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松英 付斌 尹任德 劉孫華
【摘要】為摸清湖南洞口大灣省級森林公園植物資源現狀,采用樣線和樣地調查相結合的方法,通過野外調查與統計分析,了解植物的多樣性及保護植物的等級及種類。研究發現:湖南大灣省級森林公園有維管植物197科、759屬、1591種,其中:蕨類植物有30科、70屬166種,裸子植物8科.10屬、13種,被子植物159科.679屬、1412種。
【關鍵詞】大灣省級森林公園 植物資源 調查
1.自然概況
湖南洞口大灣省級森林公園位于湖南省洞口縣西南部的雪峰山中段東麓,距離縣城僅10km,東與巖山鎮桐葉村、青橋村毗鄰,南與巖山鎮東田村、長塘瑤族鄉長塘村相連,西與長塘瑤族鄉雙峰村接壤,北與巖山鎮興龍村相接。地理坐標介于東經110°31′30″~110°36′20″,北緯27°08′14″~27°10′51″,范圍涉及大灣國有林場巖龍江工區、菱角工區以及巖山鎮的石仁村、桐葉村、月塘村、青橋村、菱角村、攀溪村,規劃總面積756.83hm2。
大灣森林公園地處雪峰山大、中起伏山地地貌區,處于晚元古代地塊及早古生代褶皺帶,經加里東褶皺構造形成了中山地貌,森林公園內群山綿延,溝壑縱橫,最高海拔1242.6m(漆樹蜂),最低海拔361.m米。森林公園內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植被屬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一中亞熱帶典型常綠闊葉林北部亞地帶一湘西山地植被區一雪峰山南部山地植被小區,森林公園森林面積702.87hm2,森林覆蓋度高達92.87%。
2.調查范圍
調查范圍涉及大灣國有林場巖龍江工區、菱角工區以及巖山鎮的石仁村、桐葉村、月塘村、青橋村、菱角村、溪村的部分區域,重點對區城內河谷、溪溝、峽谷、滴水巖壁、懸崖銷壁、瀑布、山頂平臺、濕地等特殊生境進行詳細調查。調查對象涉及大灣森林公園內所有維管植物,包括蕨類植物和種子植物。
3.調查方法
3.1 植物調查與統計方法。在森林公園境內選取確定了小楓木坪電站處沿小皮江至穿龍巖、花音庵至燕窩溪、老星沖至羊橋、楊家峰至下山洞等4條樣線,采用樣線調查與樣地調查相結合的方法進行野外調查。調查中,對常見種、廣布種采取照片拍攝或記名的方法;對不能當場確定的疑難種類,除拍攝照片外,并采集標本壓制,帶回進行鑒定;對設置的各類植物群落樣地(樣方),則調查記錄樣地內全部植物種類。對采集的植物標本、拍攝的植物照片,結合野外植物記名和參考《湖南種子植物總覽》、《湖南樹木志》、《湖南植物志》、《中國植物志》和《Flora of China》等相關文獻資料,通過系統鑒定,最后整理編寫出大灣森林公園維管植物(包括蕨類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名錄。名錄中蕨類植物按《中國蕨類植物科屬詞典》排列,裸子植物按鄭萬鈞系統《中國植物志》第七卷)排列,被子植物按哈飲松系統(1959年)排列。野生種子植物科、屬的分布區類型,參照有關統計方法確定。
3.2 植被調查。植被調查采用樣線和樣地調查相結合的方法,即根據森林公園境內森林資源分布狀況和地形環境,運用便攜式GPS《HOLUX-M241無線GPS記錄器)記錄并保存野外所走過的路徑與軌跡,對典型植物群落設置并調查植物群落樣方。
(1)群落樣方設置:喬木樣方面積20×20平方米(一般喬木栩或20×30平方米(高大喬木林)或20×50平方米(少數特殊地段分布面積較大的喬木林),毛竹樣方面積10×10平方米,灌木樣方面積5×5平方米,草本樣方面積2×2平方米(高大草本)或1×1平方米(低矮草本)、以記名的方式記錄群落中的植物種類、株數《或多度)、胸徑《或地徑)、樹高、枝下高及其生境等情況。
(2)群落生境記載。樣地面積、地形、坡位、群落特征(外貌、結構、總蓋度動態等)
4.結果與分析
