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研究
王燕
(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蘇州 215000)
自從2015年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后,全國廣泛掀起了創新創業的熱潮,同時創新創業教育成為了促使國家驅動創新戰略的重要措施。高職院校作為培養就業型人才的重要基地,為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大力開展了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研究,為高職院校教育改革指明了新方向。但現如今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中還存在著諸多問題,最為主要的問題就是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個性化發展
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在高職院校中大部分教師還在運用照本宣科的方式開展教學,重視傳授學生知識,在課堂教學、考試考核以及課程設計等方面還是更加重視標準答案,不允許學生偏離主題,而這種情況嚴重阻礙了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并且也十分不利于教學,也不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這對于學生的全面更好發展來說非常不利。因此,在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過程中,應重視以生為本,突出個性化基本原則,充分考慮到每一個學生的思維方式以及興趣愛好等方面之間的差異,不斷鼓勵學生以及激發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獲得創新能力的提升,為創新創業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礎。在此基礎上學生在完成自己專業的基礎課程學分之后,可以隨意選擇學科、課程以及專業等,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程最終達到學分的要求。在這個過程中積極鼓勵具有一定特長以及專長的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以及專長,并努力將自身的特長以及專長與創新創業課程互相結合,這樣就能將自身的專長以及特長無限放大,從而在這個過程中獲得更強大的競爭優勢,促使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途徑,這也是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要求,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創業能力。
創新創業教育并不是立足于專業課程教育之外的教育形式,也不是簡單地與專業課程互相疊加的形式,現如今很多院校的高職院校教育體系都還過于保守,在不改變整體教育體系的基礎上,將創新創業教育作為一門單獨的課程開展教學,將創新創業教育作為輔助教學課程以及業余課程的形式。這種將專業課程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完全分開的形式不僅僅達不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同時,不符合中國創新創業教育的教育目的、教育內涵和教育要求。因此,高職院校應打破保守,改善傳統教育體系,建立在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課程教育相結合的原則上,在專業課程的基礎上針對課程設計、專業開設以及培養目標等多個因素進行考慮,將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課程合理結合,保證兩者所占據的比例合理的同時,也要將創新創業教育合理地融合到各個方面的教育中。站在高職院校的角度上看,其主要教育目的是為國家培養出更多的職業型人才、應用型人才,所以,在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中,既要保證創新創業建立在專業教育的基礎上,培養學生專業能力、專業技能的前提下展開創造類教育活動,又要保證創新創業與專業教育的共同發展。高職院校發展教育的整個階段,應為創新創業教育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符合國家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要求,從而才能培養出具有良好專業能力、強烈創新創業意識以及創業能力較強的職業型人才。
隨著中國經濟化建設的不斷發展,在創新創業中存在巨大的機會,與此同時也面臨著嚴酷的市場考驗,而在高職院校中,其主要教育目標是培養出職業型人才、應用型人才,這意味著高職院校在構建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時,不僅僅要重視培養應屆畢業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創業能力,還應在市場導向的基礎上運用動態化調整原則,促使學生能夠更加適應市場變化和時代發展,這樣才符合如今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要求。因此,高職院校在設計相關課程體系的過程中應以市場為導向,直接根據相關企業對于人才的要求設定相應的培養目標,培養創新人才,以此滿足市場實際需求。而市場并不是亙古不變的,市場最大的特征就是瞬息萬變,這也就意味著在構建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過程中應具備實時性特點,展開動態化調整,不斷淘汰老舊、傳統的內容,運用新的內容以及思想等開展課程,進而不斷提高學生的適應能力、市場競爭力,有效提高創新創業教育的成效。
在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實施的過程中,根據不同階段對創新創業的需求以及學生的實際創新創業情況,可以將創新創業課程設置成為分層次化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在第一層中建設創新創業課程認知教育模塊,向學生普及相應的創業知識,其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業意識以及創業品質等,為接下來的深入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還應重視在這個層次教育的過程中建立選拔體系,選拔有創業意識的學生。這個教育模塊是面向全校學生的教育模塊,屬于學生的必修課。在第二層中建設創新創業技能教育模塊,其主要目的是滿足學生對創新創業的技能需求,促使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同時促進學生的創新創業綜合素質、綜合能力的提高。這個模塊主要是為具有充足的創業興趣的學生、創業意識較強的學生、對創業有一定愛好的學生開放,屬于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中的選修課。在第三層中建設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教育模塊,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創業能力以及實踐能力,這個教育模塊主要為已經具有一定的創業基礎、即將開始創業的學生開放,對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培養,并將創新創業與專業課程知識互相結合,進一步提高學生在創新創業過程中所需要的知識技能、能力等,進而提高學生的創業成功概率,屬于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中的選修課。
對于目前中國的高職院校創新創業課程教育來說,不應只為學生傳授專業化理論知識,這樣會導致學生成為知識上的巨人,實踐上的矮子,不僅不利于其今后的發展,同時也不能滿足高職院校創新創業課程的教育需求。因此,在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中應重視開展創業的實踐活動,進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創業能力以及創業水平,提高學生的創業成功率,將相關專業知識真正融入到實際中,使得創新創業課程教育充分發揮自身價值。而在此基礎上單單只是憑借著傳授創業專業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所以,高職院校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的過程中可以組織創業比賽、創業實際訓練以及創業實踐活動。開展實踐活動一定要在社會市場以及真實的社會經濟環境中,引導學生在創業實踐活動中認真分析實際創業的過程中的相關因素,在為學生營造較為真實的創業環境基礎上,做到在創業中學習、在學習中創業,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創業綜合能力以及創業水平,也只有在實踐創業活動中才能夠真正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的創業人才。
想要使創新創業課程真正有效,那么在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中還應重視實施環節,在實施環節中所運用到的教學理念將直接影響創新創業教育效果以及培養能力效果。因此,應加大對課程實施環節的重視力度。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為教師教學理念的改革提供了有效思路,在創新創業課程實施的過程中,教師應根據新課程改革后的教學理念開展教育。新課程改革后提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以學生為學習主體,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以及獨立思考能力。在此基礎上,教師應摒棄傳統滿堂灌的教學模式,采取創新型教學模式開展創業課程教育。新課程改革后大量的教學方法浮出水面,很多教學方法在創新創業課程教育中都非常適用,例如體驗式教學法、合作研究式教學法、設置疑問式教學法、分層次教學法等等,只要教師根據課程實際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法,就能有效提升教學效果,高效完成培養目標。另外,在《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中也提出,高校在實施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應積極運用啟發式教學法、討論式教學法以及參與式教學法,不斷提升教育效果,真正實現培養創新創業教育人才的目的。
隨著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的不斷深入,創新創業課程已經融入到人才培養方案之中,國家對此也越來越重視。因此,高職院校應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設置合理、科學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不斷在實踐中探索研究細節問題,使得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得以完善,使其更加具備實效性、高效性,真正發揮其價值。
[1]牛月冬,徐廣飛.互聯網時代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構建策略探討[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0(7):88-89.
[2]景永霞,茍和平,陳莉莉.地方高等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構建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20(7):203-204.
[3]張圓圓.高職院校創新創業課程體系構建研究[J].船舶職業教育,2020,8(1):43-45.
[4]程皓.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管理體系構建研究[J].連云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32(4):72-74.
G717.38
A
10.15913/j.cnki.kjycx.2020.14.036
2095-6835(2020)14-0093-02
〔編輯:張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