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建濤 羅素平 李雅婷
內容摘要:當前,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校美育工作也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重視。本文選取了浙江省部分高等院校,通過實地調研、網上問卷調查等多種形式,分析了當前高校美育工作的現狀以及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浙江省 高校美育 美育現狀 對策研究
一.新時代我省高等院校美育發展的現狀
伴隨著近代大學教育制度的建立,在一大批學者的積極倡議下,美育逐漸發展成為我國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并隨著改革開放和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發展逐步走向深入,高校美育在培養高層次人才方面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一)大學生美育素養的現狀
在項目的前期調研過程中,筆者發現審美意識薄弱是大學生群體所普遍存在的現象:一是缺乏基本的審美知識,二是缺乏準確的審美認知。絕大部分學生甚至沒能充分認識到什么是審美教育,也不能夠理解審美教育的主要目標是什么,甚至有個別學生將美育與美術教育混為一談,認為美術教育就是美育,對于美育概念的理解出現了較大的偏差。除此之外,在個別訪談的過程中,筆者還發現一些大學生在認識事物時往往流于表象,并不能從審美的角度去探討事物的內涵,忽略了美的本質,認識美的能力也亟待提高。比如,談及抽象派藝術作品和意識流小說,很多大學生都表示不懂得“欣賞”類似的藝術作品或者“不理解”這樣的藝術表現形式。相反地,對于目前網絡上流行的一些低級趣味的作品,一些大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則表現出強烈的興趣,更有甚者認為那些低級趣味的產品在一定的意義上具有美的文化內涵。同時,筆者還注意到一些大學生創造美的能力稍顯不足,缺乏主動性和創新意識。比如很多大學生對于一件藝術作品的看法往往沒有新意,缺乏獨立的見解,對于一件藝術品的評價出現了人云亦云的現象。除此以外,筆者還發現一小部分大學生在價值觀念的認識上出現了一定的誤差,甚至一度表現出功利化和媚俗化的傾向,有個別學生甚至把提升自我審美修養和提高創造美的能力放在了次要的位置。
(二)高校美育教學及其相關配套建設情況
與傳統教育有所不同,美育教育的特殊性要求從事美育工作的師資隊伍必須具備較高的綜合教學能力和多重藝術素養,能夠適應新時代背景下高等教育培養新時代復合型人才的需要。然而,在受訪者中,我們發現專職的美育教師嚴重不足在省內各高校是較為普遍的現象,而兼職的美育教師則多是中文類、藝術類的教師擔任,這些教師在承擔自己教學任務和科研任務的同時,還需兼顧學校美育教學工作,難免有些力不從心,美育工作的實際成效在教學過程中難免大打折扣。除此以外,我們還發現多所高等院校的美育教學存在課程種類不夠豐富,課程布局不夠合理的現象,甚至部分高校的美育課程呈現出扁平化、單一化的特點。其中,絕大部分高校的美育課程都是以學生選修學習為主,不能很好地與本專業的必修課聯系起來,也往往因為學生的重視程度不夠而導致學習效果大打折扣。很多學生認為,日常學習過程中所接觸到的大量美育課程內容略顯陳舊,美育知識不能夠很好的融合當下的環境,這也是導致部分學生對美育課程學習表現出應付了事的態度的主要原因。同時,在針對省內部分高校的走訪調查過程中,我們還發現一部分高校還是依據傳統的教學方式達到傳道授業的目的,并沒有營造出文化育人的良好氛圍,并且絕大部分高校在美育教學環境的建設方面仍有待進一步優化。而學生社團作為我國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在我國高校第二課堂構建中發揮重要的引領作用。①但多所高校的學生社團的活動內容仍然不夠豐富,甚至部分高校社團“徒有社團之名而無社團之實”。
二.新時代提升我省美育工作水平的對策研究
當前,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我們要依據我省高校美育工作的現狀,著力解決好我省高校美育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努力使我省高校的美育工作有據可循、有規可依,進一步提升和完善我省高校美育工作的整體布局。
(一)厚植美育基礎,優化頂層設計
正所謂“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當前我國高校的美育工作是為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培育學生心靈美、行為美服務的②,因此,要想處理好高校美育工作必須從根本上找問題,也必須遵循美育工作的基本原則,夯實美育工作的基礎。
首先,我們要把好思想關,各高校分管美育工作的領導和負責美育教學工作的教師必須在思想上統一認識——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把美育與德育、智育、體育等各項工作有機融合起來,并納入高校年度的教學計劃中,建立起與此相適應的后勤保障機制和專項經費管理制度。
