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工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河南 安陽 455000)
為響應教育部“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號召,各高校根據教育部相關要求,充分利用釘釘、雨課堂、騰訊會議、超星學習通等第三方App平臺進行線上教學,向學生們提供及時、準確地教學安排[1]。線上教學可以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與空間范圍內獲取較多的知識信息,也符合現在大學生自身的實際生活習慣。但是,如何在特殊時期進行有效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發揮其思想引領、精神激勵的學科特點,成為探究思政課線上教學重點問題。
隨著時代變遷,線上教學成為思政課教學的主要渠道,而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學生線上學習成為可能。在初期諸多教學App軟件上,可以實現自主在線簽到、線上課堂互動、幕課教學視頻觀看,學生學習積極性較高,新奇感較強,學習效果較好。但長時間“浸泡”在手機和電腦環境下,學生會感到身心疲憊,出現注意力無法集中,學習積極性下降的情況。尤其是越到學期末,學生在打卡簽到、線上討論、提交作業等方面“投機取巧”現象增多。同時,由于思想政治理論課理論性較強,與其他專業課對比較為枯燥,學生重視程度減弱幅度較大,“應付差事”情況增多,甚至于少數學生出現“刷學習記錄”等“假學習”情況。同時,由于線上教學對于網絡環境要求較高,而部分教師與學生因設備或地理位置較偏僻,網絡環境較差,線上直播教學難免出現卡頓現象,進而影響整體教學感受。另外,線上教學,尤其像思想政治理論課這樣的大班制授課,學生人數眾多,無法實現有效的課堂教學監督,部分學習自制力較差的學生,雖然有課堂學習記錄,但并未學到知識。還有在線上教學課堂互動環節,部分學生總是以設備問題、網絡問題等回避作答,教師又無法即時進行有效監督,這些都是線上教學存在的一些不足之處。學生是否真正掌握課堂教學內容,是否真正完成課下作業,這些都需要必要監督方式[2]。
以筆者所在高校為例,我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線上教學主要使用雨課堂、騰訊會議和釘釘等軟件進行,除雨課堂外,其余軟件教師們使用偏少,或從未接觸過。而雨課堂由于自身承載力有限,尤其是線上授課前幾周,卡頓、延遲較為嚴重,甚至出現無法進入班級的情況,影響正常的線上教學開展。后續由于線上教學軟件使用多樣化,學生人數的分流,這一問題才得以改善。“雨課堂”作為一款優秀的智慧教學工具,其本質是一款教學輔助工具,其在教學中的位置始終是輔助工具的角色,且雨課堂尚不具備承載全國高校線上教學的能力。與此同時,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線上資源的質量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的質量,而線上網絡信息資源的多樣化——圖片、文字、音視頻等使得如何在海量信息資源中選擇高質量的網絡信息資源成為思想政治理論課線上教學質量的重要影響因素。國內大多數高校都建立有自己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線上教學資源庫,這些資源涵蓋:教學大綱、教學計劃、教學內容、課后質量等多方面內容[3]。但是并非所有高校都建立了符合自身實際需求的相關線上教學資源庫,即使是已經建立教學資源庫的高校質量亦參差不齊,有的高校既有文本信息、音視頻資料,還有專業名師進行線上輔導答疑。有的高校只是對既有教材內容和素材的電子化,缺乏創新性與針對性,學生在線學習的過程僅僅是一次教材內容的回顧,學生參與度低,獲得感差,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降低,會導致課堂“劃水”現象增多,諸如,打開課堂直播課程,其自身卻在打游戲或者看電視,甚至出現雇人刷課的情況。
習慣的養成需要一個過渡時間,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教師需要堅持“學生中心”理念,為營造良好的線上教學環境,以期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增加課堂互動討論與探究啟發教學等環節[4]。而現實的教學情況,由于部分學生主體性意識較差,習慣于被動式接受,問題導向、問題探究意識不足,課堂教學效果隨時間的推移而呈下降趨勢。部分教師由于缺乏線上授課的經驗,自身角色定位偏差,過多注重于發揮學生自主性,忽視教師主導性,給予學生互動討論、探究式學習時間過多;同時,線上教學由于網絡、硬件設備等問題,延遲較高,課堂監督效果較差,嚴重者甚至出現“教師自顧自講”和“學生自顧自聽”的現象。因此,我們應實時了解學生實際需要與思想動態,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育人功能,注重思辨性能力培養,從而更好地提升教學實踐效果。學生自身也要充分發揮自主性,轉變線下課堂教學的學習習慣,針對線上教學信息量大、教學資源多樣化的特點,制定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學習計劃進行學習,養成好的線上學習習慣[5]。線上教學一般情況下學生獨自觀看直播或錄播課程,長時間觀看,學生會出現厭煩情緒,對于自制力較差的學生無法保持持久注意力,其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要求較高。教師需要能夠及時掌握學生的實時動態,并及時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線上學習習慣和掌握課堂所學內容。
