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平
摘要: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也是很多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如何做好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直接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基于此,文章以“中小企業”作為研究對象,對其財務管理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展開研究。首先,對財務管理的含義、主要內容及要求和財務管理的特點進行闡述,然后,針對目前中小企業財務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最后,從財務管理觀念轉變、制度完善、人才培養、加強監管、權益機制建立等方面提出了財務管理的具體應對策略。目的在于改變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以實現中小企業的價值增值。
關鍵詞:財務管理;中小企業;財務活動;財務關系
伴隨我國倡導的“一帶一路”合作范圍不斷擴大,合作領域更加廣闊,它不僅給各參與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合作紅利,也為參與企業提出了新的挑戰。各中小企業要在這種環境中應對挑戰,創造更好的發展機遇,就要加強對財務管理的重視,通過分析自身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加強對財務活動和財務關系的管理,以便提高企業的整體盈利水平和競爭力,確保企業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然而目前,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不容樂觀,為此,論文就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展開了研究。
一、企業財務管理的含義、主要內容及要求
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中的一部分,是企業以股東財務最大化或企業價值最大化為目標而進行的管理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系的管理過程。其中,財務活動包括籌資、投資、營運和股利分配活動。財務關系是在財務活動過程中企業與各方利益相關者之間發生的經濟關系。
在籌資活動中,企業首先需要合理地確定所需籌集的資金額,然后確定最佳的資本結構。企業資金可分為股權資金與債權資金兩種,一般地,股權資金融資成本高但融資風險低,而債權資金正好相反,因此在籌資活動中,企業需要在融資成本與融資風險之間權衡,最終確定最佳的資本結構。
在投資活動中,企業的目標是選擇收益高而風險低的投資項目,但是一般地,一個項目的投資收益高則投資風險也高,反之亦然,因此在投資決策中,企業需要在投資收益與投資風險之間權衡,最終選擇最適合的投資方案。
企業的營運資金主要是由貨幣資金、應收賬款和存貨組成。一方面,它們的存在能給企業帶來收益,如持有貨幣資金能夠保證企業正常支付,應收賬款能促進企業銷售,存貨能保證企業正常生產和銷售的開展,但是另一方面,持有貨幣資金、應收賬款和存貨都將使企業付出相應的成本,因此營運資金管理的目的就是在其所帶來的收益和成本之間權衡,在保證正常需要的前提下,使運營資金持有量最低。
而股利分配活動則是需要在企業短期利益與長期利益之間權衡,確定最佳的股利分配政策。
二、中小企業的界定及財務管理的特點
根據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號《關于印發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的通知》規定,中小企業是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依法設立的,從業人員、營業收入、資產總額等指標相對較小的企業,包括中型企業、小型企業和微型企業。
與大型企業相比,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主要特點包括,第一,企業整體規模較小,大多中小企業都屬于初創階段或成長階段,財務管理涉及的業務量及資金較少,財務管理的組織規模也較小。第二,財務管理部門大多時候被認為是為生產和銷售服務的“后勤部門”地位不被重視。第三,所有權及股權結構簡單,大多中小企業的經營者既是企業的所有者,又是企業的出資人。第四,財務管理的責權過于集中,大部分集中在企業的高層管理者手中。
三、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為了促進中小企業的健康、穩步、持續發展,我國雖然在融資政策、深化“放管服”改革、企業稅收優惠等方面為中小企業提供了大力支持,但是由于眾多原因,大多中小企業發展不盡人意,在財務管理方面普遍存在以下問題。
(一)管理層不夠重視、觀念落后
我國的很多中小企業都是私營企業,企業主簡單地認為財務工作就是收支余,是一項簡單的工作,只要稅務局不審查就可以了,財務人員把賬做平即可,只關注會計核算不重視財務管理。財務部人員基本就配一個會計和出納甚至于出現會計和出納由同一人兼任,任人唯親,更有甚者相關財務人員未接受過專業的學習培訓,其他的都由企業主決定。由于對財務管理的重要性缺乏認識以及自身能力的限制,在工作中沒有學習新的管理理念和知識,導致財務管理工作不能高效地開展,降低了企業市場競爭力。
(二)專業能力欠缺、組織混亂、缺乏有效制度
首先,因為管理理念等問題,只追求片面的短期利益,低工資招聘專業水平低的財務人員,專業能力欠缺。其次,財務人員組織結構配置簡單,沒有結合企業情況配備相應的財務人員,財務組織結構、分工混亂,一個財務人員兼任會計、保管員、行政人員甚至收銀人員等不同角色,財務管理的組織結構混亂。導致財務人員在處理專業性較強的財務工作時,沒有能力執行、沒有時間執行或執行效果低,有時為了完成工作應付檢查甚至出現弄虛作假的行為。最后存在老板的話就是管理制度的現象,公司的財務管理制度形同虛設,嚴重阻礙了企業的發展。
(三)籌資困難、投資盲目
籌資方面,中小企業有的管理者缺少資金的時間價值和現金流量觀念,缺少科學性,沒有合理確定股權資金和債權資金結構,在融資成本及融資風險之間也沒做好利弊權衡,加之大多中小企業規模小、負債高、產品缺乏競爭力等原因,不滿足銀行貸款政策,銀行也會因風險太高也不愿意提供貸款或者提高貸款利率,加重了企業經營成本,有的企業經營者為了控制權等問題也不愿意吸收直接投資,這樣就容易出現資金鏈斷裂,最終給企業造成滅頂之災。
