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淑靜,韓加好
(連云港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連云港 222006)
在疫情防控期間,學校依托各級各類在線課程平臺、校內網絡學習空間等,積極開展線上授課和線上學習等在線教學活動[1]。基于師生對騰訊平臺都較為熟悉,許多教師選擇了騰訊課堂進行線上教學。下面以“機械產品造型與綜合技能訓練”課程中認識千斤頂裝配圖項目的騰訊課堂教學為例來探討線上教學過程中的問題。
“機械產品造型與綜合技能訓練”課程是工科各專業的一門技術基礎課。學生對課程的掌握情況將影響到后繼課程的學習及就業的專業能力。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應具備適應生產一線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
本課程體系的一個突出特點是課程結構模塊化,總體上由四大教學模塊組成:機械產品造型基礎、典型零件、裝配圖、綜合技能訓練。這四個模塊構成了本課程的基本內容,它們既是相對獨立的教學單元,又互相滲透、緊密聯系,并注重理論知識與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相結合。學生在大一第一學期完成前兩個模塊的學習,在第二學期完成后兩個模塊的學習。認識千斤頂裝配圖屬于裝配圖教學模塊中的一個子模塊。
課程內容是資源建設的基本要素。以認識千斤頂裝配圖為例,這一部分的主要內容有:千斤頂工作原理和主要結構,裝配圖有關知識以及繪制千斤頂裝配圖等。
在本教學模塊中,教學資源分為2 個方面:①授課教學。首先要準備教學課件以及千斤頂CAD 裝配圖。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認識千斤頂,并克服線上教學沒有千斤頂實物模型的局限性,還要備好千斤頂拆裝的實物圖片,并錄制微課視頻。②繪圖指導。因為本課程是一體化課程,要開展繪圖指導工作,所以還要針對繪圖指導完成相關材料,主要包括裝配圖繪制步驟的教學視頻和在繪圖過程中易錯處的標示說明。
為了因材施教并合理選擇教學方法與手段,需要充分了解學生的情況。本門課程面對的是機電專業一年級的學生。這部分學生具備了初步的空間思維能力,學習基礎和自主學習能力較差。
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與主動性,本課程靈活應用各種教學方法。比如,采用啟發引導法,通過適時地提出疑問,啟發和引導學生正確地解決問題;采用動畫演示法,為學生提供電子模型,直觀形象,有利于學生繪圖時的想象;采用講解演示法,學習繪圖步驟及注意要點;采用任務驅動法,布置繪圖任務并加強檢查與指導。
結合課程特點與線上教學的實際情況,本課程的教學環節由7 個階段組成,具體實施過程如下。
4.1.1 發布學習資料
課前在群文件發布學習資料,包括本次課程的教學課件、微課視頻等內容,以便于學生課前進行預習。
4.1.2 簽到管理
按照教學時間安排,每次課前進行簽到活動。在騰訊平臺可以利用群接龍設置簽到時間。簽到結束后會產生統計頁面,可以清楚地了解學生到勤情況。
4.1.3 布置學習任務
在本環節由教師布置并引導學生完成本次課程的學習內容。例如本次課的學習要求是學會裝配圖的相關知識,完成練習題并手制千斤頂裝配圖。任務發布在群作業中,并設置為在線提交。
4.1.4 學習討論
在本環節,學生按照教師的要求查閱資料,對于不懂的知識點或是繪圖中的疑問可以在群課堂窗口進行討論,也可在課程群或者小窗口向教師提問。
4.1.5 教師授課
對于關鍵的知識點,由教師利用騰訊平臺的群課堂功能,分享屏幕并直播講解;對于易錯或者要特別注意的知識點,教師可以實時提問或者在課程群里發布。
4.1.6 實施任務
學生動手,將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融入繪圖中。在繪圖過程中有疑問可在課程群中提出,教師指導答疑。學生要按時按要求完成教師布置的繪圖任務并提交至群作業中,教師可以在群作業中查看作業提交情況并批改。
4.1.7 作業反饋
學生提交的作業,教師積極批改并進行評價。較多或嚴重的錯誤教師會在課程群中再次強調,以強化知識點,鞏固所學。
學校成立在線教學項目小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各院部疫情防控期間開展線上教學工作。各部門分工協作,以院部為單位做好師生的發動、培訓、安排、統計等工作,確保了線上教學工作的質量與秩序。
學校為教師推薦使用了多種教學平臺,并組織線上教學的有關培訓與指導答疑,保障了線上教學資源的充分準備工作和教學工作的有序開展。另外,學生繪圖所用直尺、鉛筆、繪圖紙等繪圖工具在網店可以購買到,能夠保障學習所用。
