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莉
摘 要:在社會日新月異發展的今天,語言的交際功能越來越得到了我們的重視。作為一名初中英語新教師,我沒有相關的教學經驗,為了給學生上好課,我開始認真的研讀這套教材。本文簡要闡述自己在剛剛涉足初中英語教學的一些體會。并在實際教學中,不斷地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在實踐中成長。
關鍵詞:外研版教材;教材內容的探索;因材施教;提高興趣
在經濟的全球化發展的今天,英語這門語言的重要性隨處凸顯。熟練的掌握英語這一工具,無疑會為我們尤其是即將步入社會的年輕人增添許多的競爭機會。而良好英語知識的掌握,多半是在學校的系統學習中形成的,這其中中小學英語基礎知識的學習尤其重要。作為一名中學英語教師,其職責就是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掌握此階段必須熟知的知識,為將來更深入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合肥的教材版本使用的是外研版。對于一直教人教版教材的我來說,新的教材,新的教學任務,新的教學對象,也帶來了全新的感觸。短短一年的教學實踐,加上對教材的研究,我有了如下一些體會。
一、全新的教材和挑戰
作為一名初中英語新教師,我沒有相關的教學經驗。對于這套教材也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接觸,是陌生的。翻開課本對它也只給我留下了印刷精美,圖片生動的印象。
1、這套課本非常的系統,每個單元都是固定的板塊。書中出現的地名,人物也都是貫穿始終的。這讓學生可以像看故事書一樣的學完全書,從開始就引起了他們的興趣。并且書中的人物也是設定為和我們的學生一樣的初中生的角色,讓每個學生都能在他們的身上找到自己生活中的影子,而整本書里的話題比較符合現在學生的閱讀習慣和環境,讓學生感興趣。
2、這套教材模塊難度大、教學內容多。在平時的教研活動中,當我聽到經驗豐富的老教師說教學內容多,難度大,我當時并沒有很深的體會。期中考試之后,我慢慢發現,其教學知識點對于在小學剛剛接觸英語甚至是完全沒有接觸過英語的初一學生來說仍有一定的難度。另外,12個模塊的教學內容也讓我非常擔心課時不夠用。
3、與我,挑戰同樣存在。陌生的教材,完全不同以往的教學對象,當然,對于我這位新老師,挑戰同樣存在。這幾近打破了我過去所形成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一時之下,我幾乎是束手無策,不知從何處著手,緊張之情頓然而生。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冷靜下來,我認識到要想上好課,必須先從認真的研讀這套全新的教材開始。我開始認真的研讀文本,對于課本中的文字信息,非文字信息(插圖、聲音等)顯性信息和隱性信息(標題、標點、注釋、指令語等)都引起了我的注意。同時研讀教學大綱,做中考試卷,把握教學方向。通過研究,我對教材有了進一步的理解,這自然而然的促進了我的教學。
二、最初教學中的探索和嘗試
在對教材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我開始了一系列的教學嘗試。也許是剛開始英語學習的新鮮感,學生們表現都很積極活躍,這對我自然也是一種極大的鼓勵。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研讀教材的同時,我還積極向學校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多旁聽他們的課,留心他們一些成熟和有益的教學方法,即時地加以吸收和利用。
1.英語入門的學習。英語是一門語言性的學科,學習英語自然要從單詞教學開始。我知道聽寫對于這門課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恰恰是在這個最簡單的環節上我出現了問題。人教版的教材課后單詞量比較少,所以以前的英語教學大多是一課聽寫一次。我把自己的這個學習習慣用到了今天的英語教學上。剛開始,由于家長的重視和積極配合監督和學生的新鮮感,這種方法一時奏效。但時間一長,這其中的弊端就暴露出來啦。外研社教材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詞匯量非常大。它在七年級上冊的模塊中,單詞大多都超過了50個。比如第四模塊,單詞就達到了71個。我當時對學生的要求是每天晚上回家自己背十個單詞,到一模塊上完后我進行總聽寫。但隨之而來的聽寫成績很不理想。我高估了初中生的學習自覺性。可以說,沒有相應的檢測手段的話,很少有幾個初中生會按照我的要求去背誦單詞。我明白問題所在后,趕緊改變了自己的方法。我把一模塊聽寫一次,變為了每天聽寫十個單詞,當天聽寫,當天批改。這樣就很好的對學生起到了監督作用。
2.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相比小學英語來說,難度的加大和各種測試的增加,使學生在最初的新鮮感失去后,對英語這門課的學習興趣并不是很高。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貫穿于整個英語學習過程的始終,也是取得好的學習成績的關鍵。
正當我為這個問題苦惱的時候,我發現一個現象,就是每當我在一個班表揚另外一個班的同學時,總會聽見學生不服氣的言論。我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好方法,兩個班級之間不妨就讀書、拼寫單詞、單元測驗成績等幾方面進行評比,并制定出相應的評比細則。一個月總結一次,成績相對優異的班級也會得到相應的獎勵。消息一經宣布,大家學習的興趣得到了明顯的提高,顯然誰都不想在競賽中落后。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確立學生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尊重他們獨特的思維方式和活動方式,不采取強迫和壓抑他們的方式。這樣,學生可以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彌補本身的一些欠缺和不足。
3.因材施教。我們學校一直倡導因材施教,不要以一種標準來衡量所有的學生的理念,要求每位老師實行分層教學。剛開始我認為,這實際上是加重了老師教學的負擔,對于提高成績來說沒有什么實際的效果,因此就報著試試看的態度來實行。
起初我對這種教學方法并沒有很在意,直到它很好的解決了我一個教學中的難題,我才開始體會到它的重要性。
隨著所學知識的增加,有些同學已經跟不上節奏了。因為這部分同學接受知識的能力不是很好,較懶散。這時候我嘗試了分層教學的方法,制定出不同的教學目標,提出不同的教學要求,施以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最大限度地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例如我班里的一個學生,一般考試只能考80多分,這個分數這對剛學習英語的學生來說顯然不高。針對這種情況,為了鼓勵他,我首先選他為英語小組長,然后給他布置一些與其他同學不同的作業。當然,為他選的作業都是在他的能力范圍之內,因此他體會到老師的信任和順利完成作業的喜悅,一段時間之后成績有了很大的進步。
同樣地,在英語聽寫實行了一段時間后我發現班級的及格率上去了,優秀率卻下來了。對于成績優秀的學生來說,聽寫六十分太容易了。久而久之,他們對自己的要求也就降低了。而分層教學在這個時候很好的幫助了我。我把班級所有的學生分為四個部分,每個部分的及格成績不一樣,這樣就使得每個學生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發揮,另外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我也注意在備課時不是單純的備一種情況,而是針對同一個知識點,同時準備不同層次的問題來問不同層次的學生。
4、利用多媒體,提高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喜歡這門課,是學好這門課的源動力。所以我堅持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讓學生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異國文化。在這個基礎上,學生就能夠對英語這門課產生興趣,從而慢慢地提高他的學習成績。
三.總結
面對全新的教材,不同以往的教學對象,我意識到要想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必然要摒棄很多以前的教學定式和教學習慣,確實做到針對這套教材和現在的學生很好的發揮出其特色。在不斷的摸索中,我也在不斷地成長。
參考文獻
[1] 中學英語新課程標準(2011版)
[2] 外研社版七年級英語新教材
[3] 《安徽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解讀》202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