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寶晴 孟玉斌
摘要:愛情是大學生活中特殊的情感體驗。成熟的愛情觀會讓大學生在愛情中收獲快樂和成長。但是部分大學生愛情觀不夠成熟,生活經驗有限,不善于處理戀愛中的矛盾和沖突,引發各種不適應的問題。本文筆者選取輔導員工作中的實際案例,進行闡述和分析,為以后工作的開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大學生;愛情觀;心理健康;案例剖析
一、案例背景
小默,女,本科生,自幼父母感情不和,經常吵架,甚至動手,這些爭吵和打罵給小默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傷害。在初中,小默有近一年的抑郁癥史,有過自殺想法,但沒有自殺行為,后來在藥物和心理咨詢師的共同作用下得到好轉,父母關系因為此事有所緩和。初入大學,小默在新生心理篩查中被發現具有一級心理危機,輔導員對其重點關注。大學期間,小默人際關系良好,學業成績優秀,情緒穩定。
二、案例過程
小默升入大二后,在某次參加老師的項目組時結識了比她高一年級的學長小亮,小亮一表人才,成績也很優異,在項目組時經常幫助小默,二人交往逐漸多了起來,慢慢地發展成了戀愛關系。步入愛河的小默覺得生活變得很充實、快樂。她與小亮一起吃飯、逛街、學習,所有閑暇時間都在一起。小默對小亮一心一意,希望片刻不離,小亮對小默也體貼入微,照顧周到,她仿佛找到了被家人精心呵護的安全感,這也是她一直期望的。
很快小默就升入大三,小亮升入大四了。小亮開始著手準備找工作。慢慢地,小亮不能時刻陪伴在小默身邊了,小默覺得很不高興,感覺被忽視了,總是發脾氣,希望小亮多陪伴自己。一開始,這個辦法對小亮還奏效,小默一不開心,小亮就買水果、零食出現在小默身邊。可是時間一長,小亮也覺得有點不耐煩,于是在小默又一次發脾氣的時候,小亮選擇了忽視。小默氣沖沖去找小亮,兩人爆發了激烈的爭吵,然后分手了。小默傷心極了,她無法安心學習,成績也不如從前,強烈的不適感充斥著她的心靈,甚至說覺得生活沒有什么意思。
三、案例研判
(1)首先了解小默的真實想法。小默曾說“覺得生活沒什么意思”,作為輔導員應弄清楚,這句話是小默的一時氣話,還是真的存在自傷想法。小默有抑郁癥史,在進行溝通的時候應注意方式方法。
(2)經過了解以及輔導員的初步評估,如果小默存在自傷風險,就不再是一個簡單的學生失戀情況,而是校園突發安全事件,應立即上報學院領導,聽從領導的指示進行下一步工作。
(3)如果不存在自傷的風險,小默只是一時氣話,應幫助小默進行合理的情緒宣泄,待小默平靜下來之后:
①幫助小默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從小缺乏安全感的成長環境讓小默內心渴望完美的愛情,渴望無時無刻的關注與愛護,但每一個人都需要空間。無論關系多么親密,每個人心靈都有自由的權利,控制的愛會給人帶來壓力。
②提高小默的抗壓能力。小默的抗壓能力比較弱,心理狀態容易受到日常生活中突發事件的影響,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小默的情緒問題,就要加強小默的心理抗壓能力。
③對小默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愛情不過是人生中的一部分,有一些事情遠比愛情更重要,比如說個人的成長,自身的健康等。
四、案例解決過程
(1)溝通了解,進行初步評估
小默在入學心理健康篩查時被發現具有一級心理危機,入學后,輔導員對其重點關注。在學期間,小默情緒狀態一直比較平穩。輔導員與小默之間也很熟悉。所以輔導員約談小默時,直奔主題,了解小默失戀后的情緒和內心想法。
在溝通過程中,小默一直呈現出比較焦慮,沮喪的狀態,面對輔導員的關心,顯得心不在焉,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輔導員詢問小默是否曾說過“感覺活著沒什么意思”,小默承認了,解釋道:剛失戀時感覺天都塌了,跟室友哭訴時曾說過這句話,但只是一時的氣話,沒有想要傷害自己的想法,如果因為失戀就傷害自己的話,太不值了。
經過與小默的溝通,輔導員初步評估,小默存在自傷的可能性極低,但是也不能放松警惕,要求班長室友多加關注,有任何異常隨時與輔導員聯系。
(2)耐心疏導,宣泄負面情緒
在輔導員基本確定了小默沒有自傷想法之后,幫助小默宣泄失戀帶來的負面情緒是極其重要的。一方面,輔導員可以憑借與小默的關系,構建一個良好的談話氛圍,現身說法,幫助小默把所有的委屈和傷心等負面情緒表達出來;另一方面,輔導員幫助小默預約了學校的心理咨詢。心理咨詢師會以專業的咨詢技巧,幫助來訪者紓解內心的困惑,構建合理情緒,健全完善人格[1]。心理咨詢師對小默進行情緒放松引導,幫助小默對自己的戀情做合理的分析和思考,幫助她擺脫失戀的陰影。
(3)引導認識,樹立正確愛情觀
