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的 分析血透室臨床護理帶教中存在的問題與應對措施。方法 在該院血透室中選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共60名實習護生作為該次研究對象,以電腦隨機的方法對半分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血透室護生采用常規教學方法,實驗組血透室護生采取優質帶教方法。比較兩組血透室護生的考核成績和血透室護生對教學方法的滿意度。分析它們教學要點及其結果。結果 實驗組血透室護生的考核成績高于對照組血透室護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血透室護生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血透室實習護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血透室中采用優質帶教方法對實習護生進行教學,可以提高實習護生的考核成績和相應技能,提高實習護生對教學方式的滿意度。
[關鍵詞] 血透室;護理帶教;問題;措施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20)07(c)-0128-03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 in Hemodialysis Room
HE Qun
Hemodialysis Room, Hunan Brain Hospital, Changsha, Hunan Province, 410007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 in the hemodialysis room. Methods A total of 60 nursing interns from July 2018 to July 2019 were selected from the hemodialysis room of the hospital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in half by random computer method, namely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nursing students in the hemodialysis room of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conventional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nursing students in the hemodialysis room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dopted high-quality teaching methods. The assessment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of nursing students in the hemodialysis room and their satisfaction with the teaching methods were compared. Analyze their teaching points and their results. Results The test scores of the nursing students in the hemodialysis room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nursing students in the hemodialysis room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intern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In the hemodialysis room, high-quality teaching methods can be used in the hemodialysis room to teach interns, which can improve the assessment results and corresponding skills of interns,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interns of the high-quality teaching method.
[Key words] Hemodialysis room; Nursing training; Problems; Measures
血透室是醫院治療腎功能衰竭患者的主要陣地,如果患者的護理措施沒有做到位,很可能導致患者在血透室發生內部感染[1]。一旦患者在血透室發生院內感染,將給血透室里的患者帶來更大的損害,給患者的后續治療造成更大的阻礙和麻煩,非常不利于醫院營造良好的醫患關系[2]。近年來已經有不少血透室患者遭受到感染的病例,引起了社會部分群眾對醫院的不信任,加劇醫患沖突[3]。由于人體機制的特殊性,血透室患者需要長期透析維持生命,因此患者的恢復時間比起其他病有比較漫長的恢復期,大部分患者需要頻繁地來血透室透析治療,護理人員需要掌握的知識也就更多[4]。護理人員的培養也是血透室的工作重要一環[5]。從實習護生的培養來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知識和護理技能是一種切實有效的方法。優質帶教方法是一種互動性和開放性都很強的教學手段,開展優質帶教方法需要實習護生提前備好案例和做好資料準備,在開展教學前就將案例發放到學生手中,讓學生有一個提前的認知和準備,再開展帶教就可以將理論和實際結合,分階段傳達出原本不好表達的理論知識[6]。從而讓實習護生在護理知識的學習中既有案例的基礎認知又可以收獲理論知識,增加學生的問題分析能力和動手能力。將優質帶教方法應用于血透室的臨床帶教是由于近年來血透室實習生中采用常規帶教的效果不理想,且常規帶教教授知識的過程過于死板,沒有良好的溝通和互動[7]。而優質帶教可以縮短實習護生與帶教護師的距離,教學的效果更好[8-9]。該文在該院血透室中選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共60名實習護生作為該次研究對象,分析血透室臨床護理帶教中存在的問題與應對措施,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院血透室中選取60名實習護生作為此次研究對象,以電腦隨機的方法分對照組和實驗組。其中實驗組男性8名,女性22名,年齡在18~22歲,平均年齡為(19.3±1.1)歲,本科生38名,專科生22名;對照組男性7名,女性23名,年齡在18~23歲,平均年齡為(19.6±1.3)歲,本科生17名,專科生13名,以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①在該院血透室實習的護生;②告知實習護生研究意義,經過實習護生同意;③心理精神方面正常。排除標準:①視聽障礙;②身體和智力有缺陷的。該次研究通過該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對照組教師采用常規帶教方法講授血透室護理知識,采取每天護生跟著護師的方式學習,在護理中講解知識,學生記錄重點知識的方法進行,學習4周。實驗組采用優質帶教方法,用4周時間教學,劃分為4個階段開展,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的教學內容,這些教學內容有一定關聯又是相對獨立的教學。在第一周也是第一階段,教師的重點是傳授血透室護理中的理論知識,將書本上的東西通過自己簡練的語言進行總結,不斷增強血透室實習護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在第二周即第二階段,對第一周的血透室理論知識先進行一個溫故性的總結,幫助沒有掌握的和遺忘的學生作一個回顧,然后在上周基礎理論知識上講解血透室高階護理知識和臨床的護理操作技巧,講解自己的護理案例和案例中使用的護理方法,教師對護理應該做一定的演示;在第三周即第三階段,仍然先回顧第二周的知識和操作技巧,然后開展臨床護理,教師帶領學生對血透室患者進行護理,護生根據學習的案例對患者開展類似的護理,教師在血透室實習護生的護理操作中實時指出問題,培養他們自己發現問題、互相指出護理中的錯誤和糾正的能力;第四周是一個總結和總復習階段,在這一階段,血透室實習護生可以就自己3周以來的迷惑和不解向老師進行請教,教師及時回答和解決問題,同時繼續開展臨床對血透室患者的護理,教師在旁指導。在教學結束后,實習護生應上交一份自己該階段護理的案例和護理手段和護理體會[10]。
