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昌菊
(南京市紅山森林動物園,江蘇 南京 210028)
自然景觀是天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在自然方面的總和,天然景觀是指某些景觀在人們的比較輕微的影響下幾乎沒有改變原有的樣貌,類似于大荒漠和某些自然保護區,自然景觀是由于受到人們的長期的影響,而發生了樣貌上的變化,類似于城市、鄉村等。其實,自然并不是一個人文很容易被劃分的限定,沒有辦法確切去說到底什么是自然,所以人們為了將自然區分出來,只能將人為的作為對立面來劃分自然,因此來為自然劃分一道線。只要有人類生活的地方,就很難再找到純天然的自然景觀。因為人們需要生存與生活,所以必定會改造自然,就比如人們平常說的森林公園,說它是自然景觀,其實也是人類創造出來的,帶有一定的人為因素[1]。
自然景觀元素從廣泛含義的來說包括了地形地貌、江河湖泊等水域、生物景觀(植被景觀、珍禽異獸及棲息地)。在這篇文章里的自然景觀元素主要從地形地貌、有生命的動植物資源及石材、木材、竹材、繩麻等相對天然的自然元素的應用。
時代發展至今,生活在現代化都市里的上班族們,看多了冰冷的鋼鐵,虛擬的科技,開始越發向往對自然美的真實追求,來達到生理、心理的放松和愉悅,精神的陶冶與升華。城市動物園自然景觀元素的應用,能給游客以親切、舒適與和諧感,這正符合現代人質樸、親近自然的審美情趣。在動物園要想法設法把自然景觀元素制成的構筑物、基礎設施、動物用具、園林小品等結合景觀巧妙的應用起來,能夠有效節約資源,避免浪費,能夠提高動物園的生態多樣性,更好模擬動物的原生態的生存環境,來滿足自于游客、動物內心深處親近自然的愿望。
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于1998年建成開園,曾在1958年大煉鋼鐵時,因紅山蘊藏鐵礦,政府將其劃交南京鐵礦管理處挖山掘坑采礦,使其地形地貌上具有懸崖峭壁、深潭陡坡等獨特景觀,具有較高的欣賞價值。1962年市政府決定在紅山籌建公園,前期規劃以植物造景為主,進行大樹移植,并開辟苗圃就地育苗,在原有樹木的基礎上新增了楓香、香樟、黑松、銀杏等。使紅山形成以雪松、檜柏、銀杏、香樟、廣玉蘭、刺槐等樹木為主基調的景觀林。至1998年開園前夕,紅山園區范圍內山林綠化覆蓋率已達85%,經數十年養護培育,現已樹大成林,林海蒼茫,深邃幽遠。動物園的景觀元素具體說是由地形、植物、建筑物(主要是動物籠舍)、綠化小品、配套基礎設施等所組成的各種物理形態的表現,把這些景觀元素自然合理的運用在動物園的大環境中,盡可能的減少人工環境給游客、動物帶來的生硬感、冷漠感。
3.2.1 盡量保留原有地形地貌,建設動物籠舍和動物外運動場
自然景觀元素的設計理念,是最大化地尊重原有地形、陽光、水、土壤等這些帶有場所特征的自然因素結合在設計之中,從而保證設計具有實用性和保護性,保留原有的植物的自然生態群,是蝴蝶、蚯蚓、螢火蟲的“歡樂天地”,這是對自然的內在價值的認識和尊重,這樣既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資成本,又能避免為了過分追求形式的美感,對原有的生態系統造成無法彌補的破壞[2]。就拿紅山動物園場館建設改造來說,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具有的深潭陡坡、林海蒼茫,深邃幽遠的獨特景觀,來修建動物籠舍,盡量按各種野生動物原產地的環境與生活習性,少建些生硬的混泥土房屋作為動物籠舍,利用山體挖洞模仿建造出生態化棲居地,才能創作出更接近自然生態景觀的動物棲息繁殖地。如果在動物場館游客參觀范圍內有生硬的水泥塊、鐵絲網等不自然的元素存在,也需要用植物、枯樹皮、樹枝、蘆葦桿、竹竿等景觀自然元素來遮掩,讓游客在觀賞動物的時候,眼中看到的都是活潑可愛的動物和賞心悅目的自然景色,享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3.2.2 用于動物外運動場的自然景觀元素