根據野外調查結果的統計、分析,洞口大灣森林公園范圍內共記錄維管植物197科、759屬、1591種,其中:蕨類植物有30科、70屬166種,裸子植物8科、10屬、13種,被子植物159科、679屬、1412種(雙子葉植物137科、547屬、1176種,單子葉植物22科、132屬、236種)。除引種栽培和逸生種外,大灣森林公園有土著野生維管植物187科、712屬、1474種(其中蕨類植物30科、70屬、166種,種子植物157科、642屬、1308種)
4.1 蕨類植物組成
(1)類植物科屬組成。大灣森林公園內共有蕨類植物30科70屬166種,分別占湖南省蕨類植物種數的56.60%、46.31%,23.12%,占中國蕨類植物種數的47.62%、29.87%、6、6.38%。森林公園內蕨類植物超過10種以上的科有鱗毛蕨科(4屬/24種,下同)、蹄蓋蕨科(7/23)、鳳偉蕨科(6/20)、永龍骨科(8/16)、鐵角蕨科(1/13)、金星蕨科(8/12)、卷柏科(1/11)等7浚(見表2-1),共計35屬119種,分別占森林公園內蕨類植物總屬、種數的50.00%、71.69%;蕨類植物屬中超過10種以上的大屬有鐵角蕨屬(13種,下同)、風尾蕨屬(13)、鱗毛蕨屬(12)、卷柏屬(11)等4屬,占森林公園蕨類植物總種數的29.52%;僅含1種的科有13科,占蕨類植物總科數的43.33%。
(2)族類植物科屬分布類型統計
①科的分布類型
森林公園內共有蕨類植物30科,可以劃分為6個分布類型《見表2-2),可將其歸并為世界分布《第1類)、熱帶分布《第2-7類)、溫帶分布(第8-14類)三大類。除世界分布8科外,熱帶分布18科,占總科數的81.83%(l界分布未作統計,下同),溫帶分布4科,占總科數的18.17%可見,大灣森林公園蕨類植物科的分布類型大部分為熱帶分布類型。
②屬的分布類型
森林公園內共有蕨類植物70屬,可以劃分為9個分布類型以及2個分布變型(見表2-2)。可將其歸并為世界分布(第1類)、熱帶分布(第2-7類)、溫帶分布(第8-14類)三大類。除世界分布19屬外,熱帶分布40屬,占總屬數的78.43%,溫帶分布”屬,占總屬數的21.57%,可見,大灣森林公園蕨類植物大部分為熱帶分布屬,為該區域的主要分布類型(見表2-2)
(3)蕨類植物區系特征
森林公園范圍內蕨類植物熱帶性質顯著,熱帶分布性科占81.83%,熱帶分布性屬占78.43%;起源古老,有許多古老殘遺屬分布,并具豐富的單種及少種科屬,單種及少種科23科,占總科數的76.67%,單種及少種屬47屬,占總屬數的67.14%。
4.2 種子植物組成
4.2.1 種子植物科屬組成
大灣森林公園有土著種子植物157科、642屬、1308種。從表2-3中可以得知,森林公園內種數在40種以上的科有5科,分別為菊科(43)A/刀種,下同)、禾本科(51m),薔薇科(24/68),蝶形花科(25/41)、唇形科(19/41),共計162屬300種,占種子植物屬、種總數的25.24%、22.94%,它們為世界性分布大科,也是中國種子植物的主體;種數在2039種的科有樟科(8/37),莎草科(11/34)、尊麻科(13l33)、茜草科(20/30),大戟科(12/29),百合科(19/26),殼斗科(6/25)、寥(6/25)、LIJ茶科(7/25)、毛莫(11/24)、葡萄科(7/22)、傘形科(15/21)、桑科(5120)、玄參科(8/20)、忍冬科(5/20)等15科,共計154屬391種,占種子植物屬、種總數的23.99%、29.89%,;含10~19種的科有14科,總計66屬179種,占總屬種數的10.28%、13.69%6;含5-9種的科有40科,共計,36屬268種,占種子植物屬、種總數的21.1B%、20.49%;含24種的科有50科,共計91屬137種,占種子植物屬、種總數的 14.17%、10.47%;僅含1種的科有33科,占種子植物屬、種總數的5.14%、2.52%,其中裸子植物種類不夠豐富,松科、杉科、柏科、紅豆杉科在本區僅分布1種。有些則為單型科,如大血藤科、伯樂樹科為中國準特有科,分布范圍越出我國境內至越南或泰國,獼猴桃科、旌節花科、三尖杉科鞘柄木科為東亞特有科,這些少種科不但豐富了本區的植物多樣性,在植物區系地理研究上也具有重大意義。
