身就是多樣化的,從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喜好等方面存在多樣化,那么對網絡新聞專題報道的類型也不同,即便是在同一篇新聞報道中,由于受眾不同,所帶來的觀點也不同。例如在一些時政專題類的網絡新聞專題中,針對一些關心時政的受眾,對其往往是喜歡的,而在一些娛樂專題的網絡新聞專題時,主要是針對關注娛樂圈的受眾,對其往往是喜歡的,且不同的受眾,在不同的時段,不同的情緒、不同的狀態下,對專題網絡新聞的喜好也是不同的。比如,當我們坐在高鐵出行時,有的喜歡文字類的網絡新聞,有的喜歡視頻類的網絡新聞,且各自的側重點和閱讀需求也是不同的。
對功利性的需求旺盛
近年來,隨著網絡媒體的不斷普及和發展,利用網絡新聞來了解天下事、破解心中疑問、愉悅身心、打發時間等功利性的需求日益旺盛,換言之,網絡受眾在瀏覽網絡新聞之前,很多時候都是奔著明確的目標去的。比如在雙十一出游時,對目的地的交通、景點、住宿等方面的新聞關注較多,在聽聞重大新聞之前,都已經確定了自己想要的結果,進而就會結合自身的需要而有針對性地篩選,而對于一些為了打發時間的受眾,在新聞瀏覽時具有較強的隨意性,但是當其中的某個點對其產生吸引力時,就會產生功利性需求。所以,不管是在網絡時代還是在任何時代,受眾都有著較強的功利性。
對娛樂性的需求多元
多元的娛樂性需求,也是當今時代網絡受眾需求的主要特點,尤其是泛娛樂化的特點較為突出。這是因為網絡環境的特點,在網絡環境下,所有的受眾都是匿名的,受到法律與道德的約束會降低,這樣就容易在網絡中釋放自我,甚至違背網絡道德。這也就是為什么在網絡中會充斥很多不良內容、不適內容、非法信息的所在。我國從非網絡時代向網絡時代轉化的過程中,網民并沒有受到系統專業的教育,更多的是通過各種宣傳來規范網絡行為的,而由于多元的娛樂性需求的存在,導致一些假新聞肆無忌憚的出現在我們面前,最終的結果往往給受眾大跌眼鏡的感覺。這主要是為了契合娛樂性的需求而忽視新聞的準確性和真實性的基本原則,需要我們在網絡中不斷自律[1]。
2.網絡新聞專題編輯現狀反思
網絡新聞專題的編輯,需要始終本身真實性的基本原則來進行,但是就當前來看,在編輯網絡新聞專題時,很多時候更多的只是為了博取眼球來胡亂編輯,所編輯的網絡新聞專題容易與新聞本身的重心偏離,加上無處不在的網絡廣告,使得一些新聞專欄被大量的廣告所充斥,有質量的新聞專題不得不采取置頂的方式來進行,一般在置頂兩條專題新聞之后,就會被廣告所遮擋,導致受眾形成反感,使得辛辛苦苦編輯的網絡新聞專題的點擊量、傳播量寥寥無幾。而且目前的很多網絡新聞專題在編輯時往往容易夸大其詞的宣傳,為誘導受眾點擊而采用一些誘導性的語言,最后往往與受眾的需求形成強烈的反差。比如XXX揭秘,最后一看受眾一看,全部是一些陳芝麻爛谷子,新聞不新,給出的內容沒有與實際標題的效果一致,從而引發受眾的反感。還有一些標題濃重的添加了個人色彩,有失新聞自身的“真”“快”“新”“短”的特點,更多的只是一大堆的胡扯,這與一些新聞網站編輯自身的專業素養有關,甚至為謀其賣點、獲得點擊量而捏造假新聞。而之所以會出現種種問題,主要是因為在專題內容確定時缺乏對其的精心策劃,專題報道缺乏深度,忽視了新聞媒體品牌的形象。而網絡新聞專題在編輯時,對受眾的需求缺乏正確理解,導致網絡新聞專題編輯錯位的情況容易出現[2]。
3.網絡受眾需求導向下的網絡新聞專題編輯的對策
