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娟



[摘要] 目的 分析風險管理在頭頸部腫瘤化療患者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研究時間為2018年6月—2019年6月,以2018年12月30日作為分組節點,之前作為對照組,開展常規護理管理,之后作為觀察組,開展風險管理,以為頭頸部腫瘤化療患者開展護理工作的10名護理人員作為研究對象,對比兩組護理管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總滿意度98.39%(61/62)高于對照組64.52%(40/6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對頭頸部腫瘤化療患者的護理管理采用風險管理可有效降低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提高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 風險管理;護理管理;頭頸部腫瘤化療患者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20)08(b)-0133-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risk management in the nursing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head and neck cancer chemotherapy. Methods The study time is from June 2018 to June 2019, with December 30, 2018 as the grouping node, before as the control group, carry out routine nursing management, and then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carry out risk management, for head and neck cancer 10 nursing staff who carried out nursing work for chemotherapy patients were used as research objects to compare the nursing management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nursing ev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total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8.39% (61/62)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64.52% (40/62),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use of risk management for the nursing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head and neck cancer chemotherapy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 and improve nursing satisfaction.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Key words] Risk management; Nursing management; Patients with head and neck cancer chemotherapy
公眾對醫療健康知識水平的提升以及其自我保護意識的增強,臨床護理工作承擔的風險越來越高。頭頸部腫瘤包括頸部腫瘤、耳鼻喉科腫瘤以及口腔頜面部腫瘤,化療是頭頸部腫瘤患者治療手段之一[1]。由于化療會帶給患者不良反應,增加護患之間風險。在正確認識護理風險的基礎上開展積極有效地風險管理,能夠發揮出護理人員的主觀能動性,最大限度地控制和規避風險,有利于提高護理質量[2]。該次研究選擇2018年6月—2019年6月共納入10名護理人員,將開展風險管理與未開展之前進行比較,探究風險管理在臨床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時間為2018年6月—2019年6月,以2018年12月30日作為分組節點,之前作為對照組,開展常規護理管理,之后作為觀察組,開展風險管理。以為頭頸部腫瘤化療患者開展護理工作的護理人員10名,其中男2名,女性8名;年齡最小、年齡最大分別是24歲和32歲,平均年齡(29.45±0.57)歲;其中本科生6名,??粕?名。對照組62例頭頸部腫瘤患者信息數據記錄為32~82歲,平均年齡(56.45±6.35)歲;腫瘤類型:甲狀腺腫瘤15例,喉癌20例,舌癌18例,牙齦癌9例。觀察組62例頭頸部腫瘤患者信息數據記錄為29~79歲,平均年齡(57.46±5.04)歲;腫瘤類型:甲狀腺腫瘤16例,喉癌17例,舌癌15例,牙齦癌14例?;颊吒黜椫笜瞬町悷o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開展常規護理管理模式,工作內容包括:①護理業務工作:監督相關制度的落實與開展,包括臨床程序守則及急診分流制度、護理記錄管理標準等。②開展風險管理教育工作:加強對護理人員的溝通能力培訓,并注意做好對護理人員的危機管理。③加強護理環境安全管理:包括防火安全教育及培訓、院內廢物處理、患者治療的安全管理、護理人員職業安全等。
