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傳洲 黃雨微
摘 要:在歷史的長河中,不論是在什么時代,人們對于健康知識的獲取都從未停下過腳步,不斷鉆研探索進取發展。在當今時代,隨著互聯網的出現,信息技術和新興媒體不斷快速發展,這使得健康傳播的形態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不論是在傳播主體、傳播形式還是在傳播渠道上都有所表現,在自媒體平臺上,傳播和接受雙方打破了壁壘,拉近了距離,大家都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和相關的平臺發表言論和交換意見。醫療自媒體就對于醫學知識普及及教育方面開展相關工作,引導網絡輿論,緩和醫患關系,助力健康中國戰略,使廣大醫護人員、媒體人士在傳播醫療健康知識、發表醫者心聲、增進行業內外相互理解的工作中發揮起重要作用。
關鍵詞:自媒體;醫學生;醫療;知識普及教育;“健康大醫”
一、醫學知識普及及教育概述
1.1醫學知識普及及教育的重要性。當代社會,隨著經濟不斷發展,人們的健康意識得到了不斷的提高。各種疾病、意外事故的發生,無不在時刻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和健康,這使得大家開始越來越重視身體健康,越來越開始重視養生。健康是每個人民的追求,這種追求在習近平總書記來說是關乎民生的重要問題。民生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出發點。而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無疑是對社會建設發展起到一個重要的作用。
1.2醫學知識普及教育現狀。我國醫學知識普及教育對象是廣大的人民群眾,但每個人都有其獨特性,文化程度的不同、思想不同,甚至個別地區的語言也不同。當代社會,在個別地區還存在著醫療環境混亂的問題和現象發生,人們由于各種原因受到了欺騙,甚至對相關問題一知半解,自行診斷,這就使得醫學知識普及教育的難度加大。而對于一些毫無專業性的營銷來說,存在為了引起流量營銷的標題黨大量出現泛濫,導致錯誤的醫學知識大量傳播,加重醫患關系嚴峻輿論導向,使醫學知識普及教育事業更加艱難。
二、醫療自媒體的現狀
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醫療自媒體無疑在傳播科學醫學知識、弘揚社會正能量、加強健康知識意識,有其重要的作用,醫療自媒體創新了傳播醫療知識的平臺,為人民提供更佳真實可靠、高效優質的信息渠道,依靠技術的先進性,發展“點對點”傳播。國家也對于醫療自媒體的發展給予了高度的重視,中國醫療自媒體聯盟是由國家牽頭組織成立的。重塑了醫療行業健康形象、打擊醫療健康謠言、加強了醫患之間的有效溝通交流,對于普及和教育醫療知識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隨之國內各大醫院也都開始積極建設自己的自媒體平臺,不僅數量大幅上升,質量也有所保障。
三、現階段醫療自媒體知識普及及教育的問題
3.1選題同質化。醫療自媒體在健康知識普及教育方面發展過程中,選題的同質化問題慢慢浮出水面。我們不難發現,在醫學知識普及傳播類自媒體中,選題無疑就分為三大類型:常見慢性病疾病保養、減肥以及生活習慣。選題十分有限,醫療自媒體文章千篇一律,這就使得受眾對其關注度降低。那么當選題用盡之后,如何開辟新的選題這無疑就成為了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3.2科學性專業性不強。 在傳播的過程中,由于用戶與傳播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等,這就使得很多商業性的傳播類自媒體通過聳人聽聞的標題和迎合用戶舊有知識體系的內容來獲取用戶,賺取流量并盈利,出現了信息飛沫化現象。即有關醫療知識普及的信息資訊太多,但是真正科學有效的醫療知識卻被這些大量的、虛假的知識所淹沒,使得醫療自媒體發展艱難,對于醫療知識普及和教育的效果不佳,對用戶的身體健康也造成了一定的損害。
