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湘媛


[摘要] 目的 研究績效考核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7年1—9月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診的58例患者為研究對象,設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29例。對照組:常規公共衛生服務管理;觀察組:在常規公共衛生服務管理的基礎上應用績效考核。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社區滿意度96.55%與對照組82.76%相比較高(P<0.05),應用后觀察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評分(91.42±1.85)分與對照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評分(79.31±1.36)分相比較高(P<0.05)。結論 績效考核應用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管理中,提高了社區滿意度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在臨床中應用。
[關鍵詞] 項目管理;績效考核;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社區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 R19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20)08(b)-0064-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erformance appraisal in basic public health service management. Methods A total of 58 patients who came to th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from January to September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y were set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29 cases in each group. Control group: routine public health service management; observation group: performance appraisal based on routine public health service management.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s community satisfaction rate of 96.55%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s 82.76%(P<0.05). After applicat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s ability of daily living score (91.42±1.85)points and the control groups ability of daily living score (79.31±1.36)points relatively higher(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performance appraisal in the management of basic public health services improves community satisfaction and patients' ability of daily living, 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Project management; Performance appraisal; Basic public health service; Community satisfaction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提高了,就醫時對醫療服務的要求也在逐漸提高。各大疾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醫療單位不斷地完善了管理制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體系也沒面臨著更高的要求。公共衛生服務一直被人們認可,并且也在進步,公共衛生服務通過對衛生資源的合理配置,為人們的身體健康提供保障,衛生保健能夠有效預防疾病,一切都是為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并且推動現代化進程的發展。社區疾病的預防以及保健工作,能夠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改善人民的生活質量,緩解看病困難的社會現象。為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工作更加順利,該次研究選取在2017年1—9月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診的58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對績效考核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管理中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診的58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對臨床資料進行分析,該研究所選病例已經經過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或家屬都知情同意,由此對績效考核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展開了研究。將兩組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29例。其中觀察組男性13例,女性16例;年齡34~68歲,平均(49.32±2.31)歲;患病病程6~32 h,平均病程為(19.76±1.25)h。對照組男性15例,女性14例;年齡32~61歲,平均(47.13±1.16)歲;患病病程5~34 h,平均病程為(20.67±1.13)h。對兩組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其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常規公共衛生服務管理。首先要建立檔案資料,集中保管社區人員的檔案資料,及時地登記疾病信息,做好社區檔案的保密工作,動態管理社區人員的疾病,并且對于患有不同疾病的患者,檔案上要有區分標識。應急管理教育要定期進行,提高工作人員應急的能力,儲備好物資,并及時地補充,完善公共衛生服務的應急管理制度,向上級衛生服務行政部門匯報社區疫情,按照標準書寫病歷,并做好消毒隔離工作,預防交叉感染[1-3]。發現社區有傳染病患者的時候,及時將患者送到傳染病醫院,進行救治,嚴密監測傳染病的傳播情況,進行預防性消毒,建立健全疾病的防治制度,按照規定管理好傳染病的預防工作,做好疾病防治的宣傳工作,使家長重視社區兒童的預防接種,降低發生疾病的風險,社區的疫苗應該有專門的護理工作人員保管,合理儲存疫苗,并且保持接種環境安靜整潔,可以按時預約接種。做好社區保健工作,開展健康教育,并且對社區人員了解的疾病相關知識的狀況進行調查[4-5]。
1.2.2 觀察組 ?在常規公共衛生服務管理的基礎上應用績效考核。績效管理的核心是堅持科學發展觀,不斷地完善公共衛生服務管理制度,目的是實現公共衛生服務的相對平等。對于社區的信息變動,應該及時地分析統計,并且要做好調查,建立以及完善公共衛生服務的制度,并且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確定考核標準,對社區滿意度進行考核,主要按照社區人員的反饋結果,規范化衛生服務流程,落實公共衛生服務的全部內容[6]。并且合理地利用資金,可以適當提高補助資金,加大衛生服務事務資金投入,使社區人員有更好的衛生服務[7-9]。遵循社區服務的基本原則,實行賞罰制度,對于考核結果比較優秀的工作人員增加績效獎勵,并及時地對服務質量進行檢測,對于不達標的進行罰款[10]。考核內容包括資金管理,資金的預算安排、執行以及管理都要進行考核,對社區兒童、產婦以及老人的保健,檔案管理,預防接種都要嚴格要求,觀察高血壓、糖尿病疾病的發病率,并且要進行真實性核查。考核對象為負責公共衛生項目的所有工作人員,績效考核堅持內部考核評估之后,再次進行社會評估,綜合計算工作人員的成績,全面的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質量[11-12]。結合實際情況對人力資源的利用率進行分析,指導基本衛生工作,對于團隊配合不當等問題,應該進行持續的質量改進,及時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保證護理工作的效率以及質量,制定相應的措施提高工作人員的積極性,考核中納入工作人員的應變能力,加強應急隊伍的建設,使工作人員靈活地將知識轉化為實踐。
