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的 探討護理信息化管理在臨床護理質量管理與持續改進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2019年2—9月間隨機將300例住院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150例,觀察組實施信息化護理管理,對照組實施常規非信息化護理管理,比較兩組護理質量評價得分、健康宣教評價指標得分及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護理質量各指標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健康宣教各指標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護理信息化管理能夠有效促進臨床護理質量,利于全院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工作的開展,提高護理質量持續改進質量,提升護理滿意度提升。
[關鍵詞] 信息化;護理管理;持續改進;護理滿意度;護理質量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20)07(c)-0094-03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 Nursing Quality Management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XIANG Xiu-feng
Department of Nursing, Luzhong Hospital of Peking University, Zibo, Shandong Province, 2554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nurs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 clinical nursing quality management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Methods From February to September 300 hospitalized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n observation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each with 150 cases. The observation group implemented information-based nursing management, and the control group implemented conventional non-informative nursing management.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evaluation scores of nursing quality and health education evaluation indicators and satisfaction. Results The scores of various indicators of nursing qualit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scores of health promotion and education indicator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Nursing informatization management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quality of clinical nursing,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nursing quality in the whole hospital,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nursing, and improving the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Key words] Informatization; Nursing management; Continuous improvement; Nursing satisfaction; Nursing management
護理質量是反映一個醫院護理能力和管理能力的重要評價標準之一,如何提高醫院護理質量,保證臨床護理質量管理與持續改進循環上升,是醫院護理管理者重要工作內容[1]。在信息化快速發展的當下,越來越多的行業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管理效果[2],而對于醫療行業,如何利用信息化技術,將信息化技術與醫院護理質量管理工作相結合,實現醫院護理質量管理及護理質量持續改進信息化管理,將護理質量改進管理進行數據化管理,并通過信息化技術加以分析,為護理質量持續改進指明方向,成為護理管理者工作的重點[3]。目前臨床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多為各病區獨立管理,缺乏全院統一管理和信息互通,不利于查漏補缺[4]。為了提高該院護理管理水平以及醫院信息化建設發展,該院自2019年2—9月建立信息化護理管理系統,并以300例患者為研究數據來源,對信息化管理在臨床護理質量管理與持續質量改進工作中產生的積極效果進行系統評價,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該院住院治療患者300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年齡20~80歲;意識清醒,能夠配合臨床治療和護理工作開展;具有良好認知能力和溝通能力;對該研究知情,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意識障礙患者;合并精神疾病或心理性疾病者;治療期間死亡者。參與研究護理人員48名,其中副主任護師1名,主管護師10名,護師15名,護士22名;本科學歷35名,大專學歷10名,中專學歷3名。隨機將研究對象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其中對照組150例,男86例,女64例;年齡23~77歲,平均(50.4±15.8)歲;農村77例,城鎮73例。觀察組150例,男79例,女71例;年齡22~73歲,平均(49.6±16.3)歲;農村79例,城鎮71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以病區為單元的非信息化護理質量持續改進方法,具體措施如下:護理部向全院各病區以紙質文件形式,下發各季度病區護理質量目標及持續改進方案,各病區護士長組織該科室護理人員定期對該病區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分析,找出需要急需解決的護理問題,根據護理部下發的護理質量目標和持續改進方案,制定并實施符合該病區實際情況的護理質量持續改進計劃,并嚴格按照護理質量改進計劃進行質量持續改進,每季度將該病區護理質量持續改進方案及實施效果以固定格式的文字文件上交至護理部,作為護理部對各病區護理質量持續改進管理效果的評價。觀察組實施信息化護理質量持續改進方法:護理部以質量持續改進PDCA循環管理理論為基礎[5],結合目前醫院臨床護理質量管理形式,聽取目前臨床護理管理及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實施情況及效果,在知網、萬方、維普等數據庫,以“護理質量持續改進”“護理管理”“網絡信息化醫療管理”等為關鍵詞,檢索相關研究報道,提取接近該院實際情況,具有良好可行性的管理理念和措施,請網絡工程師在醫院現有網絡平臺基礎上建立信息化護理管理及護理質量持續改進信息系統。