本課程的線上教學依托騰訊平臺,主要有以下優勢。
6.1.1 操作可行
騰訊平臺無論是在電腦還是在手機都可以很穩定地運行,能夠有力保障教學過程的正常進行。
6.1.2 操作便捷
因為每個班級都已建有QQ 群,其界面師生都很熟悉,不必再次安裝客戶端軟件。平臺功能較為齊全,能滿足教學所用。例如,每課簽到利用群簽到功能,教學資料可以便捷上傳至群文件中,群課堂功能可以直播授課并屏幕分享,教師布置與批改作業、學生提交作業都可在線完成,方便快捷。
6.1.3 交互性強
在傳統課堂上,教師可以隨時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而本門課程是一體化課程,需要學生在動手操作中發現和解決問題,所以線上教學的交互性就顯得尤為重要。在騰訊平臺,學生可以與教師實時互動。例如,在直播授課時,可以在聊天框提出或回答教師的問題;在繪圖過程中遇到困難時,可以在班級群或者小窗口提問,教師隨時解答問題。
6.1.4 作業反饋及時,針對性強
每節課學生都要完成繪圖任務并提交。騰訊平臺上教師可以實時查看作業提交情況,尤其是可以點開每一學生的作業并進行評價,提交評價后,學生即可收到消息提醒,及時查看教師的意見進行修改。
6.1.5 便于復習
對于已講知識點,學生往往需要反復學習才能掌握。尤其是本課程需要學生自己動手完成繪圖任務,那么在此過程中,學生會產生許多疑問,此時即可查看群文件進行學習。
6.2.1 教學過程有卡頓
各級學校數量眾多的師生同時涌入直播平臺,會使軟件出現卡頓等故障,影響教學的連續性。
6.2.2 教學資源的使用具有局限性
例如本門課程正常是在一體化實訓室進行,有配套的實物模型及測繪工具,學生可以直觀感知零部件的形狀結構,并學習用量具測量。而線上教學使教師不得不用圖片或視頻素材代替實物教具,學生動手操作訓練方面會受到影響。
6.2.3 學習糾錯有延遲
通常情況下,教師會在學生繪圖時巡視指導。線上教學模式下,學生的作業要完成提交后教師才能查看到,指出問題并發送至學生端后學生才能得知,其是否仍存在問題還要再次提交與查看,檢查糾錯過程相對較慢。
6.2.4 學習過程不易監督
線上教學時,部分學生會簽到后就做其他事情,無法保證其一直在學習狀態。從提交的作業情況來看,個別學生沒有按時完成布置的學習任務。
6.2.5 學習環境易受干擾
個別學生位于邊疆地區,網絡信號較弱,不能正常接收教學信息。
6.2.6 影響視力
因家庭條件的限制,班級大部分學生沒有電腦,只能用手機播放教學資料,長時間的學習會使眼睛疲勞,視力下降。
目前各類線上教學課程資源十分豐富,但也比較分散[2]。教師要梳理資源,將各平臺支持的不同類型的教學資源用于預習、課中理解和課后復習等不同的教學環節,充分保障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2]。
不同課程或者同一課程的不同內容可采用不同的學習方式。比如對于概念知識,學生通過觀看課件或視頻就可以掌握;而實踐環節則要學會具體的操作過程,則要通過教師的視頻直播進行示范講解來進行學習。
教學平臺多種多樣,各有其優勢。在線上教學過程中不一定只用一個平臺,可以根據教學需求多個平臺結合使用,以滿足聽課、討論、完成任務等不同環節的需求。
傳統教學模式下的評價方法包括期末測試與平時學習狀態的考查,因為教師與學生有直接的課堂與課后互動,較為容易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線上教學情況下,教師可根據課程特點設置多個學習任務或者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與了解,以作為期末課程評價的依據。
線上教學模式下,學生處于相對寬松的學習環境,較難保持持續的積極狀態。從現實來看,在線教學應將學生能否帶著問題去學習、能否帶著強烈的學習動機利用互聯網資源去解決問題,作為評價成效的重要依據[3]。所以應加強學習習慣的培養,引導學生正確地使用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
突發的疫情使許多工作比較倉促,比如教學平臺的使用、教學資源的準備等。學校可在日常使用在線平臺進行輔助教學,并進行教學資源的制作與相關內容的管理,使學生養成良好的使用在線平臺學習的習慣,以提高線上教學的質量及應急完成教學工作的能力。
近年來,隨著中國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線上教育成效顯著,國家級精品開放課程頻出[4]。教師要充分利用互聯網教學資源,不斷探索與完善課程建設,提升信息化教學水平,以期不斷優化線上教學平臺,不斷提高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