以真實而又豐富的內容襯托專題編輯的專業性網絡新聞專題的編輯是對新聞內容的凝練,很多時候的網絡新聞編輯在編輯網絡新聞專題時,雖然專題十分吸引人,但是其內容較差,內容較少,難以詮釋專題的價值和內涵。所以專題編輯的專業性,必須建立在新聞真實性原則的基礎上,以豐富的內容來襯托專題的編輯。而且受眾的需求具有上述的四個特點,需要結合這些特點,對內容進行豐富和完善。好在新聞具有普適性,但是也要結合新聞主題來確定專題,并且在確定專題時,需要對其內容進行不斷完善。比如在每年的兩會期間,很多網絡媒體都會開設兩會專題,因為其主要是在一定時間和一定周期中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公式化的特點,因此,只有切實把握兩會的核心和關鍵點,找到其熱點和新點,采取常中出新的方式,引導網絡受眾對最新一期專題的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而在此基礎上,還要對報道的內容具有真實性和豐富性,采取圖文并茂的方式,確保兩會聲音得到及時傳達,才能更好地將專題編輯的專業性彰顯出來。再如,2020年,我國幾乎所有的主流網絡媒體都開設了針對2020年抗疫為主題的網絡新聞專欄,其中的專題對內容的要求就具有較強的豐富性和時效性,才能起到上傳下達和科學抗疫、全民抗疫的效果,在專題編輯時需要較強的文字功底和專業性。以常見的騰訊新聞App中的抗疫專題為例,分別設置了《全國疫情狀況》、《焦點關注》、《病毒與疫苗研發》、《疫情分析》等專欄,但是在2020年10月24日新疆喀什檢驗出138名無癥狀感染者之后,及時地新增了《新疆喀什突發疫情》的專欄,每個專欄都是以“新冠肺炎疫情實時追蹤”為主題,主題下的每個專欄確定的網絡新聞專題字數雖然寥寥無幾,但是都是直擊要害、一語中的。
以內涵而又深化的觸角彰顯專題編輯的科學性
新聞專題的編輯,不僅要通過真實和豐富的內容來襯托,而且還要有著自身的內涵和深化的觸角,使得專題編輯顯得更加科學和專業。同樣以上述的騰訊新聞為例,每個專題下,都對其內涵進行了詮釋,在很大程度上深化了觸角,從不同的視角來報道、分析新聞,使得編輯的網絡新聞專題更具有科學性。以其中的《再增26例無癥狀感染者!專家稱疫情控制在喀什,不會造成規模性傳播》這個專題為例,其屬于《焦點關注》專欄的內容,有效的詮釋了目前的焦點,抓住了受眾的心理需求,再從三個方面,一是新增者人數;二是疫情內部控制;三是疫情傳播控制,在對其內涵進行深化的同時,采取了深化的觸角,使得其專題編輯的科學性更強。而相對于一些媒體的“警惕!新增確診22例!嚴防!這個地方發現傳播速度快10倍變異毒株……”這樣博眼球的專題,容易給受眾傳遞負面的思想,且缺乏對新聞內涵與深度的把握,這樣的專題勢必會給人一種制造恐慌的情緒[3]。
綜上所述,作為網絡新聞專題編輯,在編輯網絡新聞專題時,應在具有新聞本身所具有時效性的基礎上,還要確保專題做到詳實而又不乏深度,尤其是應契合目前受眾通過網絡獲取新聞的行為習慣,契合網絡受眾的需求。因為新聞專題主要是針對某個新聞事件、新聞話題開展的新聞集合,所以在契合受眾需求的過程中,需要抓住其核心關鍵詞進行編輯,并且時刻注意履行網絡新聞媒體的社會責任和使命。
參考文獻
[1]王大利.從網絡受眾需求談網絡新聞專題編輯探討[J]西部廣播電視,2020(08):69-70.
[2]江維.基于網絡受眾需求的網絡新聞專題編輯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7(20):8+17.
[3]王東玲.從網絡受眾需求談網絡新聞專題編輯探討[J]科技傳播,2015,7(02):5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