3.3說服性不強且技術單一。大部分醫療知識普及傳播類的自媒體無一例外的都采用訴諸恐懼的方式方法來進行相關的說服,盡管恐懼可以調動情緒,加強教育意義,以達到傳播的效果,但是一味的恐懼則會產生一種心理回避,讓讀者以后對于該技巧的文章直接忽略或者跳過。最著名例子就是香煙有害的健康知識傳播的普及,由于只是單一的展示一些癌變的肝等等這類圖片,這使得讀者再次觀看到類似內容的時候,就會選擇直接跳過忽略。這就是說服技術單一導致的說服性不強,影響了正確醫療知識普及和教育信息的傳播效果。
四 、現階段醫療自媒體知識普及及教育的策略
4.1數據與研究方法相結合,擴大選題。對于選題同質化問題的出現,其實對用戶的了解不深入不透徹問題是占很大的比重的,對于用戶的需求和定位缺乏深入了解導致了選題的匱乏。例如進行用戶訪談的形式,針對粉絲群體中對的高質量活躍用戶運用訪談的形式進行交流對話,了解代表性群體甚至是核心用戶的真實需求,找到這部分群體更為精細化的需求點,以此進行切入,擴大相關選題。運用數據分析法對用戶的需求和關注點進行參考,將數據與研究方法相結合,解決選題同質化問題,讓選題和內容導向更加豐富和明確。
4.2加強科學審核,傳播專業知識。醫療自媒體其本身就具有三種屬性,即科學性、公共性和商業性。很顯然作為專業的醫療自媒體,首先要有科學的專業的系統的醫療知識體系。而公共性則是面對大眾的,這就使得作為醫療自媒體要有一份責任心,教育的醫療知識要負責,因為醫療不同其他,是關系到普羅大眾的生命健康安全的。很多自媒體一味追求商業性,對于其輸出內容的科學性刻意降低,甚至存在虛假欺騙的情況發生,或者對相關原創內容不經允許進行抄襲使用。政府相關部門也應該對相關自媒體加強資質和內容審核,有助于傳播科學內容的醫療自媒體發展起來,讓醫療知識普及與教育得到更好的發展。
4.3采取多種傳播技巧,培養復合型傳播人才。 在醫療自媒體的大部分編輯都是醫學背景出身,這就使得他們所掌握的傳播學知識不全面,對于相關的傳播操作只能依靠經驗積累探索進行把控和實踐。通過在醫療自媒體的實踐,不僅能夠在實踐過程中運用自身所掌握的醫療知識,而且還對媒體工作方面的能力進行了提升,努力成為同時掌握新媒體技能和醫療知識等多方面能力的復合型人才。這樣的人才在傳播技巧層面才可能帶來和創造出更多更好的方法,來使得醫療自媒體得到進一步的發展,更好的促進醫療知識普及和教育的發展。
五、結論
面對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發展迅速,自媒體成為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不能缺少的傳播工具。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不僅對經濟、文化、政治以及社會生活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和改變,對于人們的思想和觀念也產生了改變。醫學生創立醫療自媒體,通過網絡平臺來推廣普及科學的醫學知識,通過親身實踐不斷總結經驗、提升自身素養和專業知識、優化傳播方式和傳播途徑,不斷學習不斷發展。這對于一些農村偏遠地區甚至是城市地區的人民迫切需要科學的、通俗易懂的醫療知識進行學習和運用,幫助他們走出迷惑、告別誤區。
參考文獻
[1] 胡冬冬. 自媒體環境下醫患關系網絡輿情傳播與監管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9.
[2] 馬婉瑩. 健康傳播類自媒體公共性、科學性和商業性平衡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9.
[3] 汪莉. 自媒體健康傳播的商業性與公益性平衡策略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19.
[4] 侯震. 自媒體環境下的健康信息傳播策略研究[D].北京協和醫學院,2019.
[5] 孔田田. 中國醫療自媒體聯盟的輿論引導功能研究[D].遼寧大學,2018.
[6] 馮婧,馮澤永.醫學界對規范自媒體的訴求——基于“小蘇打‘餓死癌細胞”事件的思考[J].醫學與哲學(A),2017,38(07):81-84.
國家級創新創業項目:健康大醫自媒體運營創業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