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長亮
[聯邦三禾(福建)股份有限公司,福建 石獅 362799]
竹纖維利用竹子作為原料,使用相應的技術和工藝進行全面處理。它具備傳統纖維和人造纖維的優點,同時能夠防菌,具有一定的環保性,是一種可再生資源。利用竹纖維作為面料,在耐磨、透氣和吸水方面都具有良好的效果,因為它橫截面上的多個小孔有利于水分的蒸發,同時還有較好的通風性。目前,我國夏季服裝多采用竹纖維面料,上身比較舒適,不易發霉,不會產生細菌,且具有較好的彈性。相關人員希望通過研究,促進紡織行業的持續發展。
竹纖維中含有蠟質0.63%、水溶物0.82%、果膠0.14%、半纖維素6.74%、木質素10.23%、纖維素81.43%。竹纖維結構中,纖維素的含量最高,說明它是一種比較特殊的材質。木質含量高說明其染色會受到影響[1]。
竹纖維具有較好的吸濕性,其吸濕性能不僅與自身的材質有關,還跟自然環境有一定的關系。空氣的濕度和溫度都會對吸濕性造成一定影響。梭織面料彈性好,但是在透氣性方面遠不如竹纖維,同時手感偏硬。通常情況下,在溫和的環境中,竹纖維的吸濕率高達12%,而其他材質的纖維吸濕率都在10%以下。
專家對竹纖維進行深度研究發現,竹纖維的水溶解速率在酸質量濃度小于4 g/L的情況下會隨其變化而增大,原因可能是竹纖維纖維素占比較高,而且里面因子會與物質發生反應,從而提高其水解效率。但當酸質量濃度大于4 g/L時,纖維素會產生一定的變化,從而降低溶解性,根本原因還需要進一步研究。竹纖維在堿中的溶解性會隨著質量濃度的增大而產生變化,隨著時間的靜止會不斷降低,原因是其不僅在變化的過程中產生鍵水解,同時纖維素的分子還會利用范德華力形成分子化合物。另外,纖維素也會隨著堿質量濃度的增大而降低自身的滲透壓,形成氫氧化鈉,影響其耐酸堿溶解性[2]。
竹子屬于自然生長的植物,在生長過程中不會遇到害蟲,不會出現腐爛,也不需要農藥以及化肥的支持。這也使得竹子帶有一定的抗菌性,同時還具有較強的抗紫外線功能。經過檢測發現,竹纖維針對大腸埃希氏菌以及病毒等具有較強的抵抗功能,24 h的抗菌高達75%R,同時不會因為其他影響而失去這種能力。
竹纖維的物理機械性能與其加工性能有密切聯系。通過對比可以發現,竹纖維的各種類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性,竹纖維和竹漿纖維比其他纖維更細、更長,且具有較好的伸縮率。竹纖維在濕和干的情況下會有不同的特征,特別是在韌性和斷裂方面,干狀態是濕狀態的3倍。通常情況下,夏季服裝都采用麻纖維,因其具有較好的吸濕性,且散發速度較快。竹纖維與其比較相近,但是竹纖維的長度更加理想,是前者的兩倍。試驗發現,竹纖維在除臭方面效率比較高,性價比更高。
竹纖維紡織品中含有較多的葉綠素銅納,具備一定的除臭效果。葉綠素銅納對人體沒有任何傷害,同時還能減少紫外線對人體的傷害。測試發現,竹纖維的紡織品能抵擋200~4 000 nm的紫外線,這是其他產品無法做到的。
在相同的條件下,通過對竹纖維和其他纖維進行上色比較發現,竹纖維和其他纖維的上色效率基本相同,說明竹纖維的親和力比較理想。直接對竹纖維和黏膠纖維進行染色可以發現,染色后竹纖維比其他纖維色彩更淡,但是艷度相對比較高,具有一定的色差比。
在相同的條件下,通過對比活性染料可知,竹纖維的染色上染速率略占優勢。在利用堿進行固色后,上染率出現降點,說明加入堿時,會使纖維形成離解的陰離子狀態,且數量會隨之不斷增多,對染料陰離子具有一定排斥力。隨著pH升高,水解染料不斷增多。雖然pH可以提高染料和纖維素的反應速率,但水解速率增加得越快,固色染料上染率越高,待加入染料與纖維發生反應,原染料的平衡會被破壞。活性染料對竹纖維染色后其色彩相對較淡,同時在色差上有較大差距。
竹纖維在我國的興起相對較晚,且由于其他類型產品已經具有較長的發展時間,竹纖維在整個紡織產業中占比較低。竹纖維與其他紡織產品相比還存在一些缺陷:(1)竹纖維具有一定的縮水性,因為竹纖維具備一定的吸濕能力,吸濕后強度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此時紡織品容易出現斷頭和褶皺,產品形狀會發生一定的變化,所以竹纖維并不適用于運動類和造型要求比較高的服裝。(2)竹纖維的化學特性與黏膠纖維較相近,在市場上二者相似程度過高,導致大家無法進行全面鑒別,對消費有一定影響。(3)國內消費者對紡織品的認知存在一定問題,形成了較為片面的觀念,對于一些新類型的產品不認可。再加上我國竹纖維上市較晚,產品大部分都是輸出,在國內市場并沒有得到較好的發展。