動物室外展區是動物活動的主要場所,也是游客觀賞動物的主焦點,利用自然景觀元素來模擬動物的原生態的生活環境至關重要。
虎豹熊等大型猛獸動物,喜歡出沒在山林丘陵密林中,在野外主要生活在森林、叢林和野草叢生的地方,尤其喜歡在針、闊混交林中,沒有固定的巢穴。所以在猛獸展區結合地形地勢,盡量保留原有的或者自然的種植些松、柏和闊葉樹的混交林,混播些草類,模擬出山中王森林生態景觀。
金絲猴、長臂猿等靈長類動物善于攀爬,用木材、麻繩等搭建一些棲架,用石材堆積高低錯落的假山,供他們攀爬玩耍。也可以種植些較大的桑樹、棗樹等耐損度高的落葉樹木,這些樹木還可以為靈長動物提供天然的果實,適當增加環境復雜程度,設計些小木屋、草亭或在樹上懸掛巢箱來為動物提供躲避和隱藏的地方,減少靈長類動物對植物的破壞。
水禽鳥類展區主要營造的是一種濕地的自然景觀效果,如果在一個禽鳥園中,有一條彎曲溪流貫穿于其中,溪岸上種植一些生長健壯、分叉多的如樸樹、臘梅、石榴、棗樹等鄉土樹木(禽類、鳥類都喜歡棲居在樹上)溪邊縫植鳶尾、菖蒲,溪中散布睡蓮、魚兒。鳥兒在枝頭唱歌,稚雞在溪邊草叢里覓食,營造出一個林間溪流的自然景觀,游客身臨其境,仿佛置身于遠離城市的大自然中[3]。
動物展區內要充分利用自然生長的鄉土樹種及各類野花野草,因為這些植物不需要灌溉、施肥、打藥、耐動物踐踏等,它們會形成自然的植物群落。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園內小熊貓館、大熊貓館等場館內的自然植物生長的很好,結合動物場館豐容配上幾個茅草小屋或者蘆葦棚,種植上矮蒲葦、芒草、茅草、水稻等,配上活潑可愛的動物,觀賞效果極佳[4,5]。
(1)石材類:自然風化石、黃石等點綴在山坡邊用作擋土墻;青石、太湖石與植物搭配用于造景;鵝卵石的自然用于擋土墻、小溪邊、路面等。
(2)木材、竹材類:用于制作花壇、花境、水邊旁的木欄桿、竹柵欄;在園林景觀中構建廊架、亭子、園橋及木質鋪裝的棧道、平臺、游步道等;功能性的木質基礎設施座椅、標識系統、垃圾桶等。
(3)保護并推廣種植鄉土植物:鄉土植物最能體現自然景觀,是依托一定的地域而成長繁殖的一種植物,是與當地的水源、自然景觀、文化等息息相關的。鄉土植物在生長方面更具有生長優勢,它們都是經過了時間的考驗和環境的檢驗,在大自然的嚴酷考驗下生長的,具有更加明顯的優勢,生長速度快,能夠給當地帶來經濟效益。不僅如此,在觀賞性的方面來說,鄉土植物是觀賞性和地域代表性的象征,在觀賞性的基礎上更加體現了自然景觀特色,豐富城市文化內涵,增添人文風情。
隨著鄉野園林風格的日益流行、我國經濟的繁榮和人們審美情趣的提高,自然景觀元素已悄悄融入到公園景觀、裝飾設計中來,讓城市人倍感親切。 動物園是一個特殊的專類公園,自然景觀元素最能指導在動物園景觀中的應用,結合動物場館的建設改造能夠做到遵循三個原則:一是自然生態的景觀原則:也就是模擬動物原產地的生態環境;二是動物習性結合的原則:也就是滿足動物日常生活的需要;三是使游人怡然的美觀原則.也就是增添游客回歸自然的田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