投資方面,有時企業過度自信、為了高收益盲目投資風險較高的行業,導致過度透支企業不易積累的資本和信譽,過度投資使企業陷入負債經營的泥潭之中,最終舉步維艱。
(四)營運資金監管薄弱
現金管理混亂,在營運資金監管過程中,很過中小企業不規范,違反相關法律或規定,認為公司是自己開的,公司所有資源都是自己的,將公司的資金隨意轉到個人賬戶,公私不分,挪作他用,長期掛賬。通過其控制的企業直接借款、代墊費用、代償債務、代發工資等直接占用公司資金;通過非市場的價格進行關聯交易,通過商品服務交易、資產租用、費用分攤等活動,進行資金的利益輸送。
存貨過多占用資金,造成資金停滯,周轉緩慢;應收賬款管理不善,對信用制度不夠重視,造成應收賬款周轉緩慢,資金回收困難;流動負債管理較差,較少利用商業信用,沒有對比現金折扣的信用成本率和短期借款利率,降低了營運資金的效率。
(五)侵害中小股東利潤分配請求權
股東投資公司的目的在于獲得投資回報,根據誠實信用原則,其對公司約定或者法律規定的利潤分配產生合理信賴,相信對方能夠積極適當履行相關義務從而使得己方投資目的得以實現。而中小企業中很多利用大股東的身份,不分、少分、延遲分配利潤,以犧牲中小股東利益為代價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而非公司利益最大化,侵害了中小股東利潤分配請求權,使企業聲譽受損,不利于企業長期的發展。
四、解決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問題的對策
企業財務管理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發生或存在一系列問題,運用對策解決問題,不斷改進、完善,從而提高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進而推動企業穩定持續發展。
(一)轉變觀念,重視財務管理
公司管理層應轉變觀念,企業應有一定財務管理水平的人員負責整個企業的財務運作,聽取專業人員的建議,并授予一定權利,使財務部門由核算型職能向管理型職能轉變,發揮財務部門的職能作用,為企業的決策提供科學的依據。
(二)培養人才、提升執行力、制度落實
首先,外聘或內部提升正直、有良好道德價值觀和能力的財務人員,加強專業人才培養,鼓勵員工參與學習提升,組織參加專業知識培訓,培訓后進行考核,采用合理的獎懲措施,調動員工學習和工作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其次,結合企業目前情況和發展規劃,合理配備或預備財務相關人員,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并配備科學的信息系統設備,提升財務部門的執行力。
最后,根據企業自身情況和參照先進企業財務管理的基礎上,制定一套科學的適合本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該制度不能形同虛設,所有人都要遵守,這樣才能相互制衡與監督,控制或者減少、規避風險,保證財務管理的有效運行。
(三)加強籌資管理和投資管理
首先針對中小企業籌資方面存在的問題,合理安排籌資渠道和選擇適當的籌資方式降低資本成本、控制財務風險。籌資方式有銀行借款、發行債券、融資租賃、吸收直接投資、發行股票利用留存收益等。企業應與政府、銀行、金融公司、證券公司等機構保持密切聯系,了解國家金融政策,不同的貸款政策,企業應在分析內、外環境的基礎上,考慮自身風險承受度等因素,經過測算、比較不同籌資方式的資金成本和風險后,選擇最適合企業的籌資方式。
對于投資方面存在的問題,不論是固定資產投資、有價證券投資還是公司并購與收縮中,都需要以嚴謹的態度和科學的方法對投資方案進行分析、評價、論證后進行。比如:固定資產投資投資回收期一般不應超過固定資產使用期限的一半,以投資回收期最短為優;投資回報率越高的方案為優;單一方案中凈現值大于零的方案可行,多個方案中應選擇凈現值大于零且值最大的方案。
(四)加強營運資金的監管
企業應建立現金專人管理制度、現金登記制度、內部審計制度和現金的收入、支出、余額的預算管理,測算并保持最佳現金持有量水平。在適當利用賒銷增加產品市場占有率的條件下,合理控制應收賬款的余額,加快應收賬款的周轉速度。合理確定存貨量,在保證正常生產的情況下降低存貨對資金的占用,加大對存貨的日常管理和控制,擴大銷售提高存貨周轉速度,充分利用商業信用籌資等。
(五)建立保護中小股東的權益機制
《公司法》第一百零六條規定累積投票制能夠讓中小股東選出代表自己利益的人,對大股東形成制衡,提高中小股東權益保護水平。企業應建立有效的股東民事賠償制度、建立表決權排除制度、完善中小股東的代理投票權和退出機制,這樣才能保護各股東相關權益,有利于合作共贏和企業長期發展。
2019年4月29日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五)》第四條規定從中小股東利潤分配請求權角度出發,以法律形式保護了中小股東的相應權益。
五、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對中小企業財務管理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研究闡述,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認為企業必須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主動接受先進的管理理念,加強對財務管理的重視,不斷培養高素質財務管理人才,加強財務管理投入和制度、機制建設并落到實處、妥善處理好利益相關者之間的要求,才能讓企業經營決策更加科學合理,才能有利于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逐步提升,才能提升中小企業的綜合管理能力水平,最終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目標。為企業做好財務管理工作提供了參考價值,并為企業未來的穩步、健康、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丁奎山.財務與會計[M].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19:12-172.
[2]田明.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M].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19:357-360.
(作者單位:四川恒升泰和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