所謂愛情觀是指對待擇偶和愛情的基本看法與態度。正確的愛情觀會讓人在愛情中收獲快樂和成長[2]。小默的愛情觀是不正確的,在她的想法里,男友需時刻陪伴自己,這就違背了愛情觀中的自由和尊重。輔導員要幫助小默認識到大學生戀愛,要把自己放在一個合適的位置,要給對方一定的空間。同時,大學校園中的戀愛并非都是完美的戀愛,每一段戀愛也并不是都能得到圓滿的結果,有戀愛就有失戀。即使戀愛失敗了,還可以吸取經驗,從中學會怎樣和異性交往。
(4)積極調試,提高抗壓能力
小默在愛情中希望男友可以時刻陪伴自己,一旦男友不能做到,小默內心就感覺極度不舒適。這個情況要結合小默的成長環境來看待,小默父母在小默年幼時經常吵架甚至打罵,這些經歷形成了小默脆弱,敏感的性格,她渴望一段感情能給自己帶來安全感。但是小默的想法是錯誤的,人生中能給予自己安全感的只有自己,如果把這個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只會再次受傷。所以,輔導員需要幫助小默,認識到“自我”
的強大力量,提升小默抗壓、解決問題的能力。抗壓能力可以通過增強自信心、降低期望值、找到合適宣泄情緒的通道等得以提高。
(5)制定規劃,確立奮斗目標
在與小默的不斷溝通中,一方面,輔導員勸誡小默,在大學中最重要的是學業,愛情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四年的時光是短暫的,如果不能在四年中,充分利用大學的資源提升自己,將來會后悔的。輔導員引導小默回想自己上大學之初的夢想,制訂自己的人生規劃,并按照自己的規劃不斷努力,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另一方面,對小默進行反向激勵,提升自己,充實自己,將來會遇到更優秀的人,找到更美好的愛情。
五、經驗與啟示
在大學,部分大學生尚未形成成熟的三觀。很多學生的戀愛多半不是自覺思考、謹慎選擇的結果,很大程度上與周圍環境、遠離親友需要感情撫慰等因素有關,他們的戀愛往往帶有不自覺、幻想、動機單純等特點,加之生活經驗有限,許多人不善于處理戀愛中的矛盾和沖突,因而比較容易失敗,引發各種不適應的問題。目前,它已經成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關注的重要問題之一[3]。
(1)要了解學生的現在,就要了解他的童年
如果想要更全面的了解學生,那學生的童年經歷是最不能忽視的。童年的成長經歷對于后期的性格養成,人格發展是極為重要的。如果一個學生幼時曾生活在充滿爭吵的家庭中,那需要警惕他長大以后是否會出現敏感,多疑,缺乏安全感等問題;如果一個學生成長過程中家庭經濟貧困,那需要警惕他長大后是否會出現自卑或自卑與高自尊共生等問題。作為輔導員,要了解一些學生在大學中出現的問題看似觸發原因在大學,但可能更深層次原因在他童年時就已經出現了。
(2)宜早不宜晚,幫助學生樹立成熟三觀
學校在入學之初,會為新生進行入學教育,大部分學校的入學教育中包括愛國主義教育,愛校榮校教育等,但是卻沒有包含愛情觀念教育,愛情挫折教育等。愛情是學生步入大學必然會遇到的問題,提前對學生進行戀愛觀念及如何處理戀愛中出現的問題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享受愛情;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因為無法處理戀愛中的問題,而給生活或學業帶來更大的問題的可能。
(3)充分發揮學生干部的作用,實時了解學生動態
在此次事件中,因為小默是輔導員重點關注學生中的一員,所以在前期預判,中期溝通,后期處理中都比較順利。但是對于不是重點關注中的學生,就需要充分發揮學生干部的作用。學生干部是與其他同學時時刻刻在一起的,都是同齡人,有更多的話題進行溝通,能夠及時發現輔導員所不能發現的問題并上報,輔導員對于發現的問題也能及時的給予幫助和支持。
參考文獻:
[1] 姜飛. 心理咨詢技術在高校輔導員工作中的應用案例分析 [J].教育現代化 ,2017,4(51):389-390.
[2] 石少楠. 高校輔導員工作案例--大學生正確戀愛觀的樹立和引導[J].法治與社會,2015,5(下):231-232.
[3] 李明,邵璀菊.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M]. 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34.
作者簡介:
王寶晴,女,漢族,河北衡水人,天津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初級職稱,助教,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孟玉斌,博士,天津工業大學,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