竹纖維的使用在當前紡織品中比較常見,它可以獨自形成產品,也可以與棉、絲、滌等進行混合搭配。當前市場較常見的產品有襯衫、襯衣、運動服以及兒童服裝等。一些床上用品以及洗浴用品也采用竹纖維,因為其具備較好的抗菌性和吸濕性,對其進行調整并制成產品投入我國市場。竹纖維產品讓用戶感受到涼爽、柔滑,且不易產生異味,相比其他材質的產品,用戶會有更好的體驗。
竹纖維作為一種天然成分,具備較好的特性。與其他產品不同,竹纖維具備的抗菌效果不是其他產品通過添加抗菌劑和抗紫外線劑所能比擬的。竹纖維在實際運用過程中,即便經過多次洗滌和光照,其抗菌性都不會受到影響,且它是純天然產品,不會對人體造成影響。竹纖維的抗菌性比較強,能夠避免交叉感染,在醫學界受到了一定的重視,許多醫用服裝以及病床上的用品和醫用產品都為竹纖維所制。另外,竹纖維具備較強的防臭功能,在日常用品中也比較常見,如鞋墊、枕頭、襪子、內衣等,采用竹纖維具有較好的防臭效果。針對年齡比較小的幼兒,采用竹纖維的服裝和日常用品比較理想,因為它采用純天然成分,對幼兒不會形成傷害。針對年紀比較大的老人,采用竹纖維制成的服裝能夠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對老人的皮膚有一定的保健效果。
將絲制品與竹纖維混紡,是當前的主要設計思路。其形成的混絲面料具有較強的抗皺性,且使用比較簡便,適應性較強,可以使用設備清洗。它還帶有竹纖維的特性,在吸濕和透氣方面都比較理想。質地柔軟、滑爽,給人一種涼爽且不冰的感覺,在炎熱的夏季具備一定的降溫功能,產品受到大眾喜愛,能夠給消費者帶來較好的使用體驗[3]。
竹纖維自出現以來,其性能受到國內外大多數企業的重視,是目前相關單位的主要研究對象。竹纖維雖然是綠色環保產品,但其特殊性導致發展受到影響。首先,竹纖維中的纖維并非普通的單纖維,而是通過疊合而成的,長度也會隨之發生變化。其次,竹纖維粗細程度變化幅度較大,在使用的過程中很容易造成纖維分裂,從而使強度受到影響。目前我國市場上產品種類較多,且性能比較多變,價格方面也有優勢,形成了一定的規模,許多消費者已經認可了各類產品的優勢。竹纖維想要進一步發展,具有較高難度。加之我國天然竹纖維材料推出時間不久,在產品開發以及產品規格上都處于初期階段,仍需要作出調整,在未來的發展中應考慮幾點:(1)竹纖維與其他人工纖維比較相似,對于強堿的抗性都不高,在生產過程中需要進行全面處理,效果才會理想。為此,生產過程中應做好各方面的控制工作,特別是堿性材料的使用,做好配比量的調整,不然很可能會影響產品的整體質量。(2)竹纖維制品一般都與純棉材料進行結合,遇水后容易膨脹,從而使其生產受到影響。(3)竹纖維染色需要利用染料的活性,其牢度好、色彩也比較鮮艷,能夠達到相應的環保要求,可以對其染色進行開發,并加強環保性和牢固性,提高使用效率。(4)因為竹纖維具備較好的吸汗性,可以根據生產需求以及生活所需調整尺寸,使其更加柔軟。(5)竹纖維在生產過程中縮水率比較大,在加工時需要降低強度,保證產品的合格率。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使得人們對竹纖維產品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在設計竹纖維產品的過程中,應該根據環保理念做出調整,加深研究開發,從而使產品具有更高的可利用性[4]。
竹纖維是一種新型材料,在目前的面料市場運用頻率比較高,具有較多的優點且符合人們的需求。它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在生產的過程中應做好對相關事項的關注,并加強對其的研究和探索,從而使其具有更好的特性,進一步提升我國竹纖維產品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