觀察組:于常規護理管理模式中加強風險管理:(1)健全護理管理相關制度:針對頭頸部腫瘤化療患者的護理管理工作,考慮到因個體的差異性以及護理工作的專業性,需要不斷健全護理管理相關制度。要求在現有護理管理制度的基礎上找到現有制度中已經不符合實際工作需求的制度,進而制定出更加符合現實的標準與制度,例如包括針對護理人員的專業教育及培訓制度、護理工作督導制度、護理工作審核及質量保證制度、護理不良事件申報制度等。(2)加強護理人員培訓管理:針對護理人員的培訓工作其目的在于提高護理人員風險意識,降低護理差錯的發生,確保護理工作的有序開展[3]。因此,針對護理人員的培訓,首先要讓護理人員樹立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理念,在護理工作中充分體現出對患者的尊重。加強對護理人員的護理服務態度及風險防范教育,重點針對護理各個環節中不安全因素的管理。①重點提高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部分護理人員存在法律意識淡薄的情況,在目前的醫療環境下,醫療技術的革新,醫療環境的復雜,醫患關系的變化,涉及到的法律問題也越來越復雜,一旦面對糾紛,護理人員可能不能有效保護自身及醫院利益,因此需要重點加強護理人員在法律方面的培訓工作。②加強護理人員專業護理技術培訓:主要的培訓內容包括護理知識、護理技能、護理技術操作,要求護理人員做到嚴格按照醫囑開展護理工作,對頭頸部腫瘤化療患者在院內實現精神、生活的細心護理,嚴格按照各項技術操作制度,盡可能避免因護理工作失誤導致的護理風險和缺陷。重視對護理人員專業知識的培訓與學習,鼓勵護理人員參與繼續教育,定期組織護理人員參與到專業培訓與學習中,并定期開展專業考核,檢驗培訓質量[4]。③重點提高護理人員的溝通能力:在面對頭頸部腫瘤化療患者,其中存在的問題有多樣性特征,為避免不必要的糾紛,護理人員的溝通能力培訓十分重要。護理人員作為接觸患者最多的醫務人員,重視對護理人員的培訓,鼓勵護理人員與患者及家屬多多溝通,并且注意培訓溝通方式,促使護理人員加強對患者和患者家屬的了解,實現有效溝通。(3)加強護理管理工作的質量持續改進:將護理風險管理納入護理質量改進工作中的一部分,將風險管理工作與護理質量保證計劃同步進行。護理人員自身要從言行舉止中規范自己,盡可能減少與患者之間的糾紛。(4)針對護理風險管理工作的具體開展:①風險識別:根據既往護理資料或者針對護理流程進行護理風險的識別,由于在護理服務過程中患者的流動以及設備運轉等都處于動態狀態,因此需要實現對護理風險的動態監測。②風險評估:在針對風險識別的基礎上針對可能存在的風險因素進行進一步確認,包括風險的具體性質,例如頭頸部腫瘤化療患者可能發生靜脈炎的評估等,通過收集患者資料并進行相應處理獲得風險發生的概率,并選擇正確的處理措施。③風險處理:根據獲取到的風險資料采用風險轉移、回避或取消手段。對于接受治療的頭頸部腫瘤化療患者,其可能出現的化療不良反應等,均需要向患者及患者家屬進行說明,讓患者及家屬能夠明確溝通內容,避免不必要的護理糾紛。(5)風險管理評價:針對出現的護理風險事件進行總結與分析,分析問題出現的原因,避免再次出現類似的風險事件。
1.3 ?觀察指標
兩組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及護理工作滿意度比較。分別于兩個階段各選擇62例患者開展滿意度調查,采用電子滿意度調查器,調查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3個選項,其中非常滿意和滿意均計入滿意度。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用[n(%)]表示,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
觀察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護理總滿意率98.39%(61/62)高于對照組64.52%(40/6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近些年,我國頭頸部腫瘤的發生率有逐年升高的趨勢,而放化療作為其主要的治療手段,患者在治療期間也非常容易出現各種不良反應,進而影響其心理狀態的變化?;颊弑旧硎艿郊膊〉恼勰ィ由闲睦頎顟B的變化,十分容易出現各種護理風險隱患,面對這種情況加強風險管理非常必要。在對頭頸部腫瘤化療患者開展護理工作的過程中,其護理風險的發生涉及到多個方面,包括因護理人員專業技術水平問題導致的風險、護理服務態度與溝通不暢導致的風險、制度不健全造成的風險、醫療設備及環境管理有問題導致的風險等[5]。上述這些護理風險均有可能對患者造成傷害,甚至進一步惡化醫療環境。通過在護理管理工作中加強風險管理,一方面能夠提高護理人員對護理風險的防范意識,另一方面還能夠有效改善護患關系,對優化整個醫療環境有重要幫助[6]。
