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其玉
【摘要】目的:對人性化護理應用于新生兒肺炎護理中的臨床價值進行系統研究,以改善臨床護理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17年09月-2019年09月收治的120例新生兒肺炎患兒作為實驗對象,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后探究每組護理效果。對照組(60例):應用常規護理:實驗組(60例):應用常規護理+人性化護理。對比兩組患兒體溫恢復正常時間、復發率、臨床治療效果。結果:實驗組體溫恢復正常時間為(2.26±0.18)d,比對照組短,差異具備統計學研究意義P<0.05);實驗組復發率為5.00% (3/60),與對照組相比,組間對比差異性顯著(P<0.05);實驗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3.33%(56/60),高于對照組(78.33%,47/60),兩組比較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新生兒肺炎患兒接受人性化護理,可不斷提高臨床治療效果,疾病復發率低,可減少其正常體溫的恢復時間,推廣價值顯著。
【關鍵詞】新生兒肺炎 護理 人性化護理 應用效果
肺炎的臨床癥狀多且病程較長,容易使新生兒出現呼吸衰竭而死亡,這同樣也是常見的新生兒呼吸系統疾病。在患病后,患兒生活質量水平下降,增加死亡幾率。所以,在臨床治療與護理中,應結合病情制定人性化護理措施,不斷優化護理效果,改善生活品質。基于此,文章將新生兒肺炎患兒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重點闡述人性化護理在其中的應用可行性,以供參考。
1資料和方法
1.1基線資料
選擇我院自2017年09月-2019年09月期間收治的新生兒肺炎患兒120例,利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成對照組與實驗組,每組各60例。其中,對照組患兒男40例,女20例,平均年齡(15.93±5.54)d;實驗組患兒男42例,女18例,平均年齡(15.75±5.62)d。兩組患兒的基線資料數據對比無差異,可比性突出。
1.2方法
對照組應用常規護理,對患兒病情改變進行監測,并對不同的體征指標數據信息予以記錄。實驗組應用常規護理+人性化護理,常規護理方法同對照組,并聯合應用人性化護理,具體措施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為患兒提供病房環境,確保空氣的流通性。但需要對病房內部的溫濕度進行合理化控制并定期打掃,全面消毒并進行清潔處理。其二,向患者家屬普及有關肺炎的知識,以保證其能夠正確認知疾病發病原因和肺炎危害等,在家屬情緒穩定的基礎上,使其能夠更好地配合臨床治療與護理工作,盡可能規避不良心理狀態的產生。其三,護理患兒呼吸道。對患兒呼吸道的通暢性進行觀察,掌握呼吸道的堵塞情況,對呼吸道內部的分泌物進行清理。而在吸痰的過程中,要保證動作的請柔性,盡可能不超過15秒,避免對患兒的呼吸道黏膜造成損害。其四,體溫護理。如果患兒的體溫偏低,應使用毛巾進行熱敷處理,亦或是放置于保溫箱內,對箱內的溫度進行控制,避免對患兒造成燙傷。如果患兒的體溫偏高,應選擇酒精擦拭等多種方式加以處理。在突發情況下,需立即向醫生告知并加以處理。
1.3評價指標
比較分析實驗組、對照組體溫恢復正常時間、復發率、臨床治療效果等多項臨床指標。
1.4統計學分析
對于兩組新生兒肺炎患兒臨床護理結果,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1.0展開數據分析,計數資料(復發率、臨床治療效果)、計量資料(體溫恢復正常時間)分別選擇使用n(%)、x+s的形式進行表示,并分別行X2檢驗、t檢驗,若P<0.05,即代表組間差異臨床統計學意義存在。
2結果
2.1對比兩組患兒體溫恢復正常時間
實驗組體溫恢復正常時間為(2.26t0.18)d,對照組體溫恢復正常時間為(3.79±0.57)d,前者數值比后者低,t=19.8267,p=0.0000.組間比較存在顯著差異性(P<0.05)。
2.2實驗組、對照組復發率分析
前者復發率為5.00%( 3/60),后者復發率為16.67% (10/60),X2=4.2272,P=0.0397,臨床比較差異性顯著(P<0.05)。
2.3兩組患兒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實驗組顯效35例、有效21例、無效4例、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3.33%(56/60),對照組顯效30例、有效17例、無效13例、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78.33% (47/60),前者比后者高,X2=5.5511,P=0.0184,臨床對比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
3討論
新生兒肺炎的發病高峰期在出生的一個月之內,以體溫升高、呼吸困難以及咳嗽等為主要臨床表現。而且,肺炎的發病時間較快,誘發因素偏多,會嚴重危害患兒,一旦治療不及時必然會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而在臨床治療中,仍需借助專業性護理措施,進而加快病情的康復速度,減少疾病的復發幾率。人性化護理屬于新型護理模式,不同于常規護理,此護理模式在基礎護理的同時,對患兒病情十分關注,且較為關心患兒的情緒,在生理與心理層面制定護理方案。在以上研究中,實驗組應用常規護理+人性化護理,經護理后,各項臨床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具備統計學研究意義(P<0.05)。由此證實,人性化護理應用于新生兒肺炎患兒的護理工作中,對于病情的恢復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不僅規避了復發幾率,且使患兒能夠獲得安全且高質量的護理服務,進一步安撫了家長與患兒情緒。另外,人性化護理工作模式的實施,使患兒家屬能夠正確認知疾病,并提高臨床配合依從性,為臨床治療工作的貫徹與落實提供了必要幫助。
綜上所述,針對新生兒肺炎患兒,在臨床治療的過程中,引入常規護理和人性化護理,能夠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且使患兒病情的康復速度顯著加快,疾病的復發幾率偏低,對于臨床治療工作的推進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和使用價值。
參考文獻:
[1]章靜嵐.新生兒肺炎患兒護理采用人性化護理模式的效果[J].中國保健營養,2019,29(35):238.
[2]楊娟,王文靜.新生兒肺炎護理中采用人性化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及家屬滿意度分析[J].全科口腔醫學雜志(電子版),2019,6(33):110,113.
[3]張巧靈,人性化護理應用在新生兒肺炎患兒護理中的臨床效果觀察[J],養生保健指南,2019(45):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