將各專科制定的專科護理質量評價標準和醫院制定的基礎護理質量評價標準上傳于信息系統,供全院各科室護理人員下載查閱學習,鼓勵各科室將在護理工作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匯總到病區護士長處,集中進行系統上傳交流。護理部抽取專門人員進行全院護理質量跟蹤督查,及時向各科室上報的護理問題進行整理篩選,提取發生率較高、矛盾尖銳的若干問題組織全院護理專家討論,結合醫院實際情況,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再由護理部專職人員上傳至信息系統供全院各科室護理人員下載查閱學習[6]。在信息系統設置討論專區,護理人員可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鼓勵對各項護理質量管理評價標準及要求進行問題反饋,提出其在臨床實施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對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督促各病區護士長對該病區存在的護理質量問題進行深入總結,并上報最終整改措施以及改進效果。護理部可隨時對全院各病區護理質量管理及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實施情況進行數據提取和分析,便于護理管理者對全院護理質量管理和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實施情況和效果進行管理。
1.3? 觀察指標
①護理質量評價:以病區管理、基礎護理、專科護理、護理技術及護理文書共5個方面作為護理質量評價指標,每個方面滿分100分給予評價,得分越高說明護理質量越高。②健康宣教評價:以住院告知、病區制度、輔助檢查、疾病知識4個方面作為護理健康宣教評價指標,每個方面滿分100分給予評價,得分越高說明健康宣教質量越高。③護理滿意度:向研究對象發放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對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進行評價,包括護理環境、護理技術、護理態度、護理效果4個方面,總分100分,得分越高說明護理滿意度越高。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理質量各指標評分
觀察組病區管理、基礎護理、專科護理、護理技術及護理文書等護理質量指標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健康教育各指標評分
觀察組住院告知、病區制度、輔助檢查、疾病知識等健康教育質量各指標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患者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6.43±2.85)分,對照組護理滿意度評分為(90.17±2.69)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6.815,P=0.008<0.05)。
3? 討論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信息化管理已在各行業迅速發展,并取得良好效果。近幾年,醫院信息化管理也在各級醫院逐漸展開,護理人員作為醫院工作人員的主力軍,基數大、工作量重、工作內容繁瑣等特點均對護理質量產生一定影響[7],護理質量持續改進作為護理管理的重要手段,具有管理連續性、動態性,且重視質量反饋,對臨床護理質量管理具有一定指導意義。但在臨床實際護理質量管理工作中,并沒有統一的護理質量持續改進方案,各級醫院護理質量持續改進的實施效果也參差不齊。千冬維等[8]充分利用醫生與護士的不同分工和協作特點,采用醫護一體化管理模式開展護理質量持續改進,有效提升護理人員工作積極性,降低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進而達到持續提升護理質量的目的。陳付紅等[9]借助信息化管理方法對護理給藥不良事件實施信息化給藥閉環管理,有效降低護士給藥不良事件發生率,為信息化管理方法在護理質量持續改進中的應用可行性提供借鑒。
傳統的護理管理方案多采用以病區為單元,再逐級上報至護理部,由護理部做統一指導,質量持續改進工作仍然由各病區獨立完成,此方法缺乏整體性,質量改進不全面,缺乏共性問題討論和追蹤,不利于全院整體護理質量的管理和整體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而信息化護理管理平臺的構建是基于護理管理要求和醫院實際情況,在全面聽取各病區護士長意見的基礎上創建的,其運作理念和方法更切合醫院實際情況,臨床護理操作起來也更容易上手,利于信息化管理的快速開展;另外,信息化護理管理將全院護理隊伍作為一個整體來管理,能夠更加準確確定臨床護理缺陷,給護理質量持續改進提供方向。
該研究借助信息化平臺將全院護理工作中導致護理質量下降的突出問題反饋到平臺,通過全院各科室護理人員參與討論,提出自己的看法,最終找出全院護理工作中的共性問題,提出改進措施,并通過平臺下傳到全院各病區,有效將全院各病區護理工作者聯系在一起,實現護理信息共享和護理質量動態監測[10],更利于護理質量管理,各病區護理人員通過平臺可對其他專科健康宣教知識及專科護理技巧進行學習,豐富自身護理技能和護理知識,更有利于實現護理資源的優化和護理配置。喜燕等[11]通過信息化電子交班系統的應用,有效提升全院護理質量和護理交班質量;劉小青等[12]利用護理信息系統有效推動全院護理信息化管理,提高全院護士工作效率和護理質量,與該研究結論一致。由此可見,創建信息化護理管理體系和全面推進信息化護理管理符合我國科學發展和醫院發展及管理要求,并且信息化護理管理的有效性得到充分驗證,通過該研究還發現,護理信息化管理不僅對護理隊伍建設、護理質量提升有顯著效果,而且對護理質量持續改進也具有明顯促進作用,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莊秋云,連麗虹,馮龍艷.以問題為導向的三級護理查房對提高護理質量和患者滿意度的效果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20,18(16):228-229.
[2]? 盛彧欣,李蘭燕,周琬琪,等.辦公自動化系統在研究所科研信息化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中醫藥圖書情報雜志,2020, 44(3):57-60.
[3]? 吳曉英,王泠,李森.護理信息化建設:我們在路上[J].中國醫院院長,2015,15(1):73-75.
[4]? 黃曉英.PDCA循環在急診護理質量管理持續改進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9,11(30):195-197.
[5]? 周祖宏,申煒,廖敏.一體化護理信息系統建設實踐[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5):145-146.
[6]? 趙捧.醫院護理工作信息化的應用探討[J].科學與信息化,2017,11(7):144.
[7]? 薛水蘭,郭雅嬌,黃荔紅,等.護理安全管理軟件的研發及應用效果[J].護理學雜志,2017,32(2):57-59.
[8]? 千冬維,劉靜,程彥英.醫護一體化模式在手術室護理質量持續改進中的作用[J].貴州醫藥,2020,44(4):663-664.
[9]? 陳付紅,陳亞丹,呂麗敏,等.信息化給藥閉環管理模式對護理給藥不良事件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20(10):1372-1375.
[10]? 宋怡,宋濤.信息化護理質控對提高護理質量的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30):233.
[11]? 喜燕,祖木熱提·烏斯曼,趙婷,等.信息化電子交班系統在提高護理服務質量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7,23(22):114-115.
[12]? 劉小青,沈敏,王金玉,等.護理信息小組的建立與實踐成效[J].護士進修雜志,2019,34(11):995-998.
(收稿日期:2020-04-20)
[作者簡介] 相秀鳳(1981-),女,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護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