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芳
摘 ?要:審辯性思維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至關重要,許多地區都將它作為核心素養模型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今,審辯式思維作為世界各國教育改革、核心素養和培養目標的核心概念頻頻出現在公眾視野中,這足以說明它的重要性。激發并提高學生的審辯思維已經成為現階段的重要任務,本文就如何利用歷史細節激發學生的審辯思維進行探討。
關鍵詞:歷史細節;審辯思維;初中歷史;
小學階段學生們的各項能力已經有了良好的基礎,初中時期教師要對這些能力進一步加強。比如利用歷史細節激發學生的審辯思維,審辯思維有助于促進學生細致觀察能力和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為什么選擇歷史細節來激發審辯思維呢?主要是因為兩者有很大的相似性,再加上教師的指導和教育,歷史細節很容易就能激發出學生的審辯思維。
一、歷史細節對激發學生審辯思維的重要性
之前我們就意識到歷史細節和審辯思維是有比較多的相似性的,所以兩者相互作用效果一定不錯。接下來我們就從它的相似性下手,本質性地剖析一下。首先最主要的就是兩者都需要準確的證據。歷史細節是那些容易被忽略、不容易被發現的瑣碎知識點,認真觀察所發現的,它們往往可以提供準確的證據以用于歷史研究,發展學生的審辯思維能力。而審辯思維是運用準確、簡要的證據通過合乎邏輯的思維推理來論證自己的觀點。其次就是它們對所學的東西都需要有一定深入的了解。歷史細節本身就是對歷史的一種深入了解,審辯思維需要對所證命題有一個深入了解,只有這樣才能更準確地論證它。老師多引導學生關注歷史細節,對學生觀察能力、審辯思維的激發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二、運用歷史細節激發學生審辯思維的方法
1.靈活運用歷史細節知識點
歷史細節知識點是歷史知識點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學好它學生們才能讓自己的成績更上一層樓。目前有許多學生不愿意學習歷史,因為他們覺得歷史枯燥無味,還有一大堆瑣碎的時間、事件需要死記硬背。死記硬背對學生思維能力發展是十分不利的,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靈活地運用一些歷史細節知識點將該細節前后發生的所有歷史事件聯系起來。讓學生自己動腦思考問題,不僅提升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也激發了學生的審辯思維。
2.注重閱讀歷史細節,鼓勵學生提問
俗話說得好:細節決定成敗。歷史細節能將現實中的人帶入歷史場景和情懷中,讓他們進行心靈交流。閱讀中注重細節可以讓學生對歷史的理解更加深刻,增加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思考,從而增強學生的審辯思維能力。提問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最簡單、最有效的方式。在學生們思考的基礎上,老師應該鼓勵學生們將自己的疑問提出來,拓展學生的思維,然后相互討論得出正確的結論。
例如在學習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七課《戊戌變法》時,這一節是中學歷史教材的重要內容。它作為近代先進知識分子為主策劃的改革運動,雖因維新派自身的孱弱和理想主義,以及封建舊勢力的強大而壯志未酬,然而它的“喚醒”與“警示”意義,卻在民族復興道路上留下了無法湮沒的“回聲”,也為苦苦求索中國現代化之路的國人留下了一段悲情的記憶和寶貴的財富。這一課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知識點就是維新運動,它和十九世紀的“不纏足”運動是一起發展的。鄭觀應、康有為等把“不纏足”運動和救國保種、國民智育掛鉤起來。梁啟超還說:“纏足一日不變,則女學一日不立。”為宣傳“不纏足”思想,維新派發行報刊、組織學會、開辦女學,這也是后來維新運動開展的主要方式。通過“不纏足”這一細節運動來反觀戊戌變法和維新運動,以小見大,不僅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它們失敗的原因,還可以讓學生在了解思考提問中培養自己的審辯思維。
3.提升學生參與度,總結歷史細節
現代教育課堂都提倡以人為本的講學方法,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教師要改變傳統的師本課堂模式,讓學生認識到他們才是課堂的主人,培養他們的主人翁意識。當學生的參與度增加之后,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也會更加濃厚,課堂質量和效率也會隨之增加。這時老師再把歷史中的細節知識點總結給大家,讓學生深入了解這些事件的本質,多交流探討以激發審辯思維。
比如在教學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二十一課《時代特點鮮明的明清文化(一)》和第二十二課《時代特點鮮明的明清文化(二)》的時候,明清時期在許多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例如建筑方面的《天工開物》、文學方面的四大名著都出于此時期。但是這個時期畢竟是經過了閉關鎖國的,所以在失去了與外界的交流聯系后衰敗和落后也隨之而來。衰敗和落后我們從一些細節上可以看出來,比如發生在乾隆盛世的“叫魂案”。叫魂其實是一種民間妖術,起源于江浙地區然后波及到全國,并上升至中央的政治事件。最后謠言致使全國掀起了一場自上而下的除妖運動。這個細節告訴我們乾隆盛世表面是一個繁華的時期,實際上卻是一個鍍金年代。除妖運動折射了清朝的落日輝煌,隱含著對清皇權高度專制下的悲哀。這個細節讓學生們準確、全面地了解清朝時期的情況,對提高他們的審辯思維能力有重要作用。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要教會學生在歷史學習中注重并合理運用歷史細節知識點,從而提高學生的審辯思維能力。歷史是一門嚴謹科學的學科,所有的歷史事件都必須要講究真憑實據,不能隨意揣測推斷。而審辯思維也是要通過簡要準確的證據經過嚴密的推理得出的。所以利用歷史的細節來激發學生的審辯思維能力是再好不過的了。
參考文獻:
[1]李曉曉.淺談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的方法[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10):133.
[2]常雨晴.淺談初中歷史課程網絡資源的運用研究[J].山西青年,2020(18):187-188.
[3]王道勇.借助歷史教學培養初中生家國情懷[J].讀寫算,2020(2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