森林公園內種子植物含20種以上的大屬僅懸鉤子屬(24種,下同)占森林公園內種子植物總種數的1.83%,懸鉤子屬廣布于全世界,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溫帶,少數種分布至熱帶及南半球,森林公園內還含有部分華中、滇黔桂區系特有種,如角裂懸鉤子Rubuslobophyllus,湖南懸鉤子Rubus hunanensis等;含10-19種的屬有11屬,共計135種,占森林公園種子植物總種數的10.32%,且以世界廣布和熱帶性分布屬為主;含5-9種的屬46屬,占森林公園內種子植物總屬數的7.16%,共計274種,占森林公園內種子植物總種數的20.95%:含2-4種的屬185屬,占森林公園內種子植物總屬數的28.82%,共計476種,占森林公園內種子植物總種數的36.39%;僅含1種的屬399屬,占森林公園總屬數的62.15%,占森林公園內種子植物總種數的30.51%。
4.2.2種子植物科屬分布類型
根據昊征錨教授關于《世界種子植物分布區類型》的劃分,大灣森林公園種子植物科的分布型可劃分為11個分布型(見表2-4),其中世界廣布科48科,占總科數的30.57%;熱帶分布《分布型2-7)科70科,占總科數的44.59%,其中泛熱帶分布科52科,占熱帶分布科總數的74.29%,占森林公園總科數的33.12%a,這些泛熱帶分布科都具有分布到亞熱帶至溫帶的種類;溫帶分布《分布型8-14)科39科,占總科數的24.84%,可分為4個分布型,其中北溫帶分布科26個,占溫帶分布類型總數的66.67%。由于森林公園處在中亞熱帶區域范圍內,北溫帶分布科僅26科,占森林公園總科數的16.56%;熱帶分布類型與溫帶分布類型比為1.79:1,說明森林公園范圍內種子植物科的分布類型日熱帶分布科為主。
根據昊征鎰(2006)對于中國種子植物屬的分布區類型的劃分[10],森林公園內種子植物的642屬可以劃分為14個分布區類型(見表2-4),其中世界廣布屬52屬,占森林公園總屬數的8.10%;熱帶分布(分布類型2-7)屬297屬,占森林公園總屬數的46.26%,其中泛熱帶分布屬127屬,占總屬數的19.78%,占熱帶分布屬總屬數的42.76%;溫帶分布屬(分布類型8-14)275屬,占森林公園總屬數的42.90%,其中北溫帶分布屬112屬,占森林公園總屬數的17.47%,占溫帶分布總屬數的45.83%;中國特有分布屬18屬,占森林公園總屬數的 2.80%。森林公園內種子植物屬的分布類型中熱帶分布類型與溫帶分布類型比為1.08:1,說明森林公園內種子植物屬分布類型以熱帶分布類型略占優勢。
參考文獻:
[1]祁承經,喻勛林.湖南種子植物總覽[M].長沙:湖南科學技木出版社,2002.
[2]祁承經,林親眾.湖南樹木志[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
[3]劉克明,王編.湖南植物志[M].長沙:湖南科學技木出版社,2000.
[4]吳兆洪,秦仁昌.中國蕨類植物科屬志[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1.
[5]吳征銳.中國種子植物區系地理[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6]吳征縊.世界種子植物科的分布區類型系統[J].云南植物研究,2003,25(03):245-257.
[7]吳征縊.《世界種子植物和的分布區類型系統》的修訂[J].2003,25(5):535-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