風險管理已經成為目前護理管理工作中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加強對護理人員加強培訓等一系列措施,有效控制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7]。該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可見風險管理不僅有效降低了護理糾紛的發生率,還能夠把各種差錯、糾紛遏制在萌芽狀態,極大程度提高了護理工作的安全系數,對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均有重要意義。
護理風險的發生可能引發嚴重后果,因此重視且積極開展風險管理顯得尤為重要。在該次研究中,通過加強相關規章制度的建立、加強人員培訓、做好風險管理、風險管理評價,基本上覆蓋了臨床護理工作中的各個方面,通過相關規章制度的建立與完善為護理管理工作的安全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而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培訓能夠提升其專業性[8]。在風險管理中迅速找到化療過程中存在的風險,有效規避風險。該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總滿意率98.39%(61/62)高于對照組64.52%(40/62)(P<0.05)。對于接受化療的頭頸部腫瘤患者而言,通過接受風險管理能夠有效預防醫療不良事件的發生,對提高護理質量,增加患者圍護理周期的安全均有重要意義。特別是頭頸部腫瘤化療患者,其本身治療周期比較長,加上會反復住院,通過重視對其的風險管理能夠讓患者自身提升其風險意識[9]。該次研究通過加強對護理人員的護理管理,有利于強化護理人員對化療用藥相關知識的認知,以及重視對患者及患者家屬化療相關健康教育宣教工作的開展。積極引導患者及其家屬了解疾病以及化療給藥的過程,提升患者的依從性,還有利于調動患者對維護自身安全的主觀能動性,增強患者的自護能力。由于頭頸部腫瘤患者接受化療藥物其毒性較強,產生的風險也相對其他腫瘤更高,因此通過積極開展對頭頸部腫瘤患者的風險管理,能夠有效篩查患者的風險程度,進而早期提供相應的管理,最大限度地發揮出風險管理的優勢[10-12]。
綜上所述,針對頭頸部腫瘤化療患者的護理管理采用風險管理可有效降低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提高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尹麗美.頭頸部腫瘤患者靜脈化療安全用藥的護理管理方法及效果[J].中國衛生產業,2019,16(27):40-41.
[2] ?唐芙容.精細化管理在頭頸部腫瘤患者化療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衛生產業,2019,16(24):107-108.
[3] ?李丹,閔鳳英.基于循證的綜合護理對促進頭頸部腫瘤患者口腔健康行為的效果[J].上海護理,2019,19(7):57-59.
[4] ?舒鱗雅,馬宏志.風險管理在頭頸放療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9,16(15):42-43.
[5] ?李玉鳳,李小蘭.營養規范化護理管理模式在頭頸部腫瘤放療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9,40(1):115-117.
[6] ?蔣華麗,楊成,翁芬女,等.頭頸部腫瘤放療患者自我感受負擔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全科醫學,2019,17(1):144-146,153.
[7] ?梁賽,諶永毅,許湘華,等.頭頸部腫瘤患者生存質量與應對方式及社會支持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學報,2017,24(10):62-66.
[8] ?黃靜,梁冠冕,屠奕,等.頭頸腫瘤多學科協作診治模式下護理管理實踐[J].中國護理管理,2015,15(4):487-490.
[9] ?梁嵐青,黃玉榮,孟玲玲,等.緩和醫療理念在頭頸部腫瘤患者放療期間的應用探索[J].解放軍醫學院學報:1-5.
[10] ?黎明霞,彭文亮,黃梅冬,等.青年頭頸腫瘤患者營養知識—態度—行為調查[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0,12(13):162-163.
[11] ?包文禮.臨床路徑在頭頸部腫瘤患者放療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5(19):10.
[12] ?吳穎為,楊功鑫,楊星,等.基于多學科協作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在頭頸腫瘤影像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診斷學理論與實踐,2020,19(2):206-208.
(收稿日期:2020-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