高校應充分利用線上優質教學資源結合本校實際與其教學目標、教學大綱、教學內容和教學內容相契合,對線上教學過程從素材加工到提煉轉化再到信息知識再生產,全方位、系統化地整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還可以采用多平臺結合的授課方式——諸如:騰訊會議+超新幕課、釘釘+超新學習通等,充分利用現有網絡信息教學資源,讓教師化身“網絡主播”,學生變身“忠實鐵粉”,讓“觀看幕課+互動直播+在線答疑+線下自學”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成為可能。同時將優質資源進行整合,將“粗制濫造”“魚目混珠”的信息排除在外,還要教會學生掌握辨別信息優劣的能力,在線上學習過程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讓網絡信息資源真正為我所用,為我所得,成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好幫手”。將線上的教學資源進行分類整理,選取與思政課教學相關的、突出主旋律與正能量,適度加入課外知識作為補充,增加學生學習積極性[6]。這樣可以有效提高線上網絡教學資源的利用率,將更多好的教學資源展現給學生使用,提升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效率,從而互利共贏發揮集群效益。
線上教學的教學環節與線下教學區別較大,為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線上教學的親和力與感染力,教師應在科學的教學理念指導下,精心設計線上教學流程——做到課前、課中和課后的科學系統和高效實用,讓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實際教學實踐中有計劃、可實施、實效強。線上教學使得師生角色發生一定程度的轉變,傳統面對面的課堂轉變為網絡直播課程。教師要當好“領航員”,引導學生觀看幕課視頻、參與課堂互動、完成課下作業及收集課程相關素材,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個性化發展,利用網絡信息資源及獲取渠道的多元化,鼓勵學生自主發現問題、探究分析問題和最終解決問題。讓學生做到課前自主預習,收集網絡信息資料,“有備而來”;課中積極參與師生互動,討論問題、學習問題,“有的放矢”;課后復習鞏固,舉一反三學會思考,從而“融會貫通”[7]。線上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為學生把好入口關,及時將一些不良信息排除在外,同時還要針對部分熱點事件與敏感問題及時進行答疑解惑,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與世界觀認識[8]。這樣不但可以培養學生應變能力、知識遷移能力、思辨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還可以增進師生之間的交流,提升師生雙方的成就感與獲得感,實現雙贏。
思想政治理論課必須保持正確思想導向,尤其是針對中美關系、對整體世界的影響等方面要秉承思辨的態度,避免思想認識的片面化與極端化。教學中,將特殊時期涌現的先進人物與感人事跡與思政課教材相結合,做到“活學活用”,培養學生愛黨愛國的情感,使其樹立正確的國家責任意識與社會責任意識。針對先進故事,提煉有溫度的鮮活實例,給學生上一堂線上真實、鮮活、深刻有生命力的思政課,增強思政課堂的魅力。還應發揮學生的自主性,針對學生“宅家”進行線上網課出現的焦慮與疲憊狀態進行疏導,舒緩其精神緊張壓力,增加其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以此次特殊時期為契機,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引導學生更加堅定“四個自信”的正確認識,將黨和政府在奮戰過程中“踐初心,擔使命”的行動以及為世界人民起到的典范作用與學生實際生活相結合,從而凝練出思想性、人文性與實踐性的教學內容,進而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實現有效銜接,引導學生上好“特殊時期思政課”,學好“人生第一課”,將家國情懷與人生作為融為一體,將中國夢融入“個人夢”。
教學質量的好壞需要系統科學的評價體系,線上教學的效果可以從相關App平臺上下載到數據資料,但是不能僅僅依據這些數據來判斷學生學習效果的優劣。線上教學的評價環節應該與線下進行區別,線上教學評價較之線下教學數據量化更具體,量化數據可以作為參考,但也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評價[9]。同時,教師應適度運用教學線上平臺,盡可能多地進行啟發性、思辨性的互動,提升學生的自主性,并利用線上的學習記錄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與效果,應更多地關注學生回答問題的邏輯思路清晰度與觀點的正確性。同時,由于線上直播課程的回放功能可以適當選取相應資料作為縱向對比、交差對比和綜合對比等,觀察分析學生存在的問題、進步幅度,以期形成正確的評價認識。在未來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線上教學將變得越來越普遍,與時俱進、科學系統的教學評價體系對于師生都是亟須完善的。
思政課作為鑄魂育人的關鍵課程,其教學模式及方式方法必須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善于捕捉時事熱點與學生實際相結合,將使命感、思辨性、藝術性相結合,進行有“溫度”、講“溫情”和有“魅力”的新型思政課。在特殊時期,高校思政課教學從線下轉為線上,是大規模利用信息化手段實施在線教學的多角度、深層次實踐探索,成效顯著。馬克思說:“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法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在突如其來的危機面前,我們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從“老”教師轉變為“新”學員,適應新變化,積極作為,化危為機,改變傳統的授課理念,將科學技術與思政課教學進行深度融合,堅守師者初心,才能真正上好思政“金”課,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線上教學的出現是與現代發展相結合的結果,我們的當代大學生,尤其是“零零后”的大學生,其生活的環境、學習的環境和工作的環境都不同于以往,在這樣的時代大潮流中,利用現代信息科技技術助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是大勢所趨。轉變過去的教學理念與模式,讓線上教學發揮其自身優勢,讓思政課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結合,讓學習可以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構建新時代線上思政課教學。