1.3? 觀察指標
兩組實習護生都進行統一的考核,觀察記錄兩組血透室實習護生的考核成績,包括理論成績、操作成績和病歷書寫成績;請實習護生填寫對教學的滿意度調查表,教學滿意度調查中,滿分100分,<60分為不滿意,60~90分為基本滿意,>90分為非常滿意。教學滿意率=(非常滿意度人數+基本滿意度人數)/該組人數×100.0%[11]。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0.00統計學軟件處理該次血透室實習護生的相關數據,計量資料用(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n(%)]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生考核成績
實驗組血透室實習護生的各項考核成績都高于對照組血透室實習護生的考核成績,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護生滿意度
實驗組血透室實習護生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血透室實習護生的滿意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血透室作為一個透析治療的地方,對護理人員的要求高,操作不慎就容易造成感染[12]。血透室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不少[13],在目前看來問題多為在護理帶教人員問題,有以下幾點。①在傳統的護理帶教理念下,護理帶教人員的工作不到位和積極性不高,在血透室工作的人員強度比較大,也就使得部分的護理帶教人員對護理帶教的積極性降低,也沒有意識到自己在這個崗位的重要性,對抗感染的教學不到位,沒有將自身對抗感染的知識全部教授給實習護生,認為血透室的抗感染應由醫院的感染控制人員負責,自己只需要負責護理患者就好了,對帶教的積極性低,所以造成在血透室的工作人員對感染完全沒有自己的把控,部分工作不積極的護理人員也沒有向實習護生講解清楚怎樣防止感染,帶教的質量和效果都比較差,最終會造成在院內血透室的患者的感染人數增加和患者的治療效果受到影響[14]。②護理帶教人員的專業知識不夠,部分護理帶教人員對血透室的感染知識了解并不豐富,也沒有得到相應的培訓,甚至對自身的感染控制步驟該怎么做也知曉甚少[15]。部分護理帶教人員無法區分什么是高、中、低危險物品,也不知道怎樣辯證地根據不同情況使用不同的消毒液,因此這樣的帶教人員帶實習護生學習,其效果自然較差。而因此傳統的護理帶教不適宜繼續在當前的血透室帶教中使用,該文采用了優質帶教對實習護生進行帶教,通過優質帶教,可以通過以下措施改善帶教存在的問題[16-17]:①可以實現帶教人員與實習護生更加頻繁地溝通和交流,幫助實習護生鞏固知識。②可以通過理論和實際操作的方式,打破過去實習護生重理論輕實際的局面。③增加了問答和復習整理環節,增加了護理案例教學,可以解決實習護生的疑惑和學習遇到的困難。④通過分階段的臨床護理教學教授護理知識,可以更有針對地教授知識[18-19]。而在該文研究中,實驗組血透室實習護生的各項考核成績都高于對照組血透室實習護生的考核成績(P<0.05),這表明采用優質帶教的方式實習護生的成績更好,掌握的理論和護理知識更好。實驗組血透室實習護生的滿意度(93.3%)高于對照組血透室實習護生的滿意度(70.0%)(P<0.05),這與汪洪霞[20]的相似研究中采用優質帶教實習護生的滿意度(93.23%)更高的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在血透室中采用優質帶教方法對實習護生進行教學,可以提高實習護生的考核成績和相應技能,提高實習護生對教學方式的滿意度,優質帶教方法在臨床中對血透室實習護生的帶教中具有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周釗.情境教學模式在血透室臨床護理帶教中的應用效果[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6(28):98.
[2]? 胡杰慧.情境教學模式在血透室臨床護理帶教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7(5):106,109.
[3]? 俞琳燕.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對血透室護理質量與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飲食保健,2019,6(4):145.
[4]? 王娟.血透室實習護生臨床帶教改革效果[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6(26):127.
[5]? 趙小培,殷開錄,馬春燕,等.情景教學聯合PBL教學在血液凈化帶教中的臨床效果[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 5(18):185.
[6]? 萬林,施素華,黃榕,等.血液透析室護士身心健康狀況與應對方式的關系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18,18(1):48-51.
[7]? 羅暢,李招,盧娟.以病例為引導的互動式教學模式在血液透析室護理帶教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9,16(20):147-148.
[8]? 劉均敏.情境教學模式在血透室臨床護理帶教中的應用[J].飲食保健,2020,7(2):283.
[9]? 魯曉雅,王亞雯,林芝.分析血透室護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與預防對策[J].飲食保健,2019,6(6):140
[10]? 丁英.血液透析臨床帶教中應用問題學習的教學模式效果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21):115-116.
[11]? 程紅梅.觀察PBL教學法用于血液透析護理帶教中的效果[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0,12(5):26-28.
[12]? 閔俊.新式教學模式在血液透析護生帶教中的應用療效評價[J].科學養生,2019,22(12):64-65.
[13]? 郭群莉.情景模擬教學法在血液透析室實習生帶教中的應用效果[J].科學養生,2019,22(12):77-78.
[14]? 余徵徵,張秀峰.情境教學模式在血透室臨床護理帶教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20,13(10):38-39.
[15]? 張穎.血液透析室護理帶教中互動式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內蒙古科技大學[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5(20):184,195.
[16]? 馬曉紅.分階段目標教學在血透室護理帶教中的應用價值的探討[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5(14):194-195.
[17]? 董佳,郭春婷.以病例為引導的互動式教學模式在血液透析室護理帶教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20,17(9):130-132.
[18]? 周釗,楊道榮.PDCA循環在血液透析中心臨床帶教中的應用[J].保健文匯,2017(1):81.
[19]? 顧建俠,顧政輝,虎佩瑩.臨床護理路徑在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保健營養,2020,30(4):156-157.
[20]? 汪洪霞.血透室新人員工的帶教體會[J].母嬰世界,2019(13):283.
(收稿日期:2020-04-30)
[作者簡介] 何群(1987-),女,土家族,本科,護師,研究方向:血透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