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永惠
摘?要:隨著教育教學理念的發展和科學技術手段的不斷創新,當前有很多幼兒園都采用了信息化的教學方法,使幼兒園教育呈現出的新的發展方向。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也應對信息技術進行合理應用,使教學效率實現提升。在本文中,筆者將從教學實踐出發,探索信息技術在幼兒園教學中的有效使用方法。
關鍵詞:幼兒園教學;信息技術;有效途徑;使用方法
當前,很多教師都在教學中主動應用了信息技術,并且教師具備的信息技術能力實現了普遍提升,使幼兒園教育教學水平實現了提升。信息技術能夠為幼兒提供多樣化的教學環境,使知識以趣味化的方法呈現在幼兒眼前,使幼兒能夠更好地對知識進行吸收和學習。因此,教師應靈活地對信息技術進行應用,使教學效果實現進一步提升。
一、使用信息技術,營造趣味氛圍
幼兒的年齡比較小,他們喜歡新奇好玩的東西,單調的教學內容難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使用信息技術,為幼兒展示趣味化的教學內容,讓幼兒能夠在快樂的氛圍中實現對知識的掌握,并且能夠產生沉浸式的體驗,使教學達到有效目的。
例如,在一次繪本閱讀中,我帶領幼兒閱讀了繪本《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幼兒對于恐龍世界不太了解,也不認識繪本中的恐龍。因此,我從網絡上搜索了與恐龍相關的資料,為幼兒制作成為了短視頻,在多媒體上進行播放,讓幼兒能夠對恐龍世界進行基本的認識。在短視頻中,幼兒看到了遠古的恐龍世界,也看到了身體巨大的恐龍,感覺到非常有趣。在視頻的帶領下,幼兒能夠更好地對繪本中的內容進行認識,使繪本教學得以更加順利地進行。通過使用信息技術,能夠為幼兒營造更加趣味化的教學氛圍,從而幫助幼兒對知識進行理解和吸收。
二、借助信息技術,增強師生互動
當前,很多幼兒園都安裝了顯示屏,能夠將教學內容更好地展示在幼兒面前,幫助幼兒對知識進行理解。同時,教師也可以邀請幼兒走到顯示屏前,對其中的問題進行解答,從而使幼兒能夠更好地參與到教學中,發揮自己的主體地位。
例如,在一次教學當中,我為幼兒展示了很多物品,它們凌亂地擺在屏幕上,屏幕下方有四個小籃子。我告訴幼兒:屏幕上的東西好多啊,我們可不可以把它們都分類,然后按照類別的不同裝到小籃子里呢?幼兒在下面嘰嘰喳喳地開始討論。我告訴幼兒,在想好之后可以走到屏幕前,說出你的分類方案,并且用手指來對大家進行展示,使全班小朋友都能夠對分類方案進行了解。有的幼兒走到屏幕前,告訴我很多東西都是水果,他想把所有水果都裝到一個籃子里,并且指了指屏幕上的蘋果、香蕉、橘子等物品。有的幼兒告訴大家,屏幕上有很多小朋友的用品,可以將他們都放在同一個小籃子里,并指了指屏幕上的飯勺、飯盆、指甲刀、小餐椅等等。有的幼兒說,他看到屏幕上有一些衣服,可以將他們放在一個小籃子里,并指了指屏幕上的T恤、裙子、襪子、帽子等等。在這個過程中,幼兒能夠將自己的想法與教師和其他同學進行交流,能夠更好地實現幼兒溝通能力的提升,使幼兒實現更好地成長。
三、采用信息技術,搭建溝通橋梁
在幼兒階段,家庭與幼兒園應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由于幼兒的年齡比較小,他們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家長的心,如果幼兒教師能夠與家長進行及時溝通,那么就會將可能造成的誤會減少,使家長能夠對幼兒教師的工作進行認同和配合。教師可以利用信息化的教學手段,搭建家校溝通的橋梁,使家長能夠更好地對幼兒的在園情況進行了解,更好地對教師的工作進行支持,實現家園共育。
例如,當前,很多教師都通過微信的方式與家長進行聯系。當幼兒在園的時候出現各種情況的時候,教師可以及時通過微信或者電話的方式與家長進行溝通,及時對情況進行解決。幼兒在日常教學、生活中的表現,教師可以用視頻和照片的方式進行記錄,并且通過微信發送給家長,讓家長能夠對幼兒的在園情況進行切實掌握。當幼兒回到家中的時候,教師可以對幼兒在家學習的情況和生活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詢問,幫助幼兒進行改進。教師還可以將幼兒教育的相關文章和內容發送給家長,讓家長利用自己的空余時間來進行閱讀,積累更多有關幼兒教育的知識,能更好對開展幼兒家庭教育。通過信息技術的方法,能夠為家長和教師搭建一個快速的溝通橋梁,從而達到家園共育的效果,為幼兒營造良好的環境。
總之,信息技術的的應用,對于營造學習型社會、服務于早期幼兒教育作用明顯,具有良好的使用價值。在幼兒園的日常學習中和家園互動中,信息技術也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使教育與教學都實現了新的提升。因此,幼兒園教師應結合實際情況,靈活地將信息技術應用在教學中,并與家長進行緊密的溝通和聯系,使幼兒能夠借助信息技術的翅膀,吸收和接觸更好地知識,感受現代化的學習氛圍,在良好的環境下實現成長。
參考文獻:
[1]耿杏.幼兒園信息化教學淺析[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8,14(36):146-147.
[2]田志萌.淺談現代信息技術在幼兒園語言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新通信,2018,20(24):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