其次,我們要把好責任關,各高校的有關部門在美育工作中要始終做到盡心盡責,擔當履責。美育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有關部門必須樹立高度的責任意識,勇于擔當起學校的美育教學及美育實踐活動的指導工作,積極聯系校內外實訓基地,統籌安排活動開展的時間、地點等各項內容。
最后,我們還要把好實踐關,必須堅持用實踐的觀點來指導具體的美育工作,推動美育工作實踐達到新的高度,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統一,切實解決美育工作的重點難點問題。各地區高校要進一步加大對美育實踐工作的支持力度,建立起系統化、專業化的,甚至專門從事美育實踐工作的教師隊伍,引導學生成人成才。
(二)強化關鍵環節管控,搭建反饋調節機制
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美育作為高等教育人才培養體系的關鍵環節,在進一步提升高等教育的資源優勢方面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美育工作也必須依據時代發展要求和人們的生活需要,從狹義走向廣義的同時,也要實現其內容由形式向實質的轉變。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強化目標管理。高校美育工作要以目標考核來引領美育工作方向,確定美育工作重點,狠抓美育工作落實,圍繞高校制定的年度統籌計劃和教學目標層層傳導壓力,切實發揮指標對各項工作的引領、導向和激勵作用。
二是強化過程管理。高校美育工作要按照規定的周期對各項美育工作的完成情況進行例行檢查,進而實現對美育工作的過程管控,確保年度各項美育工作的目標能夠順利完成。
三是強化創新管理。創新不是口號,創新的關鍵還是在于行動。高校美育工作創新的重點在于推動教學模式的創新,力爭采用多種形式的美育教學方式,實現美育教學內容的豐富化、多樣化、趣味化。
就當前我國的高等院校教育體制而言,德育、智育、體育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評價體系,然而美育的評估考核制度卻仍較大的完善空間。如何切實提升高校美育工作的成效,關鍵在于如何通過有效路徑建立起一套與高校美育工作相適應的評價監督體系和反饋調節機制,使得高校美育工作逐漸步入常態化、規范化、制度化。因此,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建立和完善高校美育工作的評價監督體系的重要性,更要選好用好落實好高校美育工作評價監督體系的實際效用,充分發揮好高校美育工作評價監督體系的重要功能。高校美育工作評價監督體系不能按照一般的思維模式去制定,而應該致力于高校美育工作的特殊環境,綜合高校美育工作的一些特點,進而開展高校美育工作的評價和監督,確保高校美育工作的評價有依據、講方法、重實效。
三.結語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③。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逐步走向深入,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使得一部分大學生的思想價值觀念出現了一定的偏差,主要表現在審美情趣呈現出一定的功利化和媚俗化的傾向,這就需要予以及時引導,避免一些落后甚至腐朽的文化滲透到大學生群體中,對大學生的成長成才產生負面影響。
對于高等院校來說,我們也更應該把握新時代教育改革的重點,深入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尋找新出路,探索新方法,開拓新路徑,牢牢把握新時代高等院校教育工作的特點,將美育工作的要求與教育改革的各項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切實提高美育教學質量,培養德才兼備的時代新人,為實現教育強國的目標作出更大貢獻。
注 釋
①陳海明.高職院校學生社團文化探析[J].文教資料,2012(22):69-70+89.
②申亞萍,祁媛.民族院校新聞美育現狀與問題探析[J].求知導刊,2018,000(028):48-50.
③參見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OL],求是網,http://www.qstheory.cn/llqikan/2017-12/03/c_112204 9424.htm[2017-12-03]
基金:2019年浙江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新時代高校美育的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以浙江省高校為例(S201910876060)
(作者單位:浙江萬里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