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九林
(東北石油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黑龍江 大慶 163000)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的精神根基,在歷史的變化過程中,積淀著中華兒女最燦爛的民族文化和最深層次的精神追求,以其特有的價值取向、思想認同、倫理觀念、思維方式等精神特質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紀念日大會上發表講話時說:“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刻哲學思想、人文情懷、道德理念等,為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重要的思想啟示。”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習近平強調:“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形成的博大精深的優秀傳統文化……為思政課的建設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边@都為進一步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時代契機,豐富了價值底蘊,指明了正確方向。
青年一代是國家建設的后備軍,是社會主義事業的繼承者,大學生作為青年一代的代表,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提高思想認知高度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過程中不可缺少的能力和素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強大的思想啟迪作用,它能夠成為我們的靈魂支柱,在潛移默化中構建我們的思想框架,形成正確的思維認識,這是我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所要達到重要目的之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歷久彌新,不僅禁得住時代的考驗,而且在當今社會仍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創造力,將其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結合起來能夠充分發揮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有助于大學生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進一步被其深刻的內涵及強大的力量震撼,從而提升大學生的思想認知,引領新時代大學生的思想觀念,讓所有人能夠用心感受優秀文化的獨特魅力及其中蘊含著的強大能量與內涵。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更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薄拔幕孕攀且粋€國家、一個民族更基本、更深層、更持久的力量?!笨梢姡⒏叨鹊奈幕孕攀谴髮W生思想觀念中必不可少的政治素養。這就要求新時代必須重視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和繼承,加大對于優秀傳統文化人力物力的投入力度,堅決抵制西方歷史虛無主義、文化虛無主義、新自由主義等錯誤思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樹立文化自信的“根和魂”,將其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夠使學生更加領悟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遠流長,進一步認清西方錯誤思潮的實質和目的,明確作為時代新人的責任和擔當,增強做一名中國人的底氣和自豪感。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豐富,底蘊深厚,為新時代大學生思想道德規范教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其中所包含的厚德載物的傳統美德,是我們每一個人所必須具備的精神品質和道德風范。做人要將厚道放在第一位,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和行為修養,在具備崇高的道德品質基礎之上掌握一定的科學文化知識,做到仁、義、禮、智、信等道德規范,這樣才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這種以厚德載物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是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對其品德修為的要求,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夠促進學生注重自己的行為舉止,做到知行合一,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行為素養,從具體事情做起,從身邊事情做起,不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自身的道德修為。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是一個隱性且漫長的過程,然而當今社會“快餐式”文化及追求及時效果的社會風氣使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很難有足夠的發展空間,這也導致高校對于傳統優秀文化的重視程度不夠,相關課程被邊緣化和弱化。當前高校教育還是以專業課程為核心、傳統文化教育為輔,缺少系統性的傳統文化教育。很多高校由于其辦學模式的特殊性,往往更加重視對大學生就業有明顯幫助的專業知識課程,而不同程度地忽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關課程,忽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大學生的熏陶。可以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仍被邊緣化。
網絡時代,很多學生在課余時間通常把關注點放在自己喜歡的事物上,比如娛樂明星、休閑時尚等,而對于傳統文化的關注相對較少,缺乏一定的認知,對于傳統文化的弘揚只是口頭說說而已,并沒有真正做到傳播傳統優秀文化,也很難做到知行合一,缺少將理論運用于實踐的智慧和能力,并且在將傳統文化融入日常生活方面缺乏積極性。由此可以看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大學生思想觀念中逐漸弱化,部分大學生很難真正做到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自己行為舉止的內在要求,在面對國家和個人利益的選擇時往往趨向于維護自己的利益。
高校作為弘揚和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陣地之一,由于資源供給不足,導致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不足,不能更好地通過優秀傳統文化來規范自己,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主要表現為:高校思政教材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很籠統,概況式,缺乏具體的內容,“說教味”濃厚,學生對其所傳遞的思想觀念缺乏興趣,甚至還會感到無聊。在課程設置方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并未安排為主課,只是作為通識課程來輔助專業類課程。而且教學方法也比較老舊,教學評價方式較為單一,不能及時改善和創新教學方法;因此學生對其重視度不高,接受率較低。再加上教師大多把精力放在專業知識的研究上,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和價值認識不足,在傳授過程中很難深度剖析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刻內涵與價值,很多教師不能有效實現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自身生活學習工作的各個方面,自覺性不強,未能找到傳統優秀文化融入課堂的契合點,不能夠充分引導學生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和繼承。
馬克思認為人的社會性是人的本質,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因此,在日常教學中,高校要加強優秀傳統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力度,使傳統文化能夠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使之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尤其是在思想政治理論公共課的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對于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能夠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思想道德素質的重要性,做到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行為修養。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公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全過程之中,進一步轉化成為人民的自覺追求?!备咝T诖髮W生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努力使大學生不斷提升自身的道德修養,成為社會主義價值體系的深入學習者、堅定信仰者和積極傳播者,通過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歷史、學習傳統文化知識,進一步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領悟其精華,進而弘揚傳統美德,發揚民族精神。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不斷發展,互聯網的廣泛應用已經成為當下最流行的社交及學習方式。我們要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傳播優勢,揚長避短,實現優秀傳統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提高社會成員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程度,加速傳統文化不斷適應現代社會的要求。這就需要高校充分運用互聯網的平臺,加強對于傳統文化網站的建設,通過組織學生社團、設置校園電臺、校報等多種形式,廣泛地宣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強優秀傳統文化在大學生學習生活過程中的滲透力度,增強大學生的文化自信及民族認同感。我們還可以通過線上互動的方式開展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網絡活動,讓廣大學生能夠積極參與活動,實現傳統文化線上線下教育結合,充分發揮校園媒體的傳播功能,使學校的各個角落都充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韻味,使學生們能夠隨時隨地了解傳統文化,感受傳統文化,以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弘揚社會正能量,真正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
高校在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教育過程中肩負重要使命,更是實現傳統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主要場所;因此,提高教師的傳統文化素質能夠進一步帶動大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高校教師要自覺學習優秀傳統文化,以崇敬的態度對待優秀傳統文化,尤其是傳統經典的現代因子要進行深入挖掘,激發并增強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興趣。同時,高校應增加傳統文化課程設置,將傳統文化課程作為一門必修課,納入日常教學中,進而更好地讓同學們在課堂上了解和學習傳統文化知識,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學生來說,更要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思政課中,充分利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于大學生人格道德的培養以及感化功能對大學生進行教育,這不僅能夠提升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也能為日后工作中將優秀傳統文化應用于現實實踐奠定基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改變單一、死板的灌輸教學模式,積極尋找靈活有趣并且高效生動的方式,進一步提高學生對于課堂內容的接受程度,切實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堂效果。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新時代先進文化建設的精神基因,融入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之中,能夠有效地提升我國當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更精準地為我國高校大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服務。雖然從現狀看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結合存在諸多風險和挑戰,但我們始終要堅信一點,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國家的高度重視及高校的不懈努力之下,優秀傳統文化能夠更好地融入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定會迎來一個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