1.3 ?評價方法
自制問卷表調查分析兩組社區滿意度以及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評分。
1.4 ?統計方法
研究獲取患者資料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社區滿意度
研究發現觀察組患者的社區滿意度96.55%與對照組82.76%相比較高(P<0.05),見表1。
2.2 ?日常生活能力
研究發現應用后觀察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評分(91.42±1.85)分與對照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評分(79.31±1.36)分相比較高(P<0.05),見表2。
3 ?討論
時代在不斷進步,我國醫療服務的質量也越來越好,但是人們的要求也在一直改變。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不斷的發展,并注重建設社區公共衛生服務,社區的特殊性在于疾病的發病源頭不固定,外來人口的流入,社區對于疾病的防治與管理,能夠有效的減慢疾病的傳播速度,并且早發現早治療,社區衛生影響著社會的衛生建設,因此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能夠改善城鄉衛生環境,有效地應對疫情的發展,提前做好準備,推進綜合衛生的滿意度。社會看病難的現象曾經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并加重了醫療單位的醫療糾紛,患者對醫療單位的不正確認知,不敢就醫,就醫不敢治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緩解了一些社會問題,并對社會上的一些疾病做好了預防的準備工作。公共衛生服務明確了工作的流程以及思路,并推進了社區衛生工作,績效考核使公共衛生服務更加規范化,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原則,正確使用財政功能,有效地提升了社區衛生服務水平,加大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管理制度。績效考核使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分工更加明確,資金的正確使用,使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更強,并且對自己的工作狀態正確的評價,有效調動了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并且通過工作效率的分析,增強了其主動性,建立并完善了和諧密切的工作機制。考核的原則要合理,堅持科學性地進行考核,要公正公平,堅持實事求是,并且最后要公布考核結果,使工作人員正確定位自己的工作狀態。考核中應該包含公共衛生服務的基本內容,健康檔案的建立、填寫與管理,以及重要的衛生服務項目都要納入考核標準,合理地運用資金,對社區人員提供適當的補助,規范社區的健康管理工作,監測任務的完成情況,最后對項目實施效果進行評價。績效管理高度重視公共衛生服務質量,國家開展的服務項目的研究工作要多加重視,對工作重點加大管理力度,強化管理制度,保證項目的完成。對社區衛生室提高要求,并嚴格要求服務質量,對于一些謀取個人利益的現象,應該嚴肅處理,考核紀律要遵守,對于私自濫用資金的工作人員,應該按照法律處理。績效考核能夠監督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工作人員的工作,間接促進服務質量,并且約束服務行為,保證社區人員接受醫療服務的權利平等,實現真正的公正公平,并制定實施方案,可以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中心成立績效考核管理小組。最后要使人們正確認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中心的作用,加強社區管理,服務是為了社區人員的身體健康,并努力使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更多,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體系一直被人們認可,并且也在進步,公共衛生服務通過對衛生資源的合理配置,為人們的身體健康提供保障,衛生保健能夠有效預防疾病,一切都是為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并且推動現代化進程的發展。社區疾病的預防以及保健工作的優化,能夠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該次調查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社區滿意度96.55%與對照組82.76%相比較高(P<0.05),應用后觀察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評分(91.42±1.85)分與對照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評分(79.31±1.36)分相比較高(P<0.05)。
綜上所述,績效考核應用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管理中,提高了社區滿意度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在臨床中應用。
[參考文獻]
[1] ?夏叢旺.績效考核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管理中的應用[J].河南預防醫學雜志,2019,30(9):725-726.
[2] ?鄭峰.城市社區公共衛生服務管理中的績效考核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8(36):74-75.
[3] ?隋宏勛.鄉鎮衛生院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管理模式探討[J].社區醫學雜志,2019,17(12):736-738.
[4] ?張宏偉,許靜,馬煜,等.陜西省基本公共衛生結核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務項目實施效果評價[J].中國防癆雜志,2019,41(9):951-956.
[5] ?孫正平.基層單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管理分析[J].魅力中國,2017(z2):276.
[6] ?王瑜.績效考核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醫藥前沿,2018,8(10):382.
[7] ?羅銀波,賈利高,劉軍安,等.湖北省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管理及相關問題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2019,35(6):676-679.
[8] ?鄭洋.北京市海淀區公共衛生服務的政府管理對策研究[J].中國衛生監督雜志,2018,25(6):532-539.
[9] ?王佩云,燕容容,吳雙霞.晉城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慢性病患者管理績效考核情況分析[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7, 31(12):54-55,78.
[10] ?晏梅.如何做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關于基本公衛項目質量管理的幾點思考[J].飲食保健,2019,6(9):284.
[11] ?何祥光,農圣.我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信息特性與管理建議[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8,35(10):790-793.
[12] ?蘭俏靈,王梅.績效考核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管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7,27(23):